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写作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捕捉瞬间的微妙感受 2013-04-24 11:11:20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从绒绒绿毯般的青草密密覆盖着的大地上,从看似荒芜的草丛间、土壤里,小作者惊喜地发现了“小虫子们在开心地聚会”,湿地中的一弯水塘,蕴藏着一个多么微妙的世界!读着《小生命的天堂》,你不觉得,字里行间表达的不正是作者置身在身边的这片湿地捕捉到的瞬间的微妙感受吗?
       “对这片土地依依不舍最终在登上飞机那一刻涌上心头”,“人与人之间最真切的交流莫过于两个动作——注视,而后微笑”,《交流》凸现的又何尝不是作者在人际交往中瞬间的微妙感受呢?
       在英国友好家庭中和蔼可亲的老外对“我”说话中的语法错误的有意忽视,让我瞬间有了一种安定,一种坦然,一种信心和勇气的回归。
      面对着小区清洁工阿姨帮“我”解决因忘带钥匙而无法进门的尴尬,步入楼道回望时,顿时有了清洁工阿姨与花圃中盛开的花儿一样美丽的感觉。
      《妈妈的目光》一文则敏锐地捕捉到在不同情景下母子目光的微妙变化,不仅惟妙惟肖地写出了母亲内心世界的奥妙,也真切地再现了小作者自身的心灵感受。
       通观本单元的每一篇习作,无论是看到“钱包的变化”,还是猛然发现“我最喜欢的自己”,还是“惊险40秒”、“梦到两条蛇”,还是顿觉“我也受贿了”,或者是终于体悟到“母亲的用心”,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小作者善于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捕捉瞬间的微妙感觉。这种微妙的感受感动了作者,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习作最要表达的一种情绪,一种情感,成了习作的主旨,成了习作之所以能抓住读者的内蕴。
       捕捉瞬间的微妙感受,一要善于发现,要具有细致体验自身生活和细致观察周边生活的素养,初学写作者,尤要着力培养自己细致观察的能力。可以先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注重情感的积累,由物至情,由景入情,物我一致,情景交融,努力培养自己捕捉瞬间微妙感受的能力。具体而言,初学写作者,可以备一本小本子,坚持写观察笔记。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我国现代作家茅盾说:“应当时刻准备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在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的,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这些精僻的话语无不告诉人们,捕捉瞬间的微妙感受是多么重要,只有深入观察,细致观察,才有可能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及其闪发的光芒。
捕捉瞬间的微妙感受,二要善于再现,要用细致的笔触,入情入景地再现生活,文字要有画面感,镜头感,切忌空乏,笼统化、概念化。比如一位初一新生写九月一日入学的场景和感受,试比较以下两段文字:
A、2008年9月,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满怀信心地跨进了一所新的学校:苏州中学园区校。我已经是个一名中学生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一定要在新的学校里好好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B、2008年的9月,那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有着夏天的阳光和秋天的凉爽,湿润的空气中,渗透着香樟清新的味道。妈妈照例为我准备了早餐,洗干净的书包摆放在床头,背上它,我今天就成为了一名普通而又特别的初中生了。普通是我自己说的,我把它看作是学业的一种延续,而妈妈却告诉我,我是在为我自己的梦想而踏上了一个崭新的起点,因为录取通知书上写着:苏州中学园区校初中一年级。
    以上两段文字,同样是写开学第一天的情景与感受,前者空乏、笼统,未见具体的情景和此时此刻自身的感受;后者的叙述从容而温婉,对具象与细节的把握细腻而真实,作者善于把具体的景象和自身的感受,以优美的意境表现和传达出来,既有栩栩如生的场景与画面,又有独特感受;“……背上它,我今天就成为了一名普通而又特殊的初中生了。普通是我自己说的,我把它看作是学业的一种延续,而妈妈却告诉我,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踏上了一个崭新的起点”。细腻入微的真实感觉,将看似平凡的现实生活情感化,于是,整个场景和情绪有着一种轻盈而舒缓的情感色彩,这是由作者的内心发生的,这样的文字,感动了作者本人,也必然会感动每一位读者。
    朋友,练笔,不妨从努力捕捉瞬间的微妙感受开始。
             
