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高中校园 > 学校风采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全国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山西大同一中 2014-12-22 15:49:55  发布者:素岚  来源:本站

承接历史的文脉,搭起学生起飞的平台

 

 

——全国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山西大同一中

 

 

           塞外大同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就让人心动,大同世界,世界大同。

    公元前三世纪,赵武灵王就“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置云中、雁门、代郡”。公元四世纪末,拓跋鲜卑迁都平城,修长城,凿石窟,历经七帝96年。现在你如走进云冈石窟、华严寺,瞻望一尊尊巨佛、天神和菩萨,就会感受一种鬼斧神工造就的人间至美。

    大同先后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元封西京,明立藩王,清建重镇。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大同,盛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1372年朱元璋第十三太子朱桂在北魏平城旧址以南重建云中城池,即今大同古城。

    现在的大同古城即按明朝格式新修。城墙、城楼雄伟壮丽,文瀛湖碧波荡漾,蓝天白云,迎接着一批批的中外游客。

    大同一中就这美丽土地上的一颗明珠。她的历史前身可追溯到辽代。据史料记载:辽·清宁五年(公元1059年)置西京国子监,地址在大同一中校院东南隅;金代设太学,元朝在辽、金国子监、太学址设县学;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大同县学址创置大同府学;清光绪三十一年改设大同府中学堂;1913年民国政府在此创办山西省第三师范学校;1949年大同解放仍为大同师范学校; 1972年改为大同一中。2008年,市政府投资2亿多元建设符合国家示范高中建设标准的大同一中新校。2012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组建了大同一中集团校,2013年正式运行一校三区的新格局。由此可见,近千年来这里一直是一片传承文化、孕育人才的沃土。

 学校现有在校生8042人,教职工614人,133个教学班。学校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恪守“崇德树人,博学求真”的校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声誉与日俱增。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大同市首批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单位标兵”、“省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 2009年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最高殊荣,2010--2012年连续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我校从旧校到新校已连续20年举办校园文化节,学校领导班子每学期至少有两次研究校园文学工作,每年的四月份为校园文化(校园文学)的展示评比月,内容有科技、学习、文化、艺术四大类十六个分类,五·四进行总结表彰,规模和气势都很大,影响力也比较深远。

    我校校园文学活动搞得十分扎实,胡杨文学社成立于2002年9月,她是适应大同一中校园文化的建设的要求,以“繁荣校园文化,培育文学新人”为宗旨,由大同一中团委支持创建的校园文化类社团。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出版刊物四十多期,刊物名为《映像一中》,意为此刊是用来描述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展一中同学们的风采,她的作品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那些有着较高文学感悟,文字功底好的同学,我们还会为其出特别专刊,如辛明嫣同学的《木棉天堂》。每年都有一批爱好文学的热忱学子,在校学生会组织下,自愿参加到这个社团里,共建文学欣赏园地,他们的创作的现实感强,贴近社会生活。社团成员经常走出校园,关注现实,找寻更广阔的现实场景,提升自己的写作空间,进而带动整个校园文学的发展。

    《槐荫》是学校主办的纯文学报刊,这份报刊还是同学们唱主角,但刘平校长担任报社社长,主编是语文高级教师张晓东。这份报纸是由学校校报的文学副刊扩版而成的。2004年我校在刘平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大同一中报》,这份报纸担负着宣传一中的成就、记录一中的足迹,留下一中的辉煌的使命。它一发行就成为全校师生喜看乐读的刊物。每月一期,人手一份,并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我们办这份报纸本着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对校园文学爱护有加,专设一个学生文学专栏,供文学社和全校爱好文学的同学一显身手,后校报的这个专栏远远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我们又把她扩展为面向全校学生的文学报《槐荫》,并成立了槐荫文学社,《槐荫》文学报每月一期,现已办了54期。据文学社辅导老师讲同学们最向往的是能在《槐荫》上发表作品,把《槐荫》报看作是我校“诺贝尔文学奖圣地”。我们把这份报纸取名为《槐荫》是几经思考的,作为一个历史文物所在地,我校有几株年岁很老的古槐,每年枝繁叶茂,花香四溢,同学们常陶醉树下,写诗作文讴歌它,我们从中受到联想,这几株老槐历经沧桑,目睹了学校的变迁,呵护了一代代学子,一代代学子在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我们的文学报起名《槐荫》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承担起光大历史的责任,让我们的学生成长为祖国的栋梁,老槐树在看着我们,呵护着我们,历史在记录着我们。

