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中外名家 > 国外名家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李学:人性向善的光芒 2015-11-23 10:59:17  发布者:丁毅  来源:中国教育文学网

﹥﹥大师名片

欧·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少年时曾一心想当画家,婚后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后因在银行供职时的账目问题而入狱,服刑期间认真写作,并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

 

人性向善的光芒

——简析欧·亨利小说

李学(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欧·亨利,一代短篇小说巨匠,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深刻的精神内涵影响了整个世界文坛。

欧·亨利的叙事风格、构思情节和标志性的“意外结局”都非常精彩,他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就在读者的身边演绎着一幕幕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但是,他的作品之所以常常感人至深,还是因为在那些嬉笑怒骂的故事背后,总闪烁着一种光芒。这种光芒,穿透了境遇的不公、命运的叹息,让阅读它的人体会到温暖和感动。这闪烁的光芒,是人性向善的光芒。

欧·亨利的小说尽管故事迥异,但大部分都表现出了人性“善”的一面。虽然他也在讽刺

和抨击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龌龊,但总让那些小人物的身上体现出人性的闪光点,尽管他们或许堕落,或许自私。他的一些作品,有的会让人悲伤,但很少会让人沮丧。因为我们总能发现希望,这种希望,就在那一个个善意闪现的瞬间。由此看出,欧·亨利是一个对人性、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简单阐述对欧·亨利小说中人性向善观点的分析。

《黑的买主》是一篇让人印象深刻文章,讲述了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戈里,一个颓唐已久的律师,在他的心中,生活早已丧失了意义。当所有的积蓄,甚至包括祖传的老宅都耗尽在酗酒和赌博中的时候,这个不肖的名门后代,这个为人所不齿的败家子,还剩下一个家族遗传下来的世仇——柯尔特兰少校。在买下了他的老宅的一家新的暴发户看来,这份世仇似乎是他们成为“上流”人物所缺少的历史。因此,他们从嗜赌成性的戈里手中买下了报这个世仇的权利。一夜的赌博就用尽了这笔钱财的戈里,从醉酒中醒来,却看见了柯尔特兰少校——他的世仇,也是他曾经最亲切的邻居——善意地向他伸出手来,邀请他回到乡下,希望将他从堕落的泥潭中拯救出来。一时间,儿时的美好记忆涌上心头,浪子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就在戈里和他的世仇肩并肩,向着家乡,向着新生活走去的时候,暴发户的出现让戈里突然记起了卖出的世仇。这个时

候,浑浑噩噩的败家子不见了,一个崭新的人物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戈里镇静地以爱慕虚荣、想在路过老宅的时候出出风头为借口,和少校调换了衣服。就在他们路过戈里老宅的时候,暴发户的枪响了。冒充成少校的戈里中弹倒下,死在他的世仇怀中。在故事的结尾,欧·亨利充满了感情地评论道:“戈里经过祖宅的时候,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出了最了不起的风头。”一个剥掉了斑驳外壳的浪子,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露出了闪闪发光的精神。这是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但设身处地想想,似乎也是一个真实可信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在欧·亨利诙谐的描述下,读完文章后我们仍然会唏嘘感慨的原因。

欧·亨利通过这个故事让读者看到,即使这样一个几乎无可救药、堕落至极的人,只要在别人爱和宽容的给予下,也会激发出人性“善”的光辉。由此可见,人心都有愿意向善的一面,关键在于如何去引导。以暴制暴,适得其反;春风化雨,反而具有巨大的能量。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对欧亨利这个寓意深远的讲述致以崇高的敬意。

《两位感恩节的绅士》,也是以“善”为主题的一篇短文。在欧·亨利轻松的调侃下,读者也跟着换上了愉快的心情,暗暗地预感到一幕好戏就将开演。的确,很快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喜剧元素齐备的故事雏形。感恩节的那天,一个肥胖的流浪汉皮特坐在广场的长凳上,等待着一个延续了九年的传统。这个传统,是由一个信仰坚定的老绅士保持的——每年的感恩节请这个流浪汉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可问题是,这一次,皮特有点无福消受了。因为在来广场的路上,他已经被两位好心的老太太请到家中,让极负责任的管家美美地塞了一顿大餐了。此刻的他,正处于“撑得慌”的境地。但是,他还是如约来到了每年相见的地点,恭候着老绅士的善行。可当老绅士真的伴随着一顿丰盛大餐的强烈预期出现在广场时,这个善良的、不懂拒绝的流浪汉,竟感到了由衷的恐惧。此时,读者也许会觉得,喜剧就要上演了。可惜,无论是老绅士还是流浪汉,都彬彬有礼地完成了他们的工作。老绅士说出了九年来一成不变的邀请话,而流浪汉也拼了老命应邀赴宴,并以大无畏的精神,在餐桌上表现得异常勇猛,出色地满足了老绅士的心愿。可在他们共同完成了这个仪式后,却双双晕倒在大街上。结果,一个因为暴饮暴食而生命堪忧,而另一个却是因为长期的饥饿而生命垂危。写到此处,作者笔锋一转,交代了事情的真相,这个体面的老绅士,因为落魄潦倒,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于是,轻喜剧立马变成了一幕正剧。

