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文学教育 >
  3. 理论探索

冲破生活的限制——别有洞天立意新

中国校园文学网|李玉上 发布日期:2020-10-29  点击量: 3681

一、生活是创新的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真理。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里的“生活”应该包括过去、现时和未来三个时段的各种社会生活状态和自然生活状况还应该包括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心理状态、思想感情。

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的“作文”理所当然地也“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构成与生活相融相切的紧密联系。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说洞察明了世间事物者都是有学问的表现熟悉通达人的感情就会写文章。这里所说的“世事”、“人情”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懂得了世事和人情才能写出文章来这也为我们揭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的道理。

我国著名作家吴组缃在谈到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时候说“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又说“中国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古代小说其创作多是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否则就没有生命力。任何神话都产生于现实,由于现实问题的触发而幻想出来的。幻想一旦脱离了现实神话也就不易广泛流传。小说创作也是如此”。    

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是的诗情发生于“四候之感”更发生于人的命运之感是人对生命的体验的反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更是明确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如此密切我们绝不能忽视。    

生活是作文创新的源泉这应该也是真理。我们的很多同学写起文章来要么文思枯竭无话可说要么搜肠刮肚捉襟见肘要么拾人牙慧老调重弹要么言之无物空话连篇要么虚假无征胡编乱造要么平庸肤浅毫无新意要么干巴枯涩了无生机……这是为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范围狭窄并深受其局限未能感受到生活丰富多彩状况的存在也未能领悟到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予我们的种种启示。    

如果要我们写一篇“如何治理沙漠”的文章一般的人肯定就会提出“植树造林”的办法。但是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的王义遒教授在内蒙古考察时听地方上的人说:“沙漠变绿洲”的地方将来是不治之地会更加沙漠化原因是那个地方本来就气温高缺水种了树之后树冠把地下水都吸光排走了几十年以来水位都降到二十米以下了。种下的树变成了一个吸水排水的渠道。——在这里“植树造林”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如果不深入实际生活无论到哪里一谈到治理沙漠就说植树造林显然不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我们的认识水平应有不断提高的发展要求当然也就没有在解决治理沙漠问题上的创新。没有深入生活实际当然也就看不到生活所蕴涵的种种“真知”。   

清朝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在写作时没有把自己局限于书舍案前而是常设茶烟于路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正是因为这种“闲聊”他才接触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人物了解了当时各地的风土人情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有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孤愤”之作《聊斋志异》终而至于现在还能让人“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起都到那心头来……”接触生活对写作创新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东晋诗人陶渊明厌恶污秽的官场生活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42岁辞彭泽令归园田而居“结庐在人境”守方宅草屋看榆柳桃李闻狗吠鸡鸣采东篱素菊“开荒南野际”“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田园景物此时在他的笔下显得纯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景物的这些特点只有诗人在摆脱官场羁绊、心存逸致时才能感受到。摆脱旧生活的羁绊用心去体验新生活对写作创新来说又是多么重要啊。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常常走出书斋向村夫僧人学习。有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季节他听一个挑夫说:“你看梅花有一身花了!”心想:这不是诗吗稍加提炼便有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还有一次一位为袁枚送行的僧人惋惜地说:“园里梅花正盛开可惜你带不去!”袁枚借此而吟出“只怜香梅千百树不得随身带上船”的诗句一直为人所称道。从生活中得来的创意是多么生动啊。    

据说南唐李煜在做皇帝时也写过很多的诗歌但今已不被人提起倒是他沦为亡国之君后的诗歌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清平乐》(别来春半)、《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都脍炙人口令人情泣神伤。原因何在人生经历使然生活变化使然生命感悟使然。    

上述事例充分表明当我们摆脱了某种生活的局限而来到另一种生活境界之后就会使写作产生新的变化。所以我们说要实现作文在立意上的创新就要冲破现有生活的种种局限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就要在生活中扩大作文立意的视野开掘作文立意的深广度和新颖度。    

二、冲破生活局限实现作文立意的创新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就中学生而言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原因其生活范围的狭窄是显而易见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窗橱”式学习生活不可能激起我们诗情的波澜“教室食堂—寝室”的“三点”式学校生活也不可能叠起我们文意的奇峰所以应该走出狭小的生活圈子走进广阔的生活天地。    

著名的生物学家威哥里伏斯曾深情地回忆起他幼年的一件往事:“我5岁时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我把一只毛虫关在瓶子里它吐丝作茧几天后在我仔细的惊奇的观察下竟出现了一只蝴蝶。”他把这作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这个发现早就是别人发现过的可是却照亮了这位科学家的心灵使他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诱人对他人生的价值非同寻常。这是改变学习生活后的结果。    

所以江泽民同志也曾语重心长地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在此问题上有一篇考场作文或许能对我们产生很多有益的启示:

走向生活深处

 

如果你只是为了浪漫而泛舟空阔的海面那里只有朵朵雪白的浪花层层曼妙的波浪和那美丽的蔚蓝。但是当你想用自己的心灵之网去打捞它们的时候才发现它们竟然都是网眼里漏去的虚幻。当你勇敢地跃入大海的深处你才能进入一个能展示自己灵魂力量的更广阔的世界。    如果你只是像只笼中的鸟儿一样展翅于狭小的空间虽然你心无所忧但灵魂的原野上却是一片荒凉。你只有背起行囊走进大山的深处在那里你采摘的每一朵花都将开在你的灵魂的原野上在那里你畅饮过的每一条溪流都将成为你灵魂的山涧在那里你攀登过的每一座山峰都将成为你灵魂的层峦。    如果你只是一棵把根浅浅地扎于地面上的小草那么任何一阵干旱都将使你茎枯叶卷任何一阵狂风都有可能使你茎断花残。但是如果你是一棵牢牢植于大地深处的松树那么干旱挡不住你痛饮甘泉狂风吹来的只是掠过你心灵的诗笺片片骤雨浇下的只是自己生命的根根琴弦。    如果你每天手里都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寻章摘句吟咏长叹那只是像个政客在装扮门面。只有当你把这一本本书当成犁耙去苦苦地耕耘你才有可能获得金灿灿的秋天。    如果你是个懒惰的渔夫只是轻轻松松地把网撒向河边那么你得到的只能是小鱼小虾只有当你不辞劳苦地把网撒向江河的深处你才能得到珍贵的收获。

我的朋友如果你是一叶浮萍漂泊在生活的大海上那么你只能随波逐流你只有沉潜于生活才能感悟到它的真谛。我们的梦想犹如撒在荒凉干渴土地上的种子如果我们不能从这块土地上挖水来浇灌这粒种子就不会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的梦想也永远不会成为现实。所以但丁在他的不朽著作《神曲》中告诉我们地狱的最深处正是天堂的入口

朋友启动你思想的金刚钻让心灵在不断的感悟中升华吧丰富多彩的世界一定属于你。

有了上述认识我们就要在深入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上下工夫努力学会面向社会实际关心社会变革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就要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校外走向社会。就要使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以亲身的实践体验来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