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宋胜杰:关于文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2017-12-25 22:01:35  发布者:闻瑛  来源:本站


关于文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有感于第三届“文学课堂”大赛现场观摩课

宋胜杰(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副主任)

 

好的文学,是作家们献给这个世界的独特礼物,是人类自己献给自己的精神财富。教文学就是把这些礼物转送给我们的孩子。

正是这些礼物,一代一代地塑造着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使人的内心不至于荒芜。我们一直在靠着它完成我们人格的发育和精神世界的完善。有时通过口耳相传,有时靠着文字,它以不同的形式感染人,慰藉人,影响人,塑造人,完善人。

借着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和第三届“文学课堂”大赛现场观摩研讨活动,我和江西师大文学院的黄爱平老师、长沙望城一中的李玉上老师,共同观察了两节课:一节是山东省济南稼轩中学的李洪锋老师,他讲的是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这是人教版教材初二年级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节课是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学校的张玲老师奉献给我们的一节名著阅读课:再读《城南旧事》。

两位老师的教学,虽然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但都表达了他们对文学教育的理解,体现了对文学课堂宝贵的探索,这对我们形成文学教育观念,探索文学教育方式,有着现实的贡献。

因为本次论坛鲜明地打出了“文学课堂”的旗帜,又因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文学内容所占比例实在太高,令我们不得不思考文学教学与实用文的教学到底有什么不同。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试图用文学教育的筛子去筛出文学教育的一些特殊方式。下面,我根据两节课堂教学分别谈谈我的观感和激发出来的思考。

听李洪峰老师的课,受到的激发很多,联想也很多,主要有几下几点:

第一、为什么教文学?

人们阅读的目的是多元的。若是探究一下就会发现:

有一种阅读只是为了娱乐而阅读。人们经常陷入不快乐之中,在文字中找到快乐是一种真实的大众需求。作家们用文字传递快乐,扫除读者心中的阴霾与不快,确是一件渡人的高尚之举。试想,如果社会上每天传递的都是不快,人们内心郁结,眉头得不到舒展,那确实是一件沮丧的事。这样的作品,帮助人获得快乐,营造一种善良的、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通俗文学在这方面贡献很多。

还有一种是为了获得思想阅读,这一类的作品,主要是为了完善人的精神世界,激发人的思想。它用文字影响人对世界的认识,分享人们已经经历或从未经历的生活,来唤醒人的良知。比如那些思想家的文学大作。

另有一种文字是用来完善人的情感世界的。比如,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就是通过触目惊心的死亡,人类经历的自然带来的灾难,生命的殒落,受伤与流血,救援和自救,来唤醒人们的同情、怜悯、无私和爱,激发出无与伦比的温暖。这样的作品,有时只是为了满足情感净化的需要。作家们通过用文字塑造出的形象,来滤去人情感世界里的沉渣。

更有一种文字,既给人奉送快乐,又强人精神,炼人人格,富人情感。人们在阅读中获得精神的发育和情感世界的完善。

而学生作为独特的阅读群体,他们的阅读需求里面除了上面所说,还有习得语言文字、获得言说能力的目标追求。所以,中小学的文学教学,既要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提纯人的情感世界,还当然地具有语言教育的目的。这或许就是我们文学教育的独特功能吧!

第二、文学教学要教什么?

不同的作品其教育价值有所不同。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一课在教材中有课后提示,提供了作为作家的汪曾祺自己关于本文写作目的表述:“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虽然对作家当时遇到了什么不美、不真实的人或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想,我们仍然可以把作家写作的目的看成我们教学的一个目的。

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是静态的文字与动态画面的转换。当阅读开始的时候,文字消失了。对于特殊阅读者的学生而言,他们也和我们普通阅读者一样,在他们的阅读中,头脑里只有画面,只有人物的动作、行为,只有故事。甚至在他们的耳畔,不时地响起那些文字描述的各种声音。因此,文字的阅读过程成了文字与画面的转换过程。就像阅读者把文字转化成声音和画面一样,他们也将在运用文字的过程中,把声音和画面转化成文字,生成运用文字的能力。我想这就是文学教育方式吧。

同时,我也非常赞同李洪峰老师带着学生品位语言文字味道的做法。“这种东西也能吃?!”“这种东西这么好吃?!”在对两个句子的比较和玩味中,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阅读中,我们也发现了汪曾祺散文中那些独具特色的细节描写。比如,“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的,在檐下站着”。我想这个动作,只有鸡能做得出来。这独特的场景里有细致的观察,有对生活的理解,这里的鸡也就成为作品中活着的人物。还有:“大概怕房客乱搞他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这是最简洁和深刻的心理描写,也是相当独特的细节描写,老师在这里引导学生在揣摩人物心理的过程中来了解写作的生活来源问题。

