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阅读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孔雀徘徊去难回 ——读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2014-04-23 15:06:06  发布者:南枫  来源:《文学校园》 作者:黄琬雅(深圳市翠园中学老师)

孔雀东南飞

这首诗真的很长、非常长!连同序,共2260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可是每次读这首诗我都一气呵成,因为实在好看!读完总也忍不住掩卷唏嘘。

且不说诗歌叙事简练,用单面的语言就表达了双层的故事情节,完全没有不必要的重复,用2200字就写出了一部相当于现代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也不说故事内容广阔深刻,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观;还有情节细致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单是它反映出的封建家庭里人物的微妙关系就已经让人感叹不己。

说真的,当年高中读这首诗的时候,对刘兰芝被“谴返”实在是不能理解,一个近乎完美的媳妇,怎么会不见容于婆婆?我甚至猜想:莫不是作诗的人想为刘兰芝辩护而刻意将她塑造得这么完美,以致于太过夸大其辞吧。直至后来看到一千年后芸娘的遭遇,我才有点明白了。

芸娘是沈复情投意合的结发妻子,一个聪慧灵秀而不守常礼的率性女子,她从不迫逼夫君行“士途经济”之路,反而支持他行走于山水之间,尽享生活的乐趣。她甚至女扮男装和他一起游历于山水之间,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是最平常不过,可在那时代那年月,便是惊世骇俗之事。因这种种原因,芸娘不得公婆欢心,沈复虽不致懦弱如焦仲卿,休了妻子将她谴回娘家,却也被父母赶出家门,名曰分家,实则驱逐。

原来在封建大家庭里,不只是男人有绝对的权威,老女人婆婆也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她的权威比年轻男子——她的儿子要强多了,因为中国礼邦里以“孝”为先。君不闻俗语“多年媳妇熬成婆”?君不见《红楼梦》荣国府里最有权威的人士不是贾敬而是老太太贾母?在《孔雀东南飞》里,焦母的婆婆权威也发挥到了极致!

人与人之间的投缘是很微妙的吧,投缘了,看见她的小缺点小毛病都是可爱的;不投缘时,即使再完美再好也是看着心烦的。世间有几个能让婆婆看得顺眼的媳妇?更何况,熬了多年才成婆的老女人会变本加厉地挑剔媳妇——是呀,我都熬了这么多年才出头,这时候不好好地显一显威风那不是白熬了吗!于是,女人对女人的逼害就这么一代一代相传下去。兰芝是个有教养的单纯女子,不是那种会巧颜令色讨好婆婆的人,她只懂得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份,谁知越是努力竟越是讨人嫌厌——这世界就是这样不讲道理啊!只有妈妈最了解自己的女儿,回到娘家只讲一句“儿实无罪过”,妈妈便了然。女儿不能得婆婆欢心,刘母也无可奈何啊!她只有尽自己的力量保护女儿,帮她拒婚。然而,在男权社会里,一个女人的蔽护伞能有多大多坚硬啊,兰芝早就预见了面对“性行暴如雷”的亲父兄由不得妈妈和自己做主,应允逼上门来的婚事,是没有选择的缓兵之计吧?也许连自己都料想不到早已心如死灰,又一次为自己做嫁妆,是一种怎样的伤痛啊!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仲卿那次不顾一切像飞蛾一般扑来的私自相会,兰芝会不会掩面上轿而去,从此庭院深深,渺无音讯?然而,再往深处设想,与其让兰芝从此如同行尸走肉般过着另一种富贵无聊的生活,还不如轰轰烈烈地爱一回、死一次!所以,如果再给一次机会,兰芝还是会那样选择的!

不必责怪焦仲卿的懦弱无能,一个男子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这是社会赋予他的角色责任,所以他只能留妻子长日在家,独自面对蛮不讲理的暴戾婆婆,他能给她于社会地位,却不能护她于家啊!孝道又是横在他头上的另一把尖刀,他曾经以死相挟,无奈母亲仍然愚昧无知,几次三番以邻家美女相诱,可是没有真正爱过的人哪会懂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是自己爱的人,纵使貌似天仙、洁如玉女摆在面前又与我何干!也不必责怪仲卿最后一次私会时说的狠话:我是磐石厚千年;你如蒲苇只有一时纫。祝贺你嫁得如意郎君!他是真的着急了!爱你如海深,誓言尤在耳,怎能忍受你嫁与别人!不要责怪爱情的自私,换作是你,最心爱的人出嫁了,新郎却不是你,你也会急得跳脚!

甚至,我们都不能恨兰芝的恶父兄。站在他们的角度,面对被休还家的女子,有条件更好的人家来提亲,为什么还不肯嫁!难道要在娘家呆一辈子?让父兄子侄养一辈子?那成什么话!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是我们耽误了你、亏待了你!

是呀,兰芝还能怎么样呢?此心无处可表,惟天地可鉴!殉情,是她惟一的选择!当初的被谴被休,已经注定了此生的悲剧。与夫君缠绵的话别,不过是血淋淋伤口上的一点麻醉药,麻醉过后,砌骨的疼痛终于丝毫没有保留地暴露在太阳底下,一个站在命运的风尖浪口的女子,只有用生命来表示自己的抗争,表示自己的不服,表示自己的控诉!孔雀飞去了,即使再徘徊难舍,也注定了不能回头。

兰芝与仲卿的悲剧,不是个体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价值观、整个文化氛围的悲剧。故事里,每个人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都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只是在这样的制度与价值观里,容不下两个痴情男女的爱情。有些原本简单的道理,却要用血、用生命才能说得清楚!从这点看,我更喜欢《诗经》的单纯与直接。

兰芝与仲卿终于合葬在一起,生不能同床,死亦可同穴,鸳鸯白头是人们对他们的美好祝福,然而“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才是故事的真义所在!只有后世人警醒,不重蹈覆辙,兰芝与仲卿才不致白白死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中国的文化还是慈悲的。

重读这首诗,忽然领悟: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这样的诗是不可能完全读懂的!

上一篇:一举多得的阅读课:加拿大孩子这么读书
下一篇: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