两个非亲非故、身份迥异的人,为了完成同一个约定的善行,都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流浪汉是因为一个信念:他是某种制度的基石。这里作者没有交代是什么制度,也许流浪汉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们可以猜想,这个“制度”就是要在感恩节完成一桩善行的坚持。而那位可爱的老绅士,“制度”的创始人和维护者,在自己几乎要饿死的情况下,仍然要完成这一善行,对于信念的坚定似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被施舍的人最后几乎撑死,施舍的人却面临饿毙,作者通过艺术的夸张和对比,创造出两个令人无比尊敬的“感恩节绅士”的形象。

人们常说,要“日行一善”。其实,只要内心对行善有着深刻的信仰,又何须拘泥于“日行”。像欧·亨利笔下的这位老绅士,虽然是“年行”一善,但是,只要“虽贫贱而不能移”,一样能体现一个人伟大的人格。

读了欧·亨利的小说,很难不谈一谈《最后的常春藤叶》。在他的短篇小说里,这也是一篇浓墨重彩讴歌爱与善的文章。这是发生在一个穷苦的艺术家聚居的“艺术区”的故事。主角是一个身患肺炎的女孩,在贫穷与病痛的夹缝中奄奄一息,对自己能否活下去十分悲观。窗外寒风中日渐飘零的常春藤叶,仿佛是她宿命的征兆。尽管同室的女孩百般地开导,她还是坚信随着最后一片叶子的掉落,她的生命也将终结。住在楼下的一个不得志的老画家——平日里两个女孩的保护者,为此十分着急。因为常春藤上的树叶,已经只剩下四片了。在华盛顿的冬夜,它们是坚持不了多久的。然而,奇迹却发生了。在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后,仍然有一片藤叶残存了下来。奇迹仍在继续,经过了第二夜的狂风暴雨,那片顽强的藤叶还是傲然地挂在藤枝上。本已绝望的病人觉得冥冥中得到了上天让她活下去的暗示,于是在积极的心态的帮助下,很快脱离了危险。这个时候,我们熟知的“欧·亨利式”的结局又出现了,短短的一段话改变了整个文章的基调,我们也终于得知了藤叶不落的秘密。那是因为楼下的那个老艺术家,冒着寒夜的风雨,攀上梯子,在墙上画了一片惟妙惟肖的藤叶。这个壮举,拯救了女孩的性命,但他却因此患上肺炎,离开了人世。这个始终郁郁不得志,扬言终究要完成一幅旷世杰作的老人,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那片象征着生命的藤叶,就是一幅最成功的杰作。

很难得的是,在这篇文章里,欧亨利几乎没有使用他惯常的幽默的笔法。一路平铺直叙下去,让人心情始终不得舒展。在没有一点点“微笑”的描述里,读者们仿佛能体会在那艰苦的环境中,濒临死亡的无助。然而,就在这种气氛快达到顶点时,却又峰回路转,迎来了希望的曙光。那片神奇的藤叶,仿佛上天的福音,力挽生命的狂澜于既倒。在我们为女孩的命运转折而感到欣慰时,作者却又不容喘息地递来一份悲剧式的感动。死而复生,喜极却悲,小举动中隐藏大爱,都生动紧凑地糅杂在一篇如此短小的文章中,欧·亨利大师级的情节组织能力表现无遗。而最珍贵的,却是他描述的那份人性的光芒。在逆境与无助时,我们都曾期待着一份善意的帮助。而欧·亨利将这一情景推向了极致——一个绝望的病人和一个用生命换来的善行。这是作者对人性向善的期待,也是一首对人与人之间善与爱的赞美诗。

欧·亨利虽然是在“含泪的微笑”,但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对人性持悲观态度的作家。在他其他的很多文章中,都表达了他对人性善意的赞许,这其中的代表还有《麦琪的礼物》《市政报告》《并非特写》《重新做人》等。

欧·亨利笔下的人物与故事,有着浓郁的“美国味道”,那些美国式的单纯、美国式的执着,都透露出一种别样的文化气质。而我们含蓄的中国文化中,对于劝人为善的观点,也是数不胜数。最鲜明的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包含了“亲亲之爱”“忠恕之道”和“恻隐之心”。我们熟悉的句子,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虽有周亲,不如仁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等。

