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生活广角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嫦娥三号”飞天的秘密 2014-12-26 17:07:33  发布者:素岚  来源:《文学校园》2014.1 作者:揽 月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朋友们知道吗,这“三姑娘”飞天有多少秘密吗?

第一,发射塔架打开、低温燃料加注及周边居民的撤离等一系列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展开。大院内灯火辉煌,矗立在2号发射塔架上的嫦娥三号,在灯光映照下,显得十分威武。在距离2号发射塔架近2000米的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嫦娥三号升空的壮丽一幕。

  第二,民兵设卡,禁止外来车辆通行。地点:麻叶林村。出西昌城区,往北走三四十公里,下高速,到一处名为漫水湾的小镇,然后再西行十多公里,就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不远了。相比起高速,山间的水泥路并不平坦,经过一路的颠簸,就到了西昌市冕宁县泽远乡麻叶林村。这里距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十分近。站在村子里,就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青山脚下,有个白色的架子。

第三,为保证安全,有发射任务时,以发射中心为点,方圆2.5公里内的居民要撤离。“发射火箭时,特响,特亮。”嫦娥三号发射时,等它升得足够高了,不被群山挡住,可以走出厂房看看。

第四,为了给“嫦娥三号”保驾护航,十四所参与了测控通信系统任务。《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中电十四所的雷达就像是一个“天眼”,紧紧追踪着飞向太空的嫦娥三号。专家介绍,当嫦娥三号在大气层中时,会和大气层产生剧烈的摩擦,这个摩擦会造成高温和极其恶劣的环境条件,形成黑障层,这时需要靠雷达来对嫦娥三号进行定位跟踪。嫦娥三号这次采取的是直接飞往月球模式。因此,她飞天后,过境的时间非常短,估计只有短短几分钟,地面上的天文爱好者理论上无法观测。

第五,南大教授担任轨道设计顾问。南京大学天文系以刘林教授领衔的团队一直承担着我国航天器轨道力学研究工作。此前,在嫦娥一号轨道精度的确认中,该团队也参与过论证。此次嫦娥三号奔月,刘林作为顾问,前往北京,为飞行轨道的定位做参谋。

第六,东大造月球车在地球试跑。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宋爱国说,在嫦娥三号飞天之前,我国在北京设置了一个模拟月面环境实验场,在这个实验场内,用的就是东大提供的实验月球车,它们主要是验证测控通讯和遥控操作性能的,已顺利实验多次。

第七,80后“金手指”扣动发令枪。万人一杆枪,究竟最后谁将扣动嫦娥奔月的发令枪?嫦娥三号任务发控台操作手是刚满30岁的白春波。这个平日脸上挂着微笑的阳光大男孩,今天在发控台上神情庄重。一旦听到控制系统指挥发出的指令,白春波将立即用右手大拇指按下点火按钮,大约2.8秒后火箭起飞,离开发射塔。2.8秒是发动机建立推力的过程。“金手指”的工作绝非按一下点火按钮那么简单。它要求操作手对整个控制系统原理非常熟悉,要了解数据接口,紧盯4个屏幕和200多个指示灯,工作程序相当繁琐。“第一次当‘金手指’是2011年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现在,卫星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卫星顺利发射升空。”白春波说。

第八,“玉兔”为省电隔14天需休眠。如何熬过14天“漫漫长夜”?如何自如行走?嫦娥三号巡视器,正式定名“玉兔”号。“玉兔”号月球车,将实现中国人与月球首次“零距离接触”的梦想。那么,“玉兔”将如何完成探月之旅呢?专家介绍,“玉兔”想要在月球上圆满完成任务,需要闯过3道关。

难关1   14天“黑暗期”如何熬过?

月球绕地球转一圈需要28天多,月球自转也是28天。这意味着,月球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月球上的一个夜晚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这意味着在长达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月球车无法指望太阳能供电,它究竟要怎样才能熬过漫长黑夜?为此,科研人员为“玉兔”号精心设计了休眠模式——14天工作,14天“睡觉”。该“睡觉”的时候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养精蓄锐,该“起床”的时候又能自动唤醒重新投入工作。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表示,对于一些特别娇嫩的设备,车内还专门准备了“暖宝”。

难关2   温差300℃,如何适应?  

不同于地球,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大,温度高时有120℃,温度低时在-180℃。而且,月球的昼夜交替周期也较长,这给球车的月面生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测控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波介绍,“白天时,月球车的太阳能电池帆板要调整角度,避免被阳光照射得太热。最热的月午,月球车还要进行‘午休’。”张波介绍,“玉兔”号设计寿命为3个月,这意味着其要经历3个月球白天和3个月球黑夜。所有的工作,要在月球时间的“上午”和“下午”完成。   

难关3   崎岖月球路 “玉兔”坎坷行

全程参与研制的主任设计师肖杰说,月球表面土壤非常松软,凹凸不平,有石块,有陨石坑,还有陡峭的高坡。在这种环境中,月球车既不能打滑,更不能翻车。想要克服这些困难,“玉兔”号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肖杰介绍,“玉兔”号有4只“眼睛”,分别是全景相机和导航相机。通过相机观察周围环境,对月面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然后对巡视的路径进行规划。遇到超过20度的斜坡、高于20厘米的石块或直径大于2米的陨石坑,能够自主判断安全避让。为了适应月球的恶劣“路况”,“玉兔”号有四条腿六个轮子。

上一篇:BAT抢移动医疗先机:打造一站式医疗服务平台
下一篇: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