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北京: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推出新举措 2015-01-30 15:57:30  发布者:素岚  来源:《文学校园》2014.6 作者:申平

 

 

  2014年11月13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出台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今后,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根据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后,北京中小学将在教学中增加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以及红色经典等内容的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意见》将于11月27日实施。

  小学将禁止统考统测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

  该负责人透露,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初中阶段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

  学校可多元化培养学生

  “从学校来讲,取消统考统测我们举双手赞成。”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表示,传统意义上的统考统测更加侧重知识上的考查。孩子做试卷就是一个强化知识,反复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反复做同样的训练,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休息的时间作为代价,成本太高。因为只要有考试,就必然会成为指挥棒,学校和老师就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陈立华表示,取消统考统测后可能会有家长担忧教育质量下滑,对此应该一分为二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以检查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取消考试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教学质量下滑。但学校因此能腾出更多时间来关注孩子的长期发展,用更加多元的方式去评价孩子。小学是孩子记忆力、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不应强调对孩子进行简单重复的知识训练,而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这些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都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立华坦言,取消统考统测对小学校长和老师都是一种“解脱”,但她也担心,这个政策能否一直坚持下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的教育主管部门就曾取消过小学统考统测,但迫于区县、家长对教学质量下降的担忧压力,执行几年又恢复了。她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小学教育长期发展制定一个方向性的规划,作为学校和教研部门也应依据新政拿出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确保这项有利于孩子成长发展的政策能够稳步推行下来。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不够充分等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教委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改进意见,首次对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说明,提倡在运用中学习语文。

  《意见》规定,各中小学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加强学段间衔接。其中,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初中加强词句的理解和使用,强化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高中突出基础性和选择性,全面提高读写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本市将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今后,中小学生将在语文课上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经典。其中,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进行学习。3~4 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小学阶段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独立阅读,着力培养阅读习惯。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文章今后将成为中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其中,小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连环画等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初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为学生推荐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有效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高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

强化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注重课本和基础知识,初中更注重阅读、作文以及语文的综合素质,高中侧重综合运用能力。随着孩子年龄递增,语文的能力也会发生变化,但目前国内的很多语文教材不成体系,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知识理解不全面、脱节的情况。此次改革要求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加强学段间衔接,更加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针对当下学生作文程式化等情况,本次改革也开出了“药方”。如初中鼓励学生以日记、随笔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多角度观察生活;高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微写作”等形式反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今后中小学生上作文课将不再拘泥于课堂,课外实践、游学等多种方式都能让学生完成作文体验。特别是文件中提到,在中高考中,将“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意味着在语文学习评价中给予了学生更多个性抒发和展示的空间,那些平时喜欢阅读、注意积累、善于表达的学生将在语文考试中占据优势。

 

源:2014年11月14日《京华时报

 

 

相关链接

 

北京版教材的新面孔

 

2014年9月开学伊始,北京丰台区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一拿到新修订的北京版教材,立刻被其中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书法楹联”“蒙学诗词”等内容抓住了眼球,而学科教师们也注意到教材的导学系统、课文系统、评价系统均较以往有了结构性变化。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北京小学初中多学科教材换新,涉及人教版、北师大版、北京版、人音、人美和中图等6个版本。小学初中语文、政治、历史三科教材刚刚送审,虽不在此次“换新”行列,但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语文、政治、历史三科教材,将围绕课程标准、加强学科思想的基础上,更大篇幅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等纳入其中。

据了解,送审的新北京版初一语文教材注重增加了近现代名家的作品数目,其中包括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文章。在目前北京部分小学生使用的北京版语文教材中,除了每一册都有一定篇目的古诗词外,从第四册起,语文课本中便出现了古文阅读——《论语一则》;第五册出现了《论语二则》;第六册有《古人论学习》;第七、八册都有古文寓言二则;第九册除了有古文寓言二则外,还有京剧《赤桑镇》选段;第十册除了古文二则外,还有《三字经》;第十一册出现了古文形式的《螳螂捕蝉》和《三国演义》(孔明借箭);第十二册则有文言文《为学》。而在配套的《语文读本》中,也有此类古文作品,如第七册《语文读本》中就有《古人论立志》和《苏武牧羊》歌词。

 

上一篇:朱永新:教育应该听听孩子的声音
下一篇:极限意识与教育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