由此可见,虽然中美的文化隔着一片广袤的太平洋,中美的文学也有着各自的渊源与个性,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主流观念中的与人为善,却彼此呼应。我们不能不说人性向善,是超越国境与文化的人类共同天性。爱与善,无论文明与宗教,无论贫穷与富裕,始终是人类一致推崇的终极信仰,是人类共同赞美的永恒篇章,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深思的人生命题。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张玉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语言学院)

 

欧·亨利的小说以出人意料的结尾而著称,有人将这称为“欧亨利式结尾”。他的小说结尾往往是人物的命运或者心理状况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这样的结尾使小说变得非常吸引人。作者直到最后一句话都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神经,这时惊喜突然而来,故事也在此时戛然而止。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证实了欧·亨利是一位天生的叙事大师。这种叙事手法基本上存在于欧·亨利的每一篇小说中。

小说《麦琪的礼物》是关于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想方设法为对方买圣诞礼物的故事。在吉姆不知道的情况下,黛拉卖掉了她最珍贵的财富——她的漂亮的头发,为了给吉姆的珍贵的手表配一条表链;而在黛拉不知情的情况下,吉姆卖掉了他最珍贵的财富——他的手表,为了给黛拉买一套宝石的梳子。

最终两件礼物都没用了——短发的黛拉得到了梳子而吉姆得到了配那条已经卖掉的手表的表链。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的巧合!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思索,我们会发现欧亨利已经给了我们一些暗示:“现在,年轻的吉姆夫妇有两件他们非常珍爱的财富,一人拥有一样。一样是吉姆的金表,那是他父亲的父亲传下来的;另一样是黛拉的头发。”这种描写与他们如何为买礼物筹钱及为对方买礼物都有关联。因为作者使用了一种随意的笔调来叙述,所以很少有读者在结尾前会仔细思索其中的意义。因此结尾出乎意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种巧合让人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人们为两个年轻人的持久的真爱所打动,同时也为两人买礼物的不明智及他们贫困的生活而充满了同情。尽管面对残酷的现实及单调的日常生活,但他们从没有改变他们对爱的热情。对他们而言,当物质财富与浪漫的爱情相对比时,物质财富在他们眼里是如此的轻微和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作者最后升华了主题,最终他提醒读者,麦琪是那些为庆祝耶稣降生送他礼物的聪明人。吉姆和黛拉正是真正的麦琪。

在故事《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决定通过被送往监狱来躲避冬天的寒冷与饥饿,为了让警察抓住,他不断地尝试几种非法的活动,但是当苏比从事有违法律规定的事情时,即使是警察就在他身边,这些警察也视而不见,甚至“把他当作不会犯错误的皇帝”。

故事发展到这里,很多读者肯定会认为故事的结局必然是苏比最后会失望地回到他的家——公园长椅。在他回去的路上,他听到了来自教堂的优美的赞美诗的音乐,美妙的音乐让他突然意识到生活的美好,他的心灵深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下定决心要重新做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发展到这里,可能很多人没有完全明白这个情节。当读者被这个情节所迷惑,当苏比计划着将来的工作,为美好的明天设计蓝图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节出现了,一个警察认为他很可疑,把他抓了起来,第二天宣布他被判处“在岛上监禁三个月”。

在读者还没立刻明白的情况下,故事到这里突然结束。但是经过思索,读者将会因为作者的这种巧妙结尾由吃惊转为钦佩,作者巧妙地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对错不分混淆黑白的社会现状,让人深思。

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情节是随着苏比一次又一次做有违法律的事情结果却被警察忽视而推进的,这种重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让读者失望和厌烦,但是这恰巧是故事的高潮所在。这种重复发生得越多,读者就会越感到困惑和好奇,他们会忍不住想:为什么这些发生了这么多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苏比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然后接下来改变发生了,这也是高潮——苏比被教堂的赞美诗所激励。但是,在他真正想过一种崭新的生活之前,他被捕了,仅仅因为他长得像个罪犯。在前面有那么多次重复的情况下,这个最后的结局看起来非常有讽刺意味而出人意料。

总体而言,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中发生的事情是按照特别的顺序特别安排的,这种安排超出了读者的预期,使结局变得不可预知和奇特;欧·亨利小说中的语言也是经过了精妙设计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欧·亨利是一位语言大师而不是语言的奴隶。他的作品中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处理方式,是小说中的最精彩的部分,也承载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心灵和整个社会的一些深刻的东西。

 

原载于《文学校园2015第3卷》

 

 

上一篇:莫里森:以想象和诗意去表达
下一篇:村上春树谈文学创作:的确孤独 像"一个人吃牡蛎"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