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学 > 教师作家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李桂芳: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获得者 2014-11-13 15:58:30  发布者:素岚  来源:本站

文学神奇的手

 

——第二届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获得者李桂芳

 

 

 

【个人简介】

李桂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则天女子文学社副社长,《读者》签约作家2014年在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奖评比中荣获“十佳教师作家”荣誉称号。现供职于四川省苍溪中学高中部。

出版校园小说集《菊香的心事》(中国文联出版社)、《飞舞的红纱巾》(作家出版社)、《飘逝的童谣》(花山文艺出版社)、《少年的心事你别猜》(中国文史出版社)童话集《神奇的手》(金盾出版社)

在《小说界》《小说月刊》《黄河文学》《四川文学》《百花园》《天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羊城晚报》《莫斯科华人报》等刊物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余万字,作品入选《中国微型小说年度精选》《中国最好看的小小说》《精美微型小说读本》《感动你一生的微型小说全集》《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外经典微型小说大系》《最值得中学生珍藏的微型小说》《中学生最喜欢的小小说》《最值得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散文卷》《最具中学生人气的青春小小说》等十余种精选本,近百篇被《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青年博览》《教师博览》《意林》《意汇》《思维与智慧》《时文选粹》等转载。作品荣获“广元文学奖”、“全国教师文学专著奖”等数十个奖项。

被中宣部表彰为第十七、十八届、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及教师特等奖,所指导学生作文获全国特等奖指导学生作文100余篇在《新课程报》《作文与阅读》等刊物发表或获奖北京《文学校园》重点推介“校园作家”。被评为“影响广元十大杰出人物风采女性”,先后荣获市“骨干教师”、“三八红旗手”、“优秀班主任”、“高考取得显著成绩学科教师”和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十佳巾帼建功英雄”、“教育创新劳动能手”等称号。所带班级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四川省普通高中“先进班集体”。

 

创作感言

20135月,金盾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部童话集《神奇的手》,该书先后获得“广元文学奖”“苍溪文学奖”和“教师文学专著奖”,我也因此荣获全国“十佳教师作家”称号。而我觉得:文学,本身就是一双神奇的手!

还在孩提时,我便做着美丽的文学之梦。那时,我痴迷阅读。八十年代的贫穷乡村,书籍是我的最爱。我有两个不务正业的姑父,皆是铁杆读书爱好者。他们几大箱子的文学书籍,成了我的宝贝。我沉醉于阅读,在文学里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我贫瘠的童年因为文学而丰富生动,而五彩缤纷,而蓬勃茁壮。我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读金庸的武侠,也读高尔基的童年,读《青春之歌》,读《巴黎圣母院》,也读《海底两万里》……阅读中,我的身体依然孱弱,精神却逐渐强大,我的物质生活依然穷困,精神生活却日趋富裕。透过文学这扇窗,我看到了山外广袤的世界,看到了和农村女人格格不入的崭新生活,看到了文学人物精神领域的斑斓炫彩。我开始思考人生,开始追逐梦想,开始暗暗努力奋发图强想要走出大山,开始夜以继日拼命读书以求改变命运。

于是,文学成为了一双神奇的手,它帮我缔造了精彩的人生,帮我创造了梦想的幸福。感谢文学!

而今,身为教师,我想借助文学这双神奇的手,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因为可以和童心亲近,和童年相伴,我应该永远年轻而快乐。可是,也正因为走进童心,走进童年和少年,我耳闻目睹了许多悲戚的故事,却因此痛苦着。我们纯真可爱的少年,因为游戏的戕害而变得凶狠残暴;我们晶莹剔透的童心,因为网络的污染而变得肮脏浑浊;我们青春灿烂的孩子,因为手机的迷恋而抛弃学业甚至走上犯罪之途。每每看到个别孩子因为网络和游戏变成了抢劫杀人的可怕恶魔,我就有撕心裂肺的痛苦;每每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因为社会的不良影响而变得自私残暴不近人情,我就有心如刀绞的痛楚。

