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普高“学院制”给学生带来什么 2013-10-14 13:24:51  发布者:闻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3年10月01日 作者:孙军   

 

 

青岛二中分校设置6个学院,实行小班制管理和个性化辅导——

普高“学院制”给学生带来什么

  新学期开学至今,总投资1.19亿元、硬件设施堪称国内一流的山东青岛二中分校校园让师生和家长赞不绝口。硬件上去了,教育教学如何争创一流?如何正确处理好学生知识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如何在课堂内外系统性发展学生特长优势?如何开拓一条新道路以真正形成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学期开始,青岛二中分校设计推行“学生优势发展学院制管理”,这也是青岛普通高中学校首次试水“学院制”。

  “学院制”与大学不一样

  该校的“学院制”与大学不一样,每个学院必须要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此外,每周开设2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此来满足、发掘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在“学院”的设置上,学校充分调研了学生的需求,在高一年级设置6个学院,分别为科技学院、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理学学院、工程学院、经济学院。高一新生入校之后网上选择学院志愿,根据学生选择结果,将学生分为10个单元,其中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各1个单元,其他学院各为2个单元。每一个单元设置三个导师组,在开学一个月师生相互熟悉之后,学生在自己的任课教师里面选择一位教师担任导师。

  记者了解到,在国内,普通高中学校实行“学院制”和“导师制”尚无先例。该校的“学院制”旨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并激发学生的个性,使其更有激情与自信地面对未来的人生。每个学院设立1名学院长和1名副学院长。每个单元实行小班制管理,学生数量在40人以下,设3名导师,每名导师负责12—13名学生,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辅导。

  在课程设置上,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学生将分层次以选课走读的方式完成。选修课方面,每个学院将针对学生单独设计、开发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爱好与特长。按照学生的课程表,高一、高二的学生有2门本校老师独立开发的校本课程,时间定于每周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例如,科技学院开设“智慧头脑风暴”等,学校还设立了公选课,各学院组建不同类别的社团,如人文学院的“模拟联合国”、法律社团、新闻协会等。

  此外,每个学院还联系驻青岛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教授等定期举办讲座,并在青岛高新企业、高校实验室中建立实践基地。

  充分挖掘开发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各部门统筹协调,充分挖掘开发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在特定时间,依据学院特色,通过开发开设校本课程、创建学生社团并开展社团活动、组织策划学生特色活动等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在政府部门、驻青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中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建立“客座教授资源库”,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到校,通过授课、讲座、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熏陶。

  据了解,目前,该校各学院的特色校本课程和特色社团已初具规模。例如:人文学院的“生活中的哲学”、“品读历史人物 塑造领袖气质”、“异域风情”、“茶文化”等校本课程;记者团、朝阳时政社、文学社等学生社团;工程学院的“数码图像的处理与创意风暴”、“拆装电脑识硬件”、“科技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校本课程,DIY化学社、绿色方舟等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已有9个,目前正在持续开发中。

  学校还及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明确了学院长、副学院长、导师工作职责及其考核评价体系,开发建立了学生个性发展电子评价系统,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充分发挥相关人员的作用。开学至今,该校“学院制”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管理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

  学生优势发展学院制管理模式,在青岛二中分校师生及家长中引起了较大反响。高一化学教师黄勇良表示,“学院制”管理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要结合自身优势开发校本课程、指导创建学生社团,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导师的作用,免得在学生自主选择导师时成为落选者。

  科技学院新生江玥认为,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学院特色课程和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发展自身的优势和能力。

  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认为,“学院制”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和发展自身特长素质,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特长素质。学生还可以在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未来成长做出规划,这真正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青岛市委高校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称赞该校在普通高中率先试点“学院制”管理模式:“当今社会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应有显著的个性特质和特长优势,高中阶段教育应该为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应当为创新人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试点‘学院制’管理是当前青岛市中小学多样化办学和建设现代化学校的典型案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本报记者 孙军)

  《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日第2版

上一篇:MOOCs来了,中国教育怎么办
下一篇:符合条件随迁子女2014年可在京报考高职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