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高中校园 > 文学社团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七中学馨荷文学社特辑 2016-03-01 12:56:03  发布者:丁毅  来源:中国教育文学网

 

﹥﹥校长寄语

阳光地带有文学天使娇美的梦想,七色彩虹架起心灵的桥梁。让我们去讴歌蚂蚁的众志成城,去赞美蜜蜂的辛苦与繁忙,去和春天一起微笑绽放,去与青春小树一起长成栋梁。

——王海玲  

﹥﹥社团素描

内蒙古通辽七中馨荷文学社成立于2013年7月。目前,共有社员358人,配备专职指导教师2人。馨荷,寓意为文学新人初露头角,齐心协力,同心同德,追求至清至净至美的远大理想。社团宗旨是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实现学习和生活上的“自信、诚信、自立、自强”,用自己手中的笔活跃校园文化。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指导下,文学社活动丰富多彩,如开办培训班,定期举行讲座,组织作文大赛,推荐学生作品,开展校外采风,编印社刊《馨荷》等,卓有成效。2013年11月,在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上,馨荷文学社荣获“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称号。2014年7月,在第十二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中,宝霁暄同学获得初中组特等奖,我校被授予“全国新课程写作教学示范校”荣誉称号。2015年7月,在第十三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馨荷文学社再次被评为“全国中学示范文学社”。2015年10月,在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活动中,我校康婧老师荣获初中组二等奖。

喜看清波荡漾中,馨荷悄然绽放。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致力于社团发展,争取再创佳绩!

 

(蔡静  供稿)

﹥﹥我爱社团

 

文学滋养我渐渐成熟

 

□ 刘雅茹贵(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七中学馨荷文学社副社长)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执着,便会滴水穿石;漫长,却也乐在其中。

文学,给人美好的心灵。

生性豪放的李白,落入低谷却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以济世安民为根本,始终心怀天下安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苏东坡缅怀历史,抒发豪情壮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空怀壮志,把酒长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唐诗宋词,源远流长……

鲁迅挥笔如投枪匕首,朱自清散文隽秀,老舍一代语言宗师……

现代文坛,群星璀璨。

如今,追随文学的脚步,我已踏进文学的殿堂——馨荷文学社。

起初,面对考场作文一窍不通,只盼语言更上层楼。渐渐,文学社的舞台让我觉得,眼前飞起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用它的热情,照亮那片绿茵,带给我无限的遐想。

有时,我会忘记生活的艰苦磨难,忘记世间的忧愁烦恼,只想拿起一支笔,挑尖笔头,描绘出她的曼妙舞姿;有时,多么希望她是一位挚友,懂得我心,与我谈笑古今,畅游未来……

如诗如画的文学,在手中随心所欲。豪放,大江东去;粗犷,旭日喷薄;轻柔,小桥流水;婉约,清风拂柳……

我坚信,文学的魅力会使我不断向前,不断追寻。

文化的土壤是校园。

文学新苗的摇篮是文学社。

一个人的生命中,明天如同缀满璀璨繁星的夜空,哪怕你只是极其普通的一员,但热爱便是希望,执着便是成功。

文学滋养我渐渐成熟……

 

﹥﹥社员秀场

 

美,悄然绽放

 

□ 王美静(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七中学馨荷文学社)

 

漂亮的东西总会引来人们驻足观看,但在绽放光彩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美丽。

一天,走进厨房,突然发现角落里放着一颗土豆。仔细一看,已经长出了芽。“土豆不能吃了,怎么办呢?”“你把它种上吧。”爸爸给我提建议。种上?好,那就种上吧,城里的孩子没体验过种菜,这次可要尝试一把。

怀着兴奋和期待,我把土豆种到花盆里。“要浇水。”爸爸提醒道。我马上拿起水壶开始浇水。“这可是你第一次种东西,一定要好好照顾它!”爸爸笑着给我分配了任务。“好,我尽力吧!”

