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写作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在记叙中寄托情怀 2014-01-13 09:40:52  发布者:南枫  来源:《文学校园》2013.6

 

中国古代记游散文的许多名篇,蕴含大量的写作经验,需要我们去认真挖掘和总结。今天我们来探究明代文学家钟惺的《浣花溪记》。

浣花溪,一名濯锦江,又称百花潭,流经四川成都西郊,两岸竹柏苍翠,风光秀美,是成都唐宋以来著名的郊游胜地。古人为名胜景点作记并不鲜见,但浣花溪却与诗圣杜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杜甫晚年许多优秀诗篇的诞生之地,所以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在记述秀美的自然风光时于字里行间蕴含着人文精神,也寄寓着作者对杜甫豁达胸襟的赞叹。这篇文章成为熔写景、抒怀于一炉的佳作,在记叙中寄托作者情怀的写法也是我们在阅读本文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全文依游览顺序写来,作者仿佛导游,引导读者沿溪而下,移步观景,这符合游记的一般写法。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段概写浣花溪的外观。作者连用了八个“如”字,将浣花溪水比作玉环、玉佩、玉带,是那样莹润剔透,呈优美的弧线;又将溪水比作光可鉴人的明镜和似珠玉般的美石,又像绿沉瓜似的绿得幽远深邃。这一连串比喻从质、形、光、色几方面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浣花溪的全貌。此处作者按下一笔,“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明示了浣花溪以草堂而知名的缘由,隐含了与杜甫相关的信息,也为下文表达作者对杜甫的敬慕之情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景点串珠般的描画。从青羊宫向西,经“缘江路”亭,过武侯祠,睹“浣花溪”题榜,过梵安寺,最后到杜工部祠。一路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交融,使整个浣花溪下游的美景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平望如荠,水木清华”写溪水细流如荠,溪水和树木在溪水中的倒影都清纯华美;“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则写出溪畔人家的清幽意境;“缚柴编竹,颇有次第”不觉有了几分桃源人家无世俗侵扰的野趣。此景此境,若非作者偏好,是断不会细加描绘的;读至此处,读者也分明见出作者内心的审美意趣。

第三段写“杜工部祠”中杜甫的画像。文章只用“清古”一词来概括,并用“不必求肖”作评价。显然,作者并不在意杜甫外形面貌的真实性,这就自然引出了后文作者对杜甫其人的相关评述。

第四段由景思人,由浣花溪想到了东屯,由杜甫的晚年生活想到了诗人一生的坎坷经历。作者说“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杜甫在夔州时,虽身心俱疲,却仍胸怀古今,写下了《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抒怀之作,作者对此深有感慨,所以将客居夔门视为杜甫人生中的一段奇伟的经历。作者感叹,像杜甫这样在穷愁困苦之际还能选择风景胜地居住,胸怀如此豁达充实,从容应对人生失意,实在是可敬可佩。

最后一段作者补叙写作此文的时间,似在不经意间叙说当时“使客游者”附庸风雅之繁琐无趣,实是表明作者对官场应酬的嘲讽;表面看来这部分内容与前面几段文字并无关联,实际上再一次暗示了作者对杜甫高洁而不同流俗的精神境界的认可和敬慕。

《浣花溪记》全文不过五百余字,但文章展示了浣花溪的总体特征及相关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包含了作者对杜甫人生经历的追忆和对其精神境界的体悟。钟惺是明代竟陵派的代表人物,其论文强调“幽深孤峭”的风格,《浣花溪记》一文就表现出作者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的特点,在欣赏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过程中,读者也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文意蕴。

我们写作文章,也要学习在记叙中有所寄托,这并不仅限于在篇末传达情感,在文章叙写的过程中,注意适时地暗合中心,揭示题旨,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就能自然地感受到文字所传递的情感,这种不着痕迹的点染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者:上海市第五十二中学语文教师 刘漪琼)

 

【附】

浣花溪记

明)钟惺⑴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⑵,如带,如规⑶,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沈瓜⑷,窈然⑸深碧,潆回⑹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⑺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⑻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⑼。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⑽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⑾。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⑿,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⒀。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⒁。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⒂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⒃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⒄险奥,各不相袭。严公⒅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⒆,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⒇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21)游者,多由监司郡邑(22)招饮,冠盖稠浊(23),磬折喧溢(24),迫暮趣(25)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26)钟惺记。(选自《钟伯敬合集》)

 

【注释】⑴钟惺: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⑵玦(jué):似环而有缺口的玉佩。⑶规:画圆形的工具。这里指圆弧。⑷如琅玕(láng gān),如绿沈(chén)瓜:像美丽的石头,像绿沉瓜。琅玕,似玉的美石。绿沈瓜,一种深绿色的瓜,史载梁武帝西苑食绿沉瓜。⑸窈(yǎo)然:幽深的样子。⑹潆(yíng)回:水回旋的样子。⑺委:水的下流,水流聚的地方。⑻少陵:杜甫晚年自称少陵野老(少陵原,地名,在陕西西安市南)。浣花居:在浣花溪的住宅,即草堂。⑼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⑽舁(yú)夫:抬轿子的人。⑾武侯祠:诸葛亮的庙祠,在成都市南百花潭上。⑿水槛(jiàn):临水的栏杆。⒀杜工部祠:在浣花溪上,宋朝吕大防所建。⒁想当尔尔: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⒂别驾:明代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署华阳:代理华阳县令。⒃钟子:作者自称。⒄东屯:夔州(今四川奉节)东瀼溪,据说后汉时公孙述曾在这里屯田,所以叫做东屯。公元766年四月,杜甫从成都迁移到这里居住。⒅严公:指严武。严武做剑南节度使时,经常照顾杜甫的生活。⒆暇整:安详不烦乱。⒇司城贞子:春秋时陈国的大夫。孔子流亡到陈国时,曾经住在司城贞子的家里。(21)使客:朝廷派来的使臣。(22)监司郡邑:按察使(一省司法最高长官)和府、县长官。(23)冠盖:仕宦的代称。稠浊:繁乱。(24)磬(qìng)折:打躬作揖,弯腰似磬,指热衷于官场的人。喧溢:声音噪杂。(25)趣:同“促”,赶快。(26)楚人:钟惺自称。

上一篇:刘国正作文教学思想
下一篇:快乐分享,换得共赢 ——新材料作文“快乐分享”写作指导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