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阅读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师生分享名著《论语》 2016-08-31 10:28:30  发布者:丁毅  来源:中国教育文学网

修身励志,做一个高尚的人

——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师生分享名著《论语》

□ 主持人:李卫华(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论语》的当代修身功用

□ 李卫华(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是如此重要。1988年诺奖获得者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当然,高中生学习儒家经典并非深奥的学术考古与研究,而是要从中汲取先贤智慧,借此改良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生命的境界。应该强调它的当代立场和现实作用,引导学生站在今天的理性与现实立场去领悟儒家思想,探究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意义,鼓励学生把经典阅读和现实人生联系起来。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对文化经典产生兴趣,产生亲切感和温暖感。2014年习总书记考察北师大时强调“古代经典应成为民族文化基因,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强调“无用之用,乃为大用”,就是超越功利,提倡吟咏、浸染和涵养,着眼点是学养、眼光和胸襟。

在儒家思想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这四个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修身排在第一位,是基石,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只有“修己”之后才能“安人”。《论语》中关于修身的论述比比皆是,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里仁》),“吾日三省吾身”(《学而》)等,这些对于个人的自我修养都是颇具益处的。

“修身”即自我修养,也是个体道德的提高,其背后的支撑点是“仁”。孔子认为修身的目的就是个人能够把自己修养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论语》一书中说到“仁”有109次,而说到“君子”就有107次,有人甚至把孔子所设想的理想国称为“君子国”。可见君子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孔子对修身的重视。只有事事处处用“君子之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仁人。当人人都成为君子时,便能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素质,所以说个人修身既是完善道德素养的需要,也是营造社会道德风尚的需要。

当代人和社会和谐统一,需加强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所以《论语》中修身的思想对于当代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修身有益于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修身是个人的自我完善,也是个人主观改造的过程,通过学习和对自己内心世界及行为的克制、反省、检查,将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自我的道德品质,有意识有目标地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实现自我完善。修身并非外界强加给个人的,相反,是每个人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论语》中的好学修身、克己修身、自省修身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和谐社会,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较好的道德修养,除了要广泛开展各项加强道德修养的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公民进行自我修养。我们通过学习《论语》中的修身思想来克服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道德沦丧的不良现象。

公民修身能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如果人人都修身,那么社会将会形成良好风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活动总是与利益有关。人生在世上,衣食住行缺一不可,因此不可能没有对“利”和“金钱”的追求,《论语》中讲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然后取”,“富贵贫贱,得之以道,处之以道”,也就是讲求对“利”“金钱”的追求要符合道义,在有利可图时要看看是否符合道义,然后再进行取舍。当今社会,人们对利益金钱的追求往往是没满足、没节制、没礼义廉耻的,出现人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伤风败俗的歪风。如若不赶紧加强教育公民克己修身的话,社会风气将越来越败坏,那还谈什么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呢?

 

贤哉回也

□ 程朱贝(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

 

孔子是我国古代学者所尊崇的“圣人”。他的追随者、他的学生不计其数,但在孔子的眼中,他认为最为贤德的弟子便是“颜回”。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徒。孔子曾高度评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却依然能乐在其中,实属不易。我认为,颜回之所以能够“不改其乐”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心中充满着追求和梦想,并辅之以满腔的热情。所以,颜回才成了这样一个得到孔子高度评价的安贫乐道、乐在其中的人。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屡遭贬谪,却依然没有放下自己的操守和高尚的品格,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认为苏轼之所以能够像颜回那样,没有被苦难和挫折打倒,而是迎头赶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心不为外物所羁绊,即使到了最困窘急迫的境界,他仍然能够泰然处之,依然能够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类的诗句。君子求道又怎么会去患得患失呢?苏轼,他心不为外物所羁绊,一心只想着报效国家和实现自己的宏伟梦想,他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前行,才能够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万古流芳。只有像颜回、苏轼这样有崇高的做人境界,才能攀登人生的巅峰。

范仲淹曾感叹“吾尝求古仁人之心”,他所说的“古仁人”或许就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追求,范仲淹的品质也为世人所折服。他写的《岳阳楼记》是一篇震古烁今的文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范仲淹摒弃了迁客骚人一贯的作风。他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名句,来寻求知音。我认为范仲淹真正达到了心无旁骛的境界。人性中的闪光点是给予人一种超然脱俗的体会,而把人引导到更高境界中去生活。只有当人处在这种境界中时,才会明白什么叫“古仁人之心”,才能拥有像范仲淹一样超脱一切的心。

所以,只有为了让自己不断完美而不懈追求的人生,才能被称为有意义的人生。

颜回只活了32岁,他在短暂的人生中,跟随孔子游历各个国家,践行仁政的思想。孔子所称赞的“贤哉回也”,可以推广到任何一个像颜回那样有操守有追求的人。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我看见颜回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我看见苏轼在艰苦的生活中依然豁达开朗,我看见范仲淹不为外物所羁绊的淡然……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朝夕之间犹如白驹过隙,但能够闻道而死,也是值得的。颜回以身殉道,苏轼以德自立,范仲淹以仁追随……他们的人生只是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但他们却为历史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瑰宝,让我们明白,一个人只有为了追求梦想不断成长,豁达乐观,拥有古仁人之心,才能称得上是有价值的人。

贤哉回也!

 

修 道

□ 陈徐琛(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何为道?国之道乃国泰民安,师之道乃桃李满天下,情之道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学之道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励志追求真理,而耻于粗茶淡饭的人,是不值得交谈的。言下之意便是,那些耻于粗布淡饭的人并不是真心立志于道,或者说这样的人无法取得成就。那么孔子何出此言呢?

因为求道之人是不应该过于追求物质生活的。追求物质生活仅仅是追求生活的表现形式,而孔子认为立志于道者应更加努力淬炼自己的内心修养,注重于自我的意志品格。

《陋室铭》中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了德,再简陋的屋子都能金碧辉煌了。或许也只有清贫乐道如陶渊明,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宁静淡远如周敦颐,才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修道者的精力是有限的,真正做学问的人有几个会去刻意地追求身外之物?并不是说追求外物的生活是不对的,但是这不能成为修道者生活的主体。古有苏东坡读《阿房宫赋》至四鼓,今有陈景润在图书馆废寝忘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大学任教期间一天到晚穿着一件说不出颜色的旧格子大衣,就连自己衣服破了,都是由学生提醒才会发现。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光、电、热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并发表了《相对论》。

修道者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拥有一颗不骄不躁的平常心。范进中举为何而疯,因为他追求的不是“学道”,而是功名利禄、富贵钱财,他不懂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于其说他立志于道,不如说他是立志于功名。孔子这句话是针对“立志于道”的“士”而言的,因此劝诫大家不要与以恶衣恶食为耻者交谈。

那么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孔夫子的这一句话还适用于当今社会吗?随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物欲横流早就成为普遍现象。学习的目的有很多种,但真的鲜有人立志于道。或许这个“道”并不应该只局限于学问,用“理想”来诠释会更加贴切,也只有理想才会令我们真正不顾外物条件的局限而去努力追寻吧!!

保持“立志”的初心,努力向前。

上一篇:闪小说的阅读与写作
下一篇:郑敏:金黄的稻束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