第二天,我一起床便奔阳台看我的土豆。花盆里依然是原来的样子,除能看到土别无他物。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仔细一想,哪会有刚种下一天就破土而出的呢?是自己太心急了。

第三天,我又兴致勃勃地去看那个种下土豆的花盆,虽然明知道花盆不会有什么变化。

第四天,第五天……天天如此。

我每天除了给它浇浇水,松松土,就只能望着这个看起来空无一物的花盆发呆,有时我甚至怀疑土豆已经死掉了。但凭着相信它一定会发芽的信念,我还是坚持着。

直到有一天。

“姑娘,快来看看,你种的土豆发芽了!”爸爸的声音从阳台上传来。就像被电击了一样,我立刻跑到了阳台。再见到那花盆,粉红色的土壤中立着挺拔又翠绿的土豆苗,顶端像花苞一样一层包着一层,嫩绿色的身躯格外引人注目。

“我昨天还没看到它长来呢,一夜之间就长了这么多!”爸爸惊叹道。我也为这变化感到惊奇。但我仿佛好像又知道了什么。

一个多星期的等待与积蓄,终于在今天绽放了自己。在土壤中深埋的那段日子,看不到阳光,只能在黑暗中努力向上。为了看到阳光,土豆无时无刻不在努力,长时间的积累成就了这一刻绽放的美丽。

那么,人不也应该是这样的么?为自己的目标暗自努力积累能量,最终总会有绽放的那一刻。只有在黑暗中默默积蓄自己,才会有破土绽放的美丽。     

                                              

(指导老师:魏颖) 

 

那时,那棵树

 

□ 陈小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七中学馨荷文学社)

 

那时,村子里有一棵树,一棵老树。

那棵树静静地伫立在村子中央,死灰色的树皮包裹他那佝偻的身躯,枝上挂着几片枯黄的叶,好像风一吹便会将叶子撕碎似的。他的根已经显露出来,还挤碎了一块块保护根的瓷砖。他太老了,老得连爷爷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种下的。爷爷只知道他小时候就已经有这棵树了。

他虽然不好看,可全村人都很喜欢他呢!逢年过节,将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系上红丝带,连周围的瓷砖都擦得铮亮。人们都说,是树在保护着村子,我们的福气全来自树呢!就这样,我们在树的保护下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然而,平静的日子终于被打破了。

村长挨家挨户地敲门:“快收拾东西吧,要发大水了,快走吧!”

听到这个消息,人们都惊慌失措,有用处和没用处的东西全部带走。可是带不走的太多了:家具,房子……还有,那棵树。

那天雨下得特别大,打在玻璃上啪啪响。我好害怕,怕村子不见,怕我的玩具不见,怕那棵老树在洪水里失去生命。

洪水过后,人们陆续地回到村子,剩下的是那些断壁残垣,几摊水,还有那棵倒下的老树。看着这一切人们面如土色,好好的村子就这么没了。要想重建起来,该有多难哪!当人们想把树搬走时,却发现树的根依旧缠在泥里,紧紧地扎在里面。人们不由得惊奇,好像心里有什么被点燃了。

人们将树扶起,重新安置在土里。然后盼望着,盼望着......

又过了一年,洪水给村子带来的伤口已经结痂。天天传出喜人的消息:我家的房子盖好了,我家的院子圈出来了。

那树,便是人们的信念。

树在夏天,绿了,绿得那么奔放,绿得那么执着,绿出了人的信念,绿出了生命的力量。好在他不曾老过、伤过。

树在洪水后新生,人在洪水后新生。

那时,村子里有一棵树,一棵老树。那棵树静静地伫立在村子中央,死灰色的树皮包裹着他那佝偻的身躯……

 

(指导教师:陈玉凡)

  

那一年,花开半夏

 

□ 海译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七中学馨荷文学社)

 

下午6点整,夕阳迎来了最后驶来的7号公交车。晓晓合上手中的书,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空荡荡的校园,心里有些许失落,今天,或许不会再看见他了吧?抬眼,天边那抹火红渲染得越发热烈。

一年前的秋季,晓晓的教室还在一楼,操场就在教室外面,晓晓坐在靠窗第三位。下课的时候,晓晓就会和好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有一天,她注意到了一个男孩,瘦高的个子,清秀的脸庞,墨矅般的眼睛,就像漩涡一样。他时常会来打球,他的身边从不缺人,总会有一群人喜欢围着他转。真是一个生活在聚光灯下的男孩儿啊!晓晓望着他高大的背影,常常有点失神。