因此,我想用文学这双神奇的手,牵着他们回家,回到纯真美好的童话世界,回到明净清澈的儿童时光。我想借助文学这双神奇的手,让孩子们远离网络的暴力,远离游戏的血腥,远离手机的色情,走进快乐的童话城堡,走进多彩的文学世界。让他们和一只小田鼠共同追逐梦想,拥抱成功;让他们和一只菜青虫相伴回家,真正蜕变为漂亮的蝴蝶;让他们和一条流浪狗一起跋涉感恩之旅,懂得热爱生活,博爱苍生。我想用文学这双神奇的手,给予孩子们一份纯真美丽的童年时光,让其充满欢笑,充满阳光;我想用文学这双神奇的手,呵护孩子们美好的梦想,让它们破土萌芽,开花结果;我想用文学这双神奇的手,洗涤孩子们的心空,让乌云退却,让星光闪烁。

我还想借助文学这双神奇的手,为更多的善良正直、乐观向上、孜孜不倦的普通人雕凿丰碑,让他们在中国梦的追逐之旅中,也可以被岁月记取,被他人注目。

 

【佳作选登】

 

父亲和土地(散文)

 

曾经,父亲是那么深沉地爱着他的土地。

刚承包到户那会儿,父亲守着土地没日没夜地劳作,直累得两手爬满了血泡,直累得腰都弯成了一张弓,可父亲依旧乐呵呵地,因为,土地里播下了父亲太多的希望。包产到户第一年,父亲如愿以偿。那些沉甸甸的稻谷铺满了田野。丰收了,父亲站在田坎上,笑呵呵地望着累累果实,眼睛笑得眯成了“一线天”。父亲用他粗大的手掌这儿捋捋,那儿摸摸,像爱抚自己的孩子,目光里写满了浓浓的爱意。那些日子,父亲披星戴月地忙着收割,汗水溅湿了脚下的土地,脸上却始终漾满了笑容。那笑纹像秋风中的稻浪,一波接着一波。

也许有了第一年土地的丰厚馈赠吧,父亲对土地爱得愈加深沉。严寒酷暑,冬去春来,父亲总是忙活在田间地头,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回家吃,就让我们给送去。在不断的催促下,父亲才肯恋恋不舍地放下锄头,快速地扯起衣衫擦一把流成小溪般的汗,然后憨憨地笑着,边吃还边满眼爱意地看着未劳作完的田垄……

有爱就有回报。那些年,父亲总能在土地里实现几多属于他的梦想。我们姐弟三人的学费是靠那土地长出来的;我们的新衣服、新鞋子,是那土地给予的;家里那几间宽敞豁亮的大瓦房是父亲苦心刨土修建的。还有满满一箱子奖状,也是土地颁给父亲的。那是乡里为了奖励父亲的勤劳能干,奖状上写着“发展经济先进个人”、“致富能手”什么的。那些奖状都是父亲用汗水浇灌培育的骄傲,是父亲深情爱着土地的回报。只是,父亲总不愿意将它们张贴出来。

因为对土地的特别厚爱,因为土地给予的丰厚回报,父亲总是夜以继日地在土地上辛劳。除了分得的那些土地,父亲还自己开垦了不少荒地。那些荒地位于山脚下,荒坡上,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父亲将它们拾掇收集,让它们集合凝聚,成为大块大块的,在边沿砌上方方正正的石块,垒成结结实实的地界。然后,种上玉米,栽上红薯,种上土豆。秋来,满坡满地都是肥硕胖大的玉米,金灿灿地惹人眼;满坡满地都是粗壮硕大的红薯,白白胖胖的招人馋。父亲一趟又一趟地背回那些果实,哪怕累得腰酸背痛,肩膀磨出血泡,却依然笑眯眯的,一脸沉醉和幸福。

那时候,我深深理解父亲对土地的感情,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感恩。

 

父亲对土地的情感竟然也有疏离的时候。

那是前些年的事儿。

只在电视报章里看到过下岗工人的报道,觉得那是无比遥远的事情,因为自己尚且有一份还算稳当的工作,而我的其他亲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谁会剥夺他们手中拿锄头的那份权利?然而,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父亲突然宣布要离开土地了,主动“下岗”。

