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家长若失职 孩子易失足 2015-11-27 12:50:20  发布者:丁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杨咏梅 刘见

海南省把普法故事“演”进校园,用舞台剧演绎家庭教育问题——

家长若失职 孩子易失足 

梁雨菲 绘

  “不要去!”“打架会坐牢!”11月16日,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虎岭文化大舞台前,上千名中小学生顶着烈日观看“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全省巡回演出”。当舞台上的中学生犹豫是否去帮哥们儿打架时,观众席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劝阻的声音。这样的情形,在两年来的两百多场巡演中,每次都会出现。

  “一次演出就是一堂人生大课”

  这场以普法教育为核心的演出包括八部情景剧——《家访》《阿海的哥们》《力度教育》《梦幻网吧》《迷失》《我想有个家》《毒魔》和《阿丽的生日》,角色原型全部来自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的实际案例,涉及逃课、辍学、偷窃、忤逆、早恋,甚至犯罪等突出问题。

  每次演出,当演到《阿海的哥们》阿昌想要阿海帮忙去打架时,看着犹豫不决的阿海,阿昌突然问台下的观众“你们说他该不该跟我走?”台下总是立刻响起孩子们整齐的回答:“不该!”

  每次演出后,总有校长来找,“能不能再演一场”、“我们还有一个年级的学生没看上呢”。第一轮巡演所到的海口、陵水、定安、琼海、文昌和乐东等六个市县,每个市县演两场仍不够,都要求加演。

  每一场演出都座无虚席,除了学生、教师,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的家长。在陵水,两千多名观众超过了场地承载,不得不临时多加一场。在文昌,许多观众因为没有座位而不得不站在后排观看,没有一个人提前退场。

  每一场演出中,学生、家长和心理、法律专家围绕早恋、家庭暴力等话题积极互动,最长的一次互动加上演出足足延续了三个小时。

  琼山中学校长陈琪观看演出后深有感触地说,自己当了30年老师,做了近20年校长,从未见过如此形式新颖、气氛踊跃、印象深刻的法治教育活动。琼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龙玉同学感慨道:“演出很真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早恋的例子,早恋对学习成绩影响很大,我们不能做学生阶段不该做的事情。”陵水中学的王伟同学看完演出后动情地说:“我们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席,演出带给我们深刻的警示。”

  “为了明天”由海南省司法厅和省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和各市县司法局承办,海南开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情景剧的编剧就是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的负责人李启雄,演员都是话剧专业演员。真实的案例演绎的是一幕幕发生在生活中的故事,专业的表演用艺术的感染力吸引着观众沉浸其中。用海南省司法厅厅长屈建民的话来说,“为了明天”是法治教育形式的一次成功创新,一场演出就是一堂法治教育大课、一堂人生观的大课,演到哪里都受到家长的热捧,受到渴望法治教育的孩子们的欢迎。

  “把孩子从悬崖边拉回来”

  和一般舞台演出不同的是,“为了明天”的每场演出都有司法厅法宣处领导带队,都有心理专家或律师与观众互动答疑,都明确指出每一个人物原型触犯的法律问题。正如李启雄所说,舞台艺术的震撼能加强法治教育的力度,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防线前移到校园和家庭,把孩子从悬崖边拉回来。

  在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记者看到一张统计数据表,自2009年3月9日成立至今,中心共接收学员1633人,其中1451人是由公安局移交的“有恶习、有劣迹、有案底”的未成年人,普遍存在“难管理、难教育、难转化”的特点。这些12岁至17岁的学员,违法犯罪的类型主要是盗窃、抢劫、殴打他人、寻衅滋事、故意伤害、非法携带管制刀具、敲诈勒索和赌博。李启雄说:“这些孩子中近六成辍学离开校园,在社会上晃,逐渐沾染恶习、误入歧途,主要原因就是法治观念淡薄、父母管教不当。”

  据海南省司法厅副厅长林琳介绍,海口市司法局成立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是为了化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日趋严重化、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引起的民愤,“绝大多数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不能予以刑事处罚,有的作案几十宗,抓了放、放了犯、犯了再抓,却无法进行教育矫治”。

  法制教育中心的成立,在全国率先走出了收容教养和工读学校之外的第三条路,创造了以教育矫治为中心、“进来一个、转化一个、变化一个”的模式。在矫治期间,针对学员在道德养成、行为规范和情感关怀三方面的缺失,教官们用严父的威严和慈母的爱心,运用情感疏导、认知改变、重新适应、行为矫正、环境控制、反馈调节、生理调节等七个教育矫治原理,从十个方面对这些缺乏管教、生活无规律、生活素养差、痞子气重的孩子进行感化、矫治和教育。