 
寻找最新的第一感觉 
 
    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面对一位新接触的同学、老师,或者不期而遇的路人,或者是难得一见的名人,也许你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感觉;即便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或者是在友人圈子的活动中,也许你也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感觉。
 那种最初留下的印象,尽管是一种直觉,可能会深深地留在你的脑子里,这种印象是鲜活的,有时兴许也会是最本质的。写作中寻找最新的第一感觉,有助于写出最为真实、鲜活的形象来。
     这一单元中所选的文章,《新生·六班·Beginning》、《新班级二、三事》明显是写新环境中的新感觉,《我与韩雪零距离》写韩雪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雪后》则是在并不陌生的环境中寻找一种新鲜感,《说新词》则同样写的是面对朝夕相处熟悉的老师突然发现的一种感觉。所以说,无论是面对熟悉的或者是陌生的环境或人,只要做个有心人,你总能有一种新的发现、新的感觉。写作中努力寻找最新的第一感觉,会给你带来灵感,带来欣喜,带来新的思路。
“第一感觉”是指接触某个事物时,你最初看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很多第一感觉会让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阿累的《一面》,写了在书店邂逅鲁迅先生,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觉,零距离接触敬仰的大作家,文中三次比较集中的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成了该文一大特色: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书|‘一’字。”
《一面》写的正是作者对鲁迅先生最初的第一感觉,作者藉此第一感觉,极为传神地写出了本色鲁迅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
 魏巍的《我的老师》,回忆自己熟悉的小学老师蔡云芝老师。这里有深深印入年少时魏巍脑中不可磨灭的蔡先生的形象:这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教师,右边的嘴角上有一颗痣;这里有一个个闪现的镜头:老师带“我们”读大海的诗,“我’上课调皮,老师举起教鞭轻轻落在我举起的石板上,帮我解围,安抚一个孩子受伤的心……凡此种种,都是作者多年来对这位恩师的第一感受,几十年来,有志于在作者著文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可以说,在作者的生命长河里,凡提到恩师,头脑中浮现的第一情景,正是上述种种事例:《我的老师》一文所表现的正是作者对恩师的第一感受,对恩师最本质的认识。
 寻找最新的第一感觉对于观察景物、描摩景色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让我们随着被誉为“歌唱大自然的诗人”的苏联散文作家普利什文的优美文字去观赏那别有风味的感觉吧:
它们——最初的花朵——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露面的,这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在这个春天里,我是怎么看到它的,我第一眼看到它们时,它们像什么样子。昨天,那些太阳一般的小黄花开始出现了。射出一束束密集的光线,粗壮的花茎毛茸茸的,今天,小嘴里纷纷吐出淡姿色的花蕊。
午后,下起温暖的绵绵细雨,由于这场春雨,明天一切都将欣欣
向荣。         
(《最初的花朵》)
昨天是阳光灿烂的一天。光的春天开始在道路上出现了。阳光和
温暖着道路;一辆汽车驶过,车撤闪闪地发出光来。脚踩在雪地上还在咯嚓咯嚓地响,走路的时候,手杖还在发出刺耳的响声,但车辙里已经露出土地,犹如一块块秃斑,这时,穿着毡靴的脚滑了一下。
        光的春天就是这样来到了道路上,第一批小鸟也飞到路上来了。
(《春天的道路》
感觉要真,唯真实才能感人,唯真切才最本色;
感觉要细,唯细微才有咀嚼,唯细腻才有魅力。
让我们练就一双敏锐的慧眼,去寻找最新的第一感觉。
 
                     

上一篇: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一篇:话题作文走势——凭栏且听涛声起(一)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