那晚,已过花甲之年的父亲从遥远的乡下打来电话,声音切切地,有些悲伤。他告诉我,他要离开老家,进城来,不再做庄稼了。父亲说得有些语无伦次,大概是太激动了,也许就像那些与机器朝夕相处的工人,突然有一天要别机器而去,几多依恋,几多无奈。然而,父亲却清晰地告诉我,他不是不依恋他的土地,而是真的不想再做庄稼了。他说,土地已经再不能给他应有的回报,不想再在庄稼地里磨蹭下去,要去大城市打工了。

记得上次回老家,谈起庄稼的事儿,父亲的言语里有了一些淡淡的无奈,还说邻家的大叔大伯又去打工了,一个月能挣上千块呢。而那时,父亲的土地一年最多只能产出五六千。除了化肥、农药、种子的花销,最后勉强只能落下一两千块钱,乡里人情又多,一年下来,已经所剩无几。

也许是对土地的深情吧,父亲虽然那么说着,可依旧拼命地忙活着。

然而这次,父亲却是下了决心要离开土地了,在他从外面打工回来后。父亲说,外面兴上班呢,一天再苦再累也就几个小时,不像做庄稼要起早贪黑地干,一年的收成还没一俩月工资多。

我不知道该不该为父亲感到高兴,也许应该吧,毕竟从农村到城市,是中国农民的一大进步。可是另一方面呢,父亲这可是离乡背祖,要永远地离开故土了,离开他曾经战斗过、流过无数汗水的土地。

可是,“下岗”的父亲并不高兴。那晚,他在建筑工地找到活儿后,却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老家的事情,尤其惦念他的那片土地。他说,年轻人都走了,没人种庄稼,要是土地都荒了,咋办?母亲没好气地回敬说,那么多人都舍得丢下土地,就你舍不得,莫非那些薄田瘦土的能给你长出个金疙瘩?

父亲沉默了。城市的窗外充斥着喧嚣的车水马龙,却并不能引起父亲的兴趣。他依然沉默着,如一尊雕塑。半晌,他喃喃自语说,你不知道,那些土地,花费了我多少心血啊!

是呀,我的眼前依稀还有儿时的情景。那时候,土地刚刚承包到户,父亲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终日忙碌躬耕,开荒垦地,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那些和鸟鸣虫唱相伴的寂寞黎明,父亲一定给土地讲述过未来的美好憧憬;那些和晚霞流岚相守的孤独黄昏,父亲一定和土地倾诉过不少生活的衷肠;那些和清风明月相依的寂寥夜晚,父亲一定和土地唠叨了许多的心里话。 

一定意义上,土地就是父亲忠实的朋友。在土地里,父亲播种着希望和梦想;在土地里,父亲收获着喜悦和幸福。

这种情深意长的相依相偎,一朝隔离和疏远,是多么无奈和痛心啊。这份疼痛,只有对土地爱得深沉的父亲,才能体味吧。

面对父亲深重的沉默,我也唯有沉默陪伴。

 

其实,土地就是父亲的亲人。一个人可以别离亲人,却永远割舍不掉浓浓的牵挂。

听说农村种庄稼有了新政策,每亩土地有粮食生产差价补贴,还听说老家大力扶持猕猴桃种植业,不仅免费指导技术,还免费发放果树苗呢,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那我还在城里打啥工呢?赶紧回去,有那么好的政策,种粮食不上缴税收,国家还贴补费用,种植果树不愁技术,还免费发放树苗,等于奖励生产,这政策好啊,好啊!我得赶紧回去!还等什么呢?

那时候,父亲正在建筑工地打工,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父亲说,虽然挣的比老家多点,可是终究没有自己搞生产自由自在,而且不用看人家脸色干活,好歹自己做主,自己当“老板”,多好。

说走就走。父亲毅然丢下了城市建筑工地的活计,风尘仆仆赶回老家,正赶上全村规划种植猕猴桃的大会。开完会,父亲就乐呵呵地给我打电话。听他说,因为年轻人打工外出,劳动人手少,老家村里山脚下的一片土地,这些年快要长满杂草和荆棘了。这次大会过后,村里专门规划整改那片荒地,要种植大量猕猴桃树苗。父亲笑哈哈地说,闺女,按村里的部署安排,不出几年,依现在的市场价格,你爹我每年就能收入几万元呢。到那时,我再也不愁钱花了,要成“大款”了!

