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大学校园 > 导师论坛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当“汉字危机”成为一种习惯 2013-09-07 12:48:08  发布者:闻瑛  来源:新京报 李计伟(暨南大学文学院教师,语言博士)

    手写汉字的退化,称之为“汉字危机”,固然有些夸大其词,但这个电脑时代的“诅咒”确实给我们一些警醒。一出手错字连篇,书写能力及美观度不如留学生,确实让人汗颜。

     让我们从一个字说起。《说文解字》曰:“书(書),箸也。”即“以手执笔,着于竹帛”。今天,执笔而书者几何呢?

     据最近《新京报》“京报调查”,只有不到一半的人(47.9%)表示“经常写”。手写,纸笔为工具,一笔一画,汉字逐步呈现,笔画、笔顺、部首和结构自然成胸中之竹;电脑录入,以键盘、拼音为工具,汉字整体呈现,笔画、笔顺、部首和结构渐成走马之花。

    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曾说,电脑是手写体的诅咒。在网民数量接近六亿、网民日趋年轻化、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今日中国,出现提笔忘字、甚至写“残”几个字的“手写危机”,乃在情理之中,不必大惊小怪。

    五四运动至今的近百年中,汉语和汉字可谓多灾多难。五四前后,国家落后,被人欺负,精英们的诊断结论是人民愚昧,没文化。人民所以愚昧,没文化,因“汉字”乃“普天之下字之至难者”。鲁迅就曾把“汉字”视为“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不除不快。由此,汉字拉丁化的号角吹响,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思想还是“汉字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后来随着人们语言文字观的进步,汉字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后来计算机兴起,拼音文字有限的音素让其输入异常方便,汉字怎么办?当时语言学界忧心忡忡,认为计算机将成汉字“掘墓人”,汉字落后论又一次甚嚣尘上;后来五笔输入法让整个中国长出一口气。

    面对生死存亡,这才是危机。汉字的这两次危机,更多的是人祸,主要源自我们的不自信,不淡定,是自己吓自己。当我们认识到“拼音文字是人类文字的发展方向”是个伪命题的时候,当我们拿出来各种迅捷的输入法的时候,危机也就不“危”了。

    那么这一次所谓的“汉字危机”呢?科学技术的革新必然给传统文化及文明带来冲击,相比于“伊妹儿”的免费“瞬时达”,谁愿意执笔写信跑邮局?相比于打印出来的颜柳欧赵和启功体,没有书法根底的我们谁愿意献家丑?相比于染白了双鬓的粉笔,有省时省力的PPT,何乐而不为?把汉字写“残”、不会写汉字,就是在这样的“相比”中出现的。

    “京报调查”显示,76.2%的受访者担忧汉字的传承与退化。我以为,当危机成为一种习惯,汉字的生命力已然更加强大,我们也应该更加自信。只要我们全世界华人认识汉字,会写常用汉字,读一些古代经典与书籍,汉字的传承就没有问题。

     手写汉字的退化,称之为“汉字危机”,固然有些夸大其词,但这个电脑时代的“诅咒”确实给我们一些警醒。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痕迹。一出手错字连篇,书写能力及美观度不如留学生,确实让人汗颜。当看到很多老师鲜有板书、一停电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的时候,当看到一些中小学把所有教材都装进ipad、用它上课写作业的时候,当看到日本中小学书法教育常态化、五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练习书法的时候,当看到身边的人字写得越来越丑而英语越来越溜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历经磨难的汉语和汉字多些敬畏,拿出一些行动呢?

上一篇:独立自尊与隐私保护
下一篇: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