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 中学生文学 > 文学新蕾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我不一定成为作家,但是我终生与文字为伴——小作家李巍 2014-03-25 13:19:06  发布者:南枫  来源:本站

小作家-李巍

个人简介:

李巍,男,18岁,河北省冀州市冀州中学高二学生。在《语文报》 《知心姐姐》 《五台山旅游报》 《新课程导报》等报刊发表20余篇文章,先后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奖励4次。主要作品:《麦田海》 《转身的瞬间》 《小城,莫春秋》 《因为我们爱篮球》。

获奖感言:

青春是一个大赛场,我们需要埋头苦干。

荣获“十佳小作家”这个称号很荣幸,我也开始明白:没有天分,也可以通过努力弥补自己先天的不足。我觉得自己不一定会成为作家,但是我肯定是终生与文字为伴。阅读就像一日三餐,最终为我的生活。那种安静的阅读,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生活依旧是风雨与阳光并存,只是每次的经历,每次的挫折与欢笑让我渐渐地长大。这次比赛中,我是幸运的。而我的青春不会永远地幸运下去。努力,无言中默默地奋力前行,青春终会绽放。

作品选登:

我眼中的鲁迅

 

开始读鲁迅的文章,感到除了批判,就是命运,抑或是国家兴亡,总是觉得与我们有些远。不仅是时代的差距,而更多是身份的差距,好像一个平民去读一个贵族的东西,贵族眼里的世界,到了我们这里很陌生。只是当时,老师在统一给我们灌输,鲁迅的文章,篇篇经典。说实在的,当时有自己的感觉,可是不敢说出来。当时觉得,鲁迅的东西写得怎有这么多怨恨,这么多命运的浮沉,这么多国家兴亡。记得老师说,那是一个黑暗的年代,先生用笔去作武器,去抗争。当时对经典开始有一个定义,就是那些我们无法读懂的东西。

虽然这么说,但是一直在读鲁迅的东西,读久了,也就有了自己的观点。

关于鲁迅的作品,印象特别深的是《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感觉,人们总喜欢赋予鲁迅的文章太多的意义。就像《故乡》里面的闰土,本来一个配角,让人们嚷嚷的,一提《故乡》别的不知道,倒都记起了闰土。我不知道当时鲁迅先生怎么想的,但是我觉得他不一定是在刻意地表现闰土。如果是刻意,完全可以写一篇专门关于闰土的东西去缅怀啊。以他老人家的笔法,那不是更有感染力?

先生写这篇文章,关键是在写一种故乡情怀,游子都有的那种情怀,对故乡的思念。思念细致到一砖一瓦,那条河,那句俏皮话。也有对故乡的失望,回到故乡的失望。印象中的故乡不是这样啊,没有这么世俗啊,没有这么残破啊。写的便是那种希望与失望转瞬之间的感觉。

通篇都在写故乡,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情,其实通过这些在表达自己的意念。可是偏偏有好事者,把闰土强行从作者的文章中分离出来,去表现一些东西,以致现在很少有人记起《故乡》里别的情怀,倒是只知道有闰土这个人,这未免断章取义。

后来,又读《孔乙己》。那时已经上初三了,对那篇文章的感觉是作者在用一种客观的情绪去描绘生活。我感觉不像人们标榜的那样,一定是在批判科举。感觉就像在写邻居家里的事,事的主角是自己身旁的人,只是一切都过去了。于是,鲁迅用一种极其冷静的笔调去写,虽然写的那么冷静,可是还是被人赋予了太多的东西,说是在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说实在的,由于文章的绝妙,所以赋予了东西,依旧显得那么自然顺畅。我不否认里面有对科举的批判,但是我认为这不应该是主流。

大家可以去看,封建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除。由张之洞、袁世凯两个人提出,光绪皇帝废除。从废除的那一天开始,科举一下子成了人人唾骂的东西,在接下来的这些年里,莫说秀才,就是读那些四书五经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没有科举了,读那些东西已经没意义了。科举是中国书生的精神支柱,没有了,书生相当于死在精神世界里。

大家可以去看鲁迅先生写《孔乙己》的年份,十几年过去了。我想他写的本意不是批判,而是对过去一种生活状态的描绘。或许是对故友的怀念,或许是对世界变化的感叹。意思是说,前些年人们热衷的东西,如今一下子冷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我想,这可能是先生的本意吧。当然,我们谁都没有资格去揣测先生的心思。

试想,当时没有科举了,没有读书人了,都是过去了,科举一下子成了人人唾骂的东西,批判什么呢?批判人人唾骂的东西,还是批判过去?怎么说来都感觉很别扭的。

只能是对历史的冷静的评价。所以,我读先生这篇文章,最大的感觉就是用冷静的笔锋去描绘一个真实的世界。

先生的文章,绝妙。但是,感觉如今人们读的时候,总是带有了一种事先的观点,就像读《狂人日记》,没有读之前就知道,哦,这是批判封建的;就知道了“救救孩子”那句名言。都知道了,然后再读,感觉怎么说?读完了,都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先生的东西,本来应该静下心来读。去读一种社会,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可是偏偏这些人的存在,让我们根本没有静下心来的机会。

关于先生的东西,读得不少了。但是总是在没有读之前,就已经有了声音,有个声音在告诉你这篇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的思想。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难道一千个读者,就没有一千个鲁迅吗?

希望留给我们一个可以思考的读书空间,而不是去泛泛地读,别人在读,我也读;别人说好,我也说好。经典的东西,不是只有一种诠释。 

 

上一篇:写作应该是有感而发的——小作家胡一龙
下一篇:文字就像是一幅恬淡的水墨画——小作家姚思宇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