父亲重新回到了老家,重新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的农民父亲,总隔三差五地在电话里给我报告他那一亩三分地的好消息。于是,我便不时地回到老家,分享父亲对土地的深情,分享父亲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春天来了,父亲果园的果树都开花了,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五颜六色,姹紫嫣红,云蒸霞蔚,生机盎然。父亲就在果园里除草施肥,尽管热汗淋漓,父亲的笑容却比花朵还灿烂。他说,你看,只要舍得花功夫,这差点荒废的果园,整治了一下,这不,长得多好啊!

不仅是果园,那一田田的麦苗也长势旺盛,绿油油,青幽幽,棵棵秀挺茁壮,如青春洋溢的青年。还有父亲播种在田坡地坎旮旮旯旯的豌豆胡豆,淡紫的花朵,碧绿的叶片,一派葳蕤。远处那片金黄的油菜,灿烂如云锦,壮阔如大海。微风里,棵棵颔首点头,绽放金色的笑容,仿若向辛劳的父亲致意问好。

父亲说,你看,只要付出劳动,真心诚意地对待,土地就能给你长出许多东西,要啥有啥。土地是最实诚的,它从不欺骗人。你看这些庄稼长得壮壮实实的,一定有个好收成!言谈间,父亲抑制不住对土地的喜爱和赞美。

夏天来了,父亲的麦田迎来了金灿灿的丰收。而父亲的菜园子更是蓬勃一片。你看,西边院子的一角里,一株冬瓜正在拼命地蔓延,抢占它的地盘。碧绿的叶片,如男人手掌般大,密密匝匝,挨挨挤挤。茂盛的叶丛里,一个冬瓜皮肤浅绿色毛茸茸的,腰身粗壮健实,肌肉滚圆结实,看得出是个正直壮年的小伙子。北边的一株桑树上,那只只乳臭未干的细细长长的小丝瓜,正在风里轻轻摇摆着,仿佛顽皮的孩童在荡秋千,怡然自得。东边院子边沿的菜地里,一窝南瓜苗也不甘示弱,正奋力地将藤蔓伸展到平坦的院子里。它的叶片又阔又绿,像一把把大蒲扇。小南瓜藏在叶丛里,羞涩地半掩着脸蛋,只露出青绿月白相间的花纹,仿佛正和一群蚂蚁在密谈呢。

秋天,土地给予父亲的回报,是无法形容的丰硕。果园里氤氲着香甜的气息,那是成熟果实抑制不住的悠长韵味。金黄的雪梨,个个硕大丰满,如韵致正好的女子,浑身散发出迷人的清香;红彤彤的苹果个个珠圆玉润,如小女孩娇嫩而羞涩的脸蛋;葡萄在秋风里一嘟噜一嘟噜地挂满枝头,像一枚枚紫色的玛瑙,晶莹剔透;连毛茸茸的猕猴桃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壮硕的腰身,结实的肌肉,惹得水果收购商一趟趟地往果园里跑。

更壮观的还是父亲的稻田。稻子全都成熟了。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身,如一个个低眉顺眼的娴熟女子,不肯在秋天面前抬起她们娇羞的容颜。可它们丰腴的腰身,健康的肤色,却有着掩藏不住的美丽。那一片片金黄的稻浪起伏荡漾,如壮阔的大海波浪翻涌。这时候,父亲的笑容也是最多的。那些笑纹就如秋风中的稻浪,一波波不肯停歇。

父亲说,你看,土地真是好啊,只要你对它好,它永远记得对你好,加倍回报你!父亲对土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正当父亲和土地水乳交融、血脉难分之际,他却不得不离开土地了。父亲患了严重的疾病。那疾病,不允许他再拿起锄头和土地亲近,不允许他再扛起犁铧和土地厮守了。

不得不离开土地的父亲,在病房里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根本不像曾经与土地温和相对的样子。原来,土地才是父亲的伙伴,离开伙伴,孤独中,谁没有脾气啊?