    《槐荫》文学报全国校内报刊多次参加全国校内报刊评比,并在评比中获奖。前后曾获得“全国校内报刊特等奖”、《全国九十九佳校报奖》《全国校内报刊一等奖》、《全国校报评比综合项目金奖》等。

    我们还以《槐荫》文学报为阵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文学写作大赛,如语文报杯、“文心雕龙杯”、“叶圣陶杯”等全国新课标才艺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每次活动中,我们的语文老师和班内的文学积极分子组成评选小组,公平、公正的进行推选 ,力争不让那些优秀的文章被埋没,每次从海选到优选,每一步都精挑细选,特别注意选取那些源于现实生活,表现积极健康生活主题的作品;或选取个性化突出,视觉独特,形式新颖的作品;也选取能切实反映个人成长经历的作品推荐给组委会。让这些赛事的含金量更高,因此连续几年参赛人数递增不减。许多同学因参赛而脱颖而出,成为大家的榜样。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授予我校“校园文学委员会理事单位”、“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全国写作教学示范单位”、“全国示范文学校园校园”荣誉。校长刘平现为全国校园文学委员常务理事,张晓东为全国校园文学委员理事。我们的报纸《槐荫》在参加全国校报评比中多次被评为全国校园最佳校报特等奖、

     《槐荫》文学报作为学生热爱文学,抒写性灵的纯文学刊物,她的存在彰显出我校浓郁的文学气息,也沉淀着我们“彩虹似的梦”!在这里,同学们畅谈理想,漫谈人生,用文字修剪和繁盛我们青春的枝桠。

    庞素芹老师是我校文学社的一名指明导老师,在一份总结中她说:在指导社团成员创作,先内部筛选,再公开答辩,最后定稿。效果可喜,一大批社团成员立足《槐荫》主阵地,读书和写作相辅相成。读,触摸世界;写,表达感受。读写结合,写出了一批批好文章。如:张公达同学在槐荫34期,发表了《钓鱼岛问题之我见》理性睿智又富有激情;在槐荫36期的《读<论语>尽孝道》引经据典,抚今追昔;同一期的赵思菩同学《读<边城>有感》情感细腻,将无处安放的青涩年华和文学感悟交融一体。还有李娜同学在槐荫40期,漫谈《论语》中的“交友之道”,娓娓道来,亲切友善。

    现在《槐荫》与《映像一中》互为补充,《槐荫》面向全体同学,《映像一中》面向部分文学爱好者,一报一刊成为校园文学的两个不可互缺的舞台,同学们在这两个舞台上正演出一个个精彩的大戏。

    大同是个历史古城,大同一中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因此我校我们承担着与台湾师生交流的任务,每年暑期都通过文化活动开展海峡两岸师生的互相了解。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有:歌诵祖国的演讲比赛,书法交流、体育交流等,通过这些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市名列第一。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中考成绩连年攀升,2013年高考二本(B)以上达线率86.6%,一本达线率59.28%。

    百年基业,百尺竿头,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学校特有文化气息。一代代师生努力凝结成的今天优良的校风,一代代师魂延续凝结成严瑾的教风。它是每个一中人引以为荣的资本,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一中人决心传承历史文脉,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要用“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来立志、学习、锻炼、实践。力争打造出一个无愧于历代圣先的新一中,实现“全省一流、全国驰名”的办学目标!

 


 

上一篇:全国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北京通州区潞河中学
下一篇:全国示范文学校园: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