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 中学生文学 > 散文随笔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肖仕钦:人生只有一个方向吗 2015-09-11 11:55:41  发布者:素岚  来源:《文学校园》2015.2 作者:江西兴国三中春晖文学社 肖仕钦

 

中国人有一种坚持,叫做血性。对于中国人而言,专注是成事的根本所在,所谓“一心不能二用”便是这个道理。大多数人认为,作为有血性的民族,我们要专注于一个方向并坚持到底,这样才可以战胜挫折,最终走向成功。

但毕竟中国人太多,我们不能用一部分人来代替整体发声。南宋时,有一位弃笔从戎的人物深深使我敬佩,他叫辛弃疾。论文,他豪书可字里留剑,壮阔凌人;论武,他勇猛超群,谋略不凡。他本可以以文成名,却弃笔从戎,征战沙场,这是不坚持自我吗?不,在最终理想是为国为民的前提下,他的举动要比寻常人更加执著。

故而,坚持诚然可贵,变通才是王道。

有那么一些人,舍本逐末地试图把死角变成突破口,却往往被束缚得越来越紧,最后不得不品尝失败的苦楚。就如“健力宝”公司的创始人李经纬,当初缔造了中国饮料史上怎样的一个传奇啊,最终却毁在了一个错误的坚持上!正当“健力宝”公司做大做强时,他不顾公司领导和员工的劝告,一意孤行集合巨资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最后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孤星陨落,掌门人也身陷囹圄。“健力宝”再也无法与世界级饮料品牌并肩,可谓遗憾至极,令人唏嘘不已。  

可见,人们并不是不知道变通,而是他们对坚持抱有太多“执拗”的信仰。仔细想想,是否可以让执著以另一种方式在变通中找到方向呢?回头看看鲁迅吧,他不正是把变通坚持到底的最好例子吗?少年时的鲁迅经常出入当铺与药店,受尽冷眼和侮辱,饱尝世态炎凉。于是他想走“医学救国”的道路,留学日本仙台。本拥医者仁心,没想到中国留日学生的一些表现却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医治”国民的思想才是救国正道,于是走上了文艺创作的道路。从此,他选择了唇枪舌剑的枪林弹雨,并且笔耕不辍,一生著述颇丰。这样的变通难道不应为世人所称道吗?

是的,我们不应该摒弃坚持,但也不能只剩下坚持。没有坚持的人生是散乱不堪一事无成的,可是只有坚持的人生是容易走入死胡同而变得可悲的。我们既要看到决心的力量,也要掌握变通的智慧。人生不是只有一个方向。面对挫折,学会重新

 

                                                (指导老师:傅丽琼)

上一篇:陈曈:阅读“滴水观音”
下一篇: 刘加妮:在山的背后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