当疾病还未痊愈,父亲又开始惦念老家的土地。在母亲的责怪里,在儿女的抱怨中,父亲沉默了。我知道,他只得将对土地的深情紧紧地埋进内心深处。

那一日,父亲竟然在楼顶巴掌大的对方,请人背了些泥土,弄了方窄窄的菜园。父亲说,闲着没事,闷得荒,种些葱蒜啥的,有个念想。

那些日子,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的父亲,便开始气喘吁吁地忙碌。他在那些被揉捏得细碎如饭粒的泥土里,小心翼翼地,专心致志地侍弄着:几株葱花,几株蒜苗,几棵芹菜,一丛莴苣,两丛青菜,一粒黄瓜种子,两颗丝瓜种子……父亲满脸虔诚,满脸怜惜,做得细致入微,仿若呵护幼小的婴孩。

然而,我们都不看好楼顶那方小小的菜园。那么贫瘠的土地,那么狭窄的空间,能够长出什么来呢?为了父亲高兴,谁也不去打消他的激情,但谁都在怀疑结果。

未曾想,夏日来临,父亲的屋顶菜园竟然生机勃勃:葱花蒜苗的清香四处逸散,袅绕如蝶;芹菜莴苣长得粗实茁壮,郁郁葱葱;黄瓜绽开了金黄的花朵,如一枚枚灿烂的笑容;丝瓜呢,已经听话地爬上了父亲精心为它铺设的竹竿,身子妖娆,垂挂着细瘦苗条的嫩绿小瓜。

我知道,父亲对土地的深情全部播种到那一方窄窄小小的屋顶菜园里了。每天,父亲无数次登上屋顶,在晨光里,在夕照中,在城市的吵杂和热闹中,安静地守候他的菜园子,安静地欣赏他和土地联袂创造的奇迹。

我常常不经意看到父亲的笑容,那是一个老农无数次在田间巡逻,无数次在庄稼地边守望的笑容。我想,父亲守候他的菜园子,便是在守候他的土地,守候他的幸福。

 

而今,身体快要痊愈的父亲,听到老家正在进行的“金土地”整改项目,听说要将小田小地、零散土地,收归改造,整编成更加正规、更加方正的大块田地,加强粮食生产,他便喜形于色。他说,等些日子身体好了,一定回到乡下,就算不能再种庄稼了,看着那些土地,也是舒服的。

春色正好的时候,父亲回到了老家。春风里,一块块小小田地被推掉田埂,推平地界。它们手牵手,肩并肩,亲如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在一起。整改后的田畴平坦,沃野无际。那些土地土质厚实,更加肥沃,沟渠畅通,利于灌溉。

父亲喜滋滋地望着,眉眼间又绽放出熟悉的笑容。那是一个老农对土地的惦念,对土地的深情啊。

站在田间,父亲沉醉着,微笑着,也许他又恍若看到了丰收的稻浪,飘香的瓜果吧。

半晌,父亲对我说,我有一个想法,到时如果还没有实行火葬,你们就把我安葬在屋后那块地的边角上吧。

我含着泪,深深地点了点头:我理解父亲的想法,也理解他对土地的深情厚爱。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土地是他永远的牵挂。

 

 

有啥好处(小说)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该上英语培训班了。

有啥好处?女儿问。

学了英语呀,将来可以出国。你不是最喜欢迪士尼乐园吗?那就到美国去,天天去迪士尼乐园,还可以和你喜欢的米老鼠、唐老鸭拥抱呢,该多好呀!

女儿终于破涕为笑,雀跃着去了英语培训班。

后来,母亲想让女儿去参加舞蹈培训班。

女儿说,学了舞蹈有啥好处?

母亲耐心地给女儿讲道理。她说,学了舞蹈可以让你拥有娇美的身材,长得更漂亮,会受到更多人喜欢,更主要的呀,学了舞蹈可以高考加分呀。

高考加分有啥好处?女儿歪着小脑袋问。

高考加分当然用处大了。你想啊,如果你跟别人考一样的分数,你再多加上十分,就可以远远超越别人,考取更加理想的大学呀。

考取理想的大学有啥好处?