  经过三到六个月的“一对一”帮教,1633名学员中有1593人通过结业考核重新走向新生。结业后重新违法犯罪的仅10.9%,海口市未成年犯罪人数同比下降了24.6%。

  大量接触这些问题少年后,李启雄发现,这些失足的学员中辍学流浪的占56.8%,父母基本没文化的占61.1%,父母离异的占10.9%,来自农村家庭的占68.3%。“很多孩子来自问题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喜欢用拳头说话,孩子非常可怜。”他经常和林琳聊到这些孩子令人同情的境况,两人的观点一拍即合:面对这样的家庭环境,光靠空洞说教和授课式的宣传,难以达到理想的普法宣传效果,必须创造一种全新的法治教育模式,让孩子和家长更容易接受法治教育。

  编排情景剧深入校园巡演的这个念头,得到海口市委刘庆生副书记的大力支持,于2013年11月27日正式启动演出。两年来两百多场演出遍及海南省除三沙市以外的每一个市县,惠及45万名学生及家长。

  “被老爸老妈打过的举手”

  在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采访时,一个数字非常刺眼地映入记者的眼帘:38人在矫治期间“无人接见”,没有任何监护人前来探望。

  “我们反复打电话他们都不来探视孩子啊,有的学员结业时找不到监护人,只好在中心继续待下去,有些父母对孩子实在太不负责任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的马红副主任叹着气说。

  这样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不止发生在这1633个家庭中。作为法律专家,林琳亲自带领了130多场演出的互动,每次他问“被老爸老妈打过的人举手”时,孩子们立刻举起森林般的手臂,还有孩子跑过来抢过话筒说:“我爸爸打我比这个还狠,好粗的管子抡起来就打!”

  法律专家王婷表示,许多孩子之所以产生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往往是因为家庭没有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在青春期的时候。“每次互动学生关心的就是他们迷惑的,询问的其实是他们缺失的。”

  “以艺术方式进行普法教育,不仅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李启雄说:“用情景剧提出问题,让观众进入角色后分析问题,和专家互动,最后通过专家的解答解决问题。”

  李启雄说的问题,在每一个情景剧中都体现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家访》中父母忙于做生意,父亲连儿子上高中了都不知道;离异的父母互相推脱孩子的养育责任,泪流满面的儿子喊出《我想有个家》的心声;爷爷无止境地溺爱,不惜代价满足《阿丽的生日》;儿子成绩不好就挥起拳头又打又骂的《力度教育》,把儿子赶出家门送进了网吧;为了调查女儿的早恋,妈妈偷看日记、翻看微信,以“为了你好”的名义侵犯隐私,一家人《迷失》在青春期教育的难题中;从抽烟、喝酒渐渐沾染入高利贷、吸毒,无人监管的孩子身后跟上了《甩不掉的幽灵》;为了讲义气参与打架斗殴,《阿海的哥们》把阿海拖进了共同犯罪的泥潭……

  “正因为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我们每场演出都组织孩子和家长一起看,共同受教育。”海南省司法厅法宣处处长刘京说:“琼中的一位姓胡的家长告诉我们,节目编排得很好,对我触动很大,教育孩子要多沟通,暴力打骂反而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在屯昌中学演出时,初二男生小符对身边的父亲说:‘以后我会听你们的话,不和那些朋友到处乱跑了。朋友有好坏之分,讲哥们义气也有个底线。’”

  “每一场都能看到观众的眼泪,听到热烈的掌声。”从城市的正规剧院到黎村苗寨的露天戏台,海南开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每次都在侧幕观察演出效果,他说:“家长和孩子的反应让演员们深受鼓舞,有时一天连演两场,有时是奔波三四个小时赶到学校立即上台,演员们每次都非常投入,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

  从剧本到主持词,从专家互动到律师答疑,每一场演出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创作者对孩子思想的点拨和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引领。“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什么比知礼守法更重要!”“在法律概念上,‘一百减一等于零’,一旦犯法,一切归零。”“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这些点拨直达孩子和家长的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中国教育报记者 杨咏梅 刘见)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27日第7版  

上一篇:文羽:我们需要全身心的阅读
下一篇:陪伴孩子的教育,父母不能缺席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