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好书推荐 > 教育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赵炳庭教写作》出版发行 2016-06-12 09:01:50  发布者:丁毅  来源:中国教育文学网

 

【作者简介】

赵炳庭,宁夏西吉县人,中学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师文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全国中学语文首届“学术先锋人物”,全国校园文学指导名师,宁夏高级专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事迹曾在《人民教育》(2006年第24期)、《教学文摘周报》(2008年第48期)、《教师博览》(2012年第8期)作为名师栏目人物介绍。

主编、参编教育教学论著4部,校本教材6部,在国内教育类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0多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6项。出版著作有《精品作文导写》《怀念一棵树》《赵炳庭教写作》等。
 

【内容介绍

本书力求与学生实际结合,体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并根据作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注重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夯实作文基础的同时,倡导个性化写作与真实表达。

在体例上分为“我的教育叙事”、“我的教学主张”、“我的课堂实践”“我的教学语录”四个板块,其中“我的教育叙述”板块,主要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教学有关问题的反思,通过案例描述、反思分析及经验或教训,呈现作者在语文教学中成长的经历、体验;“我的教育主张”板块,主要讲述作者的教育教学理念,既有理论层面的阐述,又有具体操作方面的实践;“我的课堂实践”板块,主要通过写作技法的指导,给大家在写作上带来一些参考与借鉴的便利;“我的教学语录”板块,主要是作者在教育教学中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后所获得的真知灼见,是作者教育智慧的结晶。
 

经典书评


生命体验当是写作的血液

——读《赵炳庭教写作》

李耀斌

我的电脑里面保存着赵炳庭老师从教以来占据了他大半段生命时光的写作教学心血之作《赵炳庭教写作》的初稿,其中包括《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学主张》、《我的课堂实录》三个部分,《我的教育故事》是一片土壤,是《我的教学主张》的来源,而《我的课堂实录》又是《我的教学主张》的动态呈现,三个部分之间的编排顺序存在着这种必然的逻辑义理,足见赵老师的严谨。同时,这部初稿由小四号字输入足足二百多页,足见这部作品的块头。赵炳庭老师是我非常敬仰的教育界前辈,也是宁夏乃至全国教育界公认的高中语文教育权威,加上兢兢业业的治学经由,使他成为宁夏教育界寥寥无几的几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凤毛麟角式的人物之一,再加之今天的赵老师桃李满天下教育金秋,他的教育贡献和教育功德也就不言而喻和毋庸置疑了。

我是怀着无比崇敬之情读完这部厚实的写作理论著作的。可以看出,在这部沉甸甸的作品里,每一个字,都来源于赵老师的学养智慧,都来源于赵老师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来源于课堂和爱、来源于一个一线教育者的切肤之处和心灵发现,字字鉴真、字字点金,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教学范本,尤其在今天,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现实里面,在教育被冲击和被下视的环境背景下,更能显现出这种精神的可敬和这本著作的金贵来。

那么,什么是写作?究其竟,我觉得赵老师通过他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生命体验当是写作的血液。

读赵老师的《赵炳庭教写作》一书,我记下了这么一句话:

“回忆是感受生命、感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回忆是感受生命、感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这句话出现在《赵老师教写作》的第一部分《我的教育故事》里,在这部分里面,赵老师回顾了自己走上工作岗位以来的大半生教书生涯(也包括自己的读书生涯和一部分再读生涯),这部分由很多个生活短片组成,包括《写在人生底片上的记忆》、《激情燃烧的民教岁月》、《种我们的园地要紧》、《我的社团我做主》、《写作甘苦“试水”知》、《向虚假作文说“不”》等。这些生命片段,或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或再现自己的读书经历、从教经历,或刻画劳教结合的生活场面,或记录“月窗”生活的大语文教育实践,或回味作文教育老师“下水”的甘苦……这些文字,虽谈不上多么的波澜壮阔,然而涓涓生活细流却充满着曲折、艰辛、泪光和欢乐,字字真切,句句刻骨,诞生于一个语文教育者的切肤之中,也道出了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于写作的基础作用。回望生命,风景自现,这些风景,当为写作者个人的独特的源头活水。著名作家张贤亮在他的小说《青春期》里有这么一段精妙的论述,可以道出生命体验和写作之间的奥秘:“人一生下来边不停地向前奔跑,将生命和时间稀里哗啦的丢了一路,像一条脱线的项链,沿途失落掉一颗颗现实的感受,这些感受只有到老年才会发现他们全部是闪光的珍珠。对老年人来说,现实世界上再没有什么能给他强烈的诱惑了,逝去的光阴才具有诱惑力”。试想,古今中外,高尔基、托尔斯泰、杜甫、曹雪芹,等等,有多少部传世大作不是得来于个人独特视角下刻骨的生命和现实体验?当然,写作还离不开阅读,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法”,当然这些,赵老师在其著作中同样有精当的论述,在此毋必赘言。然而,作文“技法”的使用能为写作景上添花,却都是以丰厚而鲜活的生命体验为支撑来实现的,离开了生命体验的写作富矿,只靠一切的“技法”谈写作,都是无稽。《我的教育故事》这部分在《赵炳庭教写作》的整部著作里可谓重头戏,也可以看出赵老师对生命体验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的肯定和珍视,赵老师把他安排在第一部分,也可以看出赵老师的良苦用心。如果把写作以及写作教学比作一棵大树的话,写作技法的指导,写作成果的收获,当为这棵大树的枝叶和果实,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才能花果飘香。

阅读这部著作,我记下了这么几个词或几段话,或可作为赵老师从生命里挖掘出来的写作教学的原则:

   1、有美感、有文化含量的语言才是生动的。

   2、回忆是感受生命、感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3、“背功”

   4、“师范的学生,一定要多读一点,多背一点,多写一点。”后来,我才明白了,前两个“一点”原来是为后一个“一点”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的。

   5、两年的师范生活虽然短暂,但这些写在人生底片上的记忆仍旧鲜活。我感谢上苍给我的经历,不论是苦还是甜;我感谢教诲过我的恩师,在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是他们引领我一路走来,给我的语文人生注入神奇的灵感和不竭的动力。

6、教育的关键是对人灵魂的教育,而语文教育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阅读仅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方面,语文学习的另一个方面是表达。怎样让学生的写作充满个性、充满活力,是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

7、我常常在想:写作需要技法,可是,如果没有文化的积累与生活积淀的支撑,一味地讲求这个“法”那个“招”,大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8、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练就“诗外”功夫,让学生把写作变成一种冲动,一种责任,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找到根本的出路。

 9、我常常在想:作为语文教师,有时,在学生遇到困境时,给他们一根精神的拐杖,也会使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峰回路转,别有洞天。

10、我常在想:作为教师,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挣钱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窄也要藏书。这样,我们的精神生活才过得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有底气。

 11、只要不失去自信心,只要对事业、对理想尚存一丝希望,那么,厄运就可能是一个难以估量的“宝藏”。

12、我常常在想:人不能仅仅为了物质而活,要有精神追求。人的正能量,不在索取的贪婪,不在安于现状的懒惰,不在默默无闻的平庸,而在不断耕耘中务实,在不断进取中发展,在不断展示中完善。

 13、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悟出了一个真谛:爱事业、爱学生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原动力。只有播下爱的种子,才能得到真的收获。教师从事的是“阳光事业”“未来工程”, 今天我们付出一分的情,将来会得到无限的爱。

14、我读书,是为自己的大脑充氧,是为自己的“先天不足”补钙,说不上有什么经典意识和高峰意识。我读书,既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仅为了讲课,而是让自己的生命融入文本,使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在文本研读中光焰闪射,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我坚信一个引领学生走向未来的教师,有能力也有必要尽可能地了解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

15、我觉得要做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学素养,那就是教师本人对传统文学的阅读和积累。

16、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里。”

17、天地自然、日常生活中蕴含着无数可描写的事物;世间万物,处处呈现着可歌可泣的现象。只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身心去感受,用激情去探索,创新的种子就会埋入心田,写作的源泉就会永不枯竭。

(摘自《赵老师教写作》)

从这些字字玑珠的语录里可以看出,除过尤为重要的生命体验和景上添花的写作技法,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个人的审美情趣、阅读习惯、自信和理想、勤劳和执著、以及对人类对世界的爱、责任感,等等,这些,都是成就一个写作者的品格里的必要元素。

20165月于平峰梁


上一篇:尤屹峰著《诗意语文教育观》
下一篇:《跟叶圣陶学写作》出版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