把玩这些细节,使学生在作家的带领下分享学生自己生活经历中观察到的能够触碰到自己内心柔软的地方的那些细节,并且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动物的生活细节,完成同伴分享——这将是一个美妙的体验过程,会形成学生的文学经验的。

第三、文学教育的课堂方式。

我们知道,通过揣摩作家用语的感情色彩可以找到破译作品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密码的路径,因而品味和揣摩人物语言或叙事语言的用语规律就成了文学教育的方式。

通过讨论作品的语言习惯可以推断作家的风格与地域归属,讨论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文学教育的另外的方式。

也许作家在码下一层层文字的时候并没有面对一个个具体的读者,他只是倾诉式的讲他想讲的故事,又或许他讲故事的时候已经有了明确的对象,就像裴多菲一样,他有的诗只写给自己的妻子。这时候,帮助学生走进作家的生活,就成了理解作品的关键。

对于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感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角色代入而获得。当读者自己变成了作品中人物的时候,他就会感同身受地体验到真实的那个,他就会更精确地回答诸如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因而在叙事类的作品中,体验是很贴切的教学方式。比如蒲松龄的《狼》的教学,我们知道,在《聊斋志异》中,作家一下子就给了我们三篇同样内容的作品,但每一篇都不一样。我们往往在未经阅读就先入为主地得出了狼贪婪”“狡诈的刻板印象,所有的教学在分析狼的形象时把贪婪列入了狼的性格中。但是《聊斋志异》里的狼哪里贪婪哪里狡诈呢?大家知道:贪婪是指不断地攫取,永不满足;是巳经获得了,还要获得;是已经吃饱了,还要占有。但当学生以扮演的体验方式成为蒲松龄笔下的“狼”的时候,盖棺定论的狼性消失了。此时的狼,饥肠辘辘,饥饿使得它尾随着屠户,眼里盯着屠户装肉的担子。从故事的交待看,狼无一不是中了屠户的招而殒命的。当屠户用钩子把肉挂在树上的时候,狼并未紧紧地尾随屠户,而是紧盯着屠户用钩子挂到树上的肉。狼为了要吃到挂在树上的肉而被钩住嘴巴让尖利的钩子刺穿了自己的上颚或者下颚,让自己长长的躯体像旗幡一样招摇在半空。这旗幡一样的躯体不仅传递出人对动物的了解和人的智慧,而且告诉我们,当我们开展文学教育的时候,感受和体验是分析人物比较可靠的方式。

如果说李老师的课激发的是我对文学教育的思考的话,来自天津大港同盛学校的张玲老师让我学到的是教学的思想。她讲的是“再读《城南旧事》”。

我在这儿得到了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呢?

第一、对话的思想。

一上课,她就跟学生讲:我不是来上课的,是来聊天的,今天我们聊一聊《城南旧事》。所以,教师有很强的对话意识,因此在整节课当中充满了对话。

第二、扩容的思想。

教师在整节课里面,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读书方面。一是强调了读整本的书的理念。二是有比较强的勾连的意识,鲜明地表达了增效扩容的思想。在教学中,老师不断地拓展。于是,围绕离别的题材。引入的大量语料不仅有很大的年代跨度,而且有体裁的跨度。其中包括先秦的诗经,明清时代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内容,以此来反观、回忆过往的文学,反复刺激,实现扩容,引导学生的拓展阅读。

第三、实践的思想。

学生的学习,具有实践性。这是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所以张老师的教学围绕分组实践、集中交流的方式展开。

第四、引导和指导的思想。

在整节课当中,有非常明确的方式的引导。比如,让学生圈点勾画;对作品本身阅读的指导,讨论了作品的隐喻功能。而且教学的方式也符合文学教育的特点。文学学习的方式和理科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文学学习需要通过吟咏、揣摩、感受、体验、批判、讨论等等来完成。而且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我们除了用以研究体验语言规律之外,文学阅读的目的就是它的本身。比如《兰亭集序》《赤壁赋》这样的名篇,不能只用来了解语言规律,他还要进入学生言语材料的库存,让学生在他的生活和生命中,有随时取用大量可用语言材料。这个材料库是不断地得到补充的。

 

上一篇:段双全:文学作品解读和教学的专业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