你还太小,懂什么呢?考取理想的大学呀,将来就可以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

找到理想的工作有啥好处?

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可以挣大钱呀,挣到许多钱。那时候,你就成了最富有的人。

那时候,我会有许多钱吗?

对呀,许多钱。那样,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买漂亮衣服,买心爱的玩具,买好吃的,看电影。总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哎呀,有钱真是太幸福了!你明白吗?

女儿陶醉在母亲帮助勾勒的美丽未来中,去了舞蹈班。

再后来,女儿读初中了,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假期补课。从早上七点出门上学,到晚上六点回家。一放下书包,还没来得及跟母亲提出看动画片的要求呢,母亲就催促着说,赶紧吃饭吧,吃了我带你去王老师家补物理。

女儿不满地嘟囔着。

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呀,这都是为了你将来的幸福做准备呀。对了,妈妈已经跟你们老师联系好了,从周一到周五晚上,都安排了功课补习,周末两天呢,就去训练舞蹈和弹钢琴。

女儿不满地摘下深度近视眼镜,擦了擦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吗,钢琴我不想弹了,从周一到周七,总得让我休息一天吧。

不想弹?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多个一技之长,将来找工作就比别人多更多机遇呀!

好了,只要有用处,我就弹吧!女儿无奈地妥协了。

那个周末,教钢琴的老师病了。女儿终于有了一个难得的解放日。她欢呼雀跃地坐到电脑旁,开始了心仪很久的游戏大战。

母亲正在厨房忙碌,让女儿去坐作业。女儿说,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母亲便让女儿帮忙做饭。

女儿生气地大叫,妈妈,让我做饭有啥好处?难道也要高考加分吗?

母亲说,你得学会做饭呀,将来怎么办?

你不是说我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挣到许多钱吗?到时,我就去请个钟点工做饭,哼,难不住我!说完,又沉溺于游戏中了。

母亲无奈地叹口气,只得自己忙碌开来。

正在那时,家里的电话急促地响了,母亲让女儿接电话。女儿不接。母亲说,你这孩子,还从未接过电话呢,得学会接电话,将来……

母亲的话未说完,女儿就顶嘴说,我将来又不到电信局上班,学了有啥好处?

接完电话,母亲就哭了,原来外婆病重,正在医院抢救,舅舅们让她带着女儿去伺候几天,他们忙得抽不开身。

母亲边抹泪,边吩咐女儿收拾几件衣物,说去医院陪护外婆。

女儿好半天才从电脑前抬起头来,冷冷地说,我不去!

为什么?母亲愤怒地责问。

陪护病人有啥好处?女儿问,高考也可以加分吗?

母亲听了,目瞪口呆。

 

 

体验吃苦(小说)

 

去参加奥数班吧?

不去!

那么,去参加作文培训班?

不去!

那就去参加英语训练营!

不去!

那么,去物理班,还是化学班?你总得参加一个班吧?别人暑假都忙着补习,从早到晚排得满满的。

闲着就闲着,我宁愿去捡垃圾,也不愿去参加什么班。上学够苦了,累得整天都喘不过气来,暑假还参加这样班、那样班,还让不让人活了?

好啊,让你学习你就觉得在上刀山下火海,那就去体验吃苦吧。明天,把你送回老家吃苦去!

这是儿子和母亲接连几天的一个雷打不动的争吵片段。

母亲以为,通过争吵和辩论,可以感化儿子。甚至,母亲想到了儿时艰苦的乡村生活,便恐吓儿子去吃苦。没想到,儿子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母亲决定将计就计。

母亲感觉很悲壮。她想,这也是无奈之举。谁让儿子这么不争气呢?