后来,晓晓发现他每天都会和自己上同一辆公交车。应该是初三的学长吧,每天都会抱着一摞书上车呢。今天因为做值日才这么晚回家,要不然应该会遇见他的……空荡荡的车厢里,只有晓晓一人,安静地坐在单座上。闭目凝视,风儿俏皮地撩起晓晓的长发,落下丝丝墨色刘海,阳光随意地倾泻在晓晓的发丝上。

再次睁眼时,他早已坐到了自己往日的位置上,她心中的失落感一扫而空。他的怀里依旧抱着一摞书。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眼镜,略显疲惫地斜倚车窗。斜晖照亮了他的脸,线条分明。因为是逆光,晓晓眼里模糊不清。但她猜想,他应该很累吧,毕竟马上就要升高中了……

他似是注意到了天边那抹烂漫的火烧云,眼睛微眯,嘴角微微翘起。晓晓望着他的一举一动 ,轻轻地笑了。心底有一块地方,忽然变得很柔软。也许这样就好了,青春的这段日子,因为有他,所以有安心的温暖,莫名的心悸……

要下车了,晓晓缓缓起身。忽然啪的一声传来。晓晓望去,男孩怀里的书散落了几本。或许是因为怀里抱着书,他没法站起身去捡书,一时呆住了。晓晓也愣住了。她又抬头看向男孩,发现他也在看她。一时间,四目相接。他的窘迫落在她的眼底,她的犹豫落在他的心底。

最后,晓晓弯下腰,一本一本捡起那留有他的温度的书,不觉脸有些热。递给他时,晓晓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在微微发颤。男孩望着她,友好地微笑,伴随一句:“谢谢!”

晓晓笑笑,回他一个微笑。其实,该说谢谢的是她。谢谢他给了她一段美好的时光,不谈朝夕,不问岁月,单纯美好,青涩宁静。

下了车,晓晓发现那男孩还在望着自己,唇边的笑意是那么温暖。而天边的火烧云,依旧美丽地燃烧着。

 

(指导教师:蔡静)  

 

 

﹥﹥师墨留香

残荷也是一种美

 

□ 蔡静(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七中学馨荷文学社指导老师)

 

秋风瑟瑟,池塘里,横七竖八地颤动着一枝枝残荷。

她们左偏右旋,残瘪的干茎,折断在水中;破碎的老叶,倒伏在水面;枯萎的果实,蜷缩为一团。

回顾初夏时节,那时的她们是何等的妖娆、绚丽!

荷叶出水,深深浅浅的绿叶上闪动着晶莹圆润的水露,恰似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花瓣初展,在阳光照射下,宛若妍丽妩媚、亭亭玉立的少女,那神秘莫测的艳影使人痴醉迷恋。

可眼前的她们,繁华落尽,枯黄憔悴,世俗无暇顾盼,愚夫攀摘刀削。

淅淅沥沥的秋雨也无情地敲打着她们,那凄清的声音仿佛像一首伤情的老歌,在纠纠缠缠地诉说着自己的悲欢离合。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残荷,难道你的一生仅仅是为了这雨打的哀婉?

难道你真的要永久守候那个属于你的苍凉?

凝视着残荷,突然发现,她们有一种纤尘洗尽后的质朴和还归本原的真实。

你看,她们残瘪的茎干有的还高高地耸立着,枯萎的果实有的还呵护着自己的根,破碎的老叶还散发着一片清香……

啊!她们没有死,她们给予人们的只是暂时的沉默。隆冬过后,她们散落清波之中的莲子还会吐出新芽,她们还会用绿意唤起满塘的勃勃生机!

生命是美丽的,只有饱经风霜洗礼之后,才能实现灵魂的升华。

残荷如此,人生亦如此。

 

上一篇:浙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特辑:感悟生命意义,探寻文学源泉
下一篇:重庆市合川中学爱莲文学社特辑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