儿子去乡下了,母亲在电话里一再叮嘱儿子的外爷说,爸,那小子就是不想念书,不能吃苦,你一定得让他体验吃苦,要苦得让他真的想读书了,才能把他送回来!母亲说得斩钉截铁,大有壮士断腕的悲壮。

我知道,不就是让他吃苦吗?城里孩子,细皮嫩肉的,随便找点苦让他吃,他就受不了。放心吧,我有的是办法!外爷很是得意地说。外爷成功培育了五个儿女,个个都是吃苦耐劳的好手,现在纷纷在外工作,已经功成名就了。外爷有的是培育孩子的经验。

过了些日子,母亲给外爷打电话了解儿子的情况。外爷说,嗨,那小子挺能吃苦的。我让他跟我上山捡柴,教他爬树。他一会儿就学会了,三两下爬上树,还掰了大捆干柴。问他累不,他呵呵笑,说好玩呢。

哼,那就再给他加码,让他挖地,在毒辣的大太阳下去跟你挖地,往地里挑粪,浇水,累死他!母亲恶狠狠地说。

外爷答应着,说一定照办,只要外孙能够早日回心转意,回城去补课,他愿意“痛下杀手”。

又过了些日子,母亲满有把握地打去电话,问儿子的感受。她相信,通过这一番劳动改造,儿子一定会在电话里哭着求情回城补课的。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儿子,怎么会受得了那样的艰辛?母亲坚信。她甚至为自己高明的教育方法感到沾沾自喜。

电话通了,儿子没在电话里哭诉,却反倒满是喜悦地对她说,妈妈,感谢你让我体验了这么好玩有趣的农村生活。你怎么不早些让我来吃苦呀?比起我那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的学习生活,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妈妈,虽然,挖地时,我的手上起了水泡,挑粪时,我的肩上起了血泡。可在那云淡风轻、鸟儿高唱、果子飘香、野花怒放的田间劳动,我觉得满心舒畅呢,妈妈……

母亲恼怒地挂断了电话。她气冲冲地在电话里责怪外爷说,爸爸,你是怎么娇惯我儿子的?专门让他来吃苦,你倒好,反倒让他爱上了农村生活,看你怎么收场?

外爷听了母亲的话,沉默片刻,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闺女,你放心,我一定想尽办法,让外孙想回城补习!你等着我的好消息!

几天后,外爷给母亲打来了电话。母亲握住话筒,按捺住满心的喜悦——她以为终于等来了儿子的“投降”。

没想到,外爷却沉痛地告诉母亲,儿子在烈日下挖地中暑了,正躺在小镇的医院里。

母亲忙不迭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她知道,这下子,儿子是铁了心会跟她回城补习了。于是临走时,她自作主张提前替儿子预交了补习班的报名费。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儿子,母亲的眼泪扑簌簌滚落下来:儿子又黑又瘦,活脱脱一个非洲难民营的孩子。她心疼地摩挲着儿子的手。那手心里满是茧疤,刺得母亲的手一阵生疼。儿子裸露在外的肩膀上,长满一个个磨破的血泡。

母亲扭头抹泪的时候,外爷一把将她拉到门外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不是你让我叫他吃苦的吗?你哭啥呢?

母亲苦笑着抹干泪水。

回到病床前,儿子看着母亲欲言又止,他说,妈妈,我对不起你,我……

母亲宽容地笑了说,儿子,没什么。你还小,只要知道吃苦,懂得了学习的重要,妈妈会原谅你的。别着急,妈妈已经替你报了补习班的名了!等你病好了,我们一起……

不,妈妈,我,我想转学。下学期,我想到乡下读初中。这里的学生从来不补习。放了寒暑假,他们除了很少的作业,就是做点农活,然后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多么快乐幸福啊。不像我们城里孩子,上学时没日没夜地学习,放假了还没日没夜地补习。我不想在城里读书了。我宁愿跟外爷天天吃苦,哪怕手上打满血泡,肩膀磨破了皮,可我高兴。我讨厌天天补课。

外爷在一旁长叹一声说,闺女呀,外孙在这里吃的那些苦,我想着都心疼,跟旧社会地主家的长工差不多呀。他那学习,真比这还更苦么?

母亲无言,呆呆地,如一截木桩。

 

上一篇:薛暮冬: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获得者
下一篇:仇媛媛: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获得者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