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新闻资讯 >
  3. 本会动态

创建乡村文学教育特色学校实验基地启动

发布日期:2019-06-17  点击量: 1447


 

4月3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在山东省莒县峤山镇中心初中挂牌建立了“乡村文学教育特色学校”实验基地和王世龙文学教育工作室,同时与日照作家协会、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合作,举办了“作家进校园”开辟文学大课堂及图书捐赠助学公益活动。本会指导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著名作家赵德发,本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校园文学研究专家、诗人王世龙,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编辑部主任、著名诗人蓝野,日照市文联副主席、诗人南方,山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日照市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立君,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文学》编审、著名诗人李林芳,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日照日报黄海晨刊主编、作家许家强,日照作家协会副主席、日照日报社文教部主任沈凤国,莒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于华忠,莒县教体局党工委副书记张俊成,峤山镇党委书记张传坤,莒县教研培训中心领导、专家崔维友、滕云、来守菊、倪田远、王学军,峤山镇中心初中校长刘树伟以及全校师生,共同开启了一条乡村教育创新之路。

莒县峤山镇中心初中于1958年建校,先后命名莒县第五中学、峤山中学进行高中教育,后改制为初中,在当地是一所具有教育教学质量突出的先进乡村学校。新上任的校长刘树伟是一位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充满教育理想与强烈责任感的乡村教育带头人。面对乡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象,他在努力探索一条新时代农村教育的特色办学之路。他从当年一个偏僻乡村初中学校创办的山泉文学社走出了三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成功例证而认识到,通过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实施文学教育,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是一条有效途径。于是,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申报立项了 “创建乡村文学教育特色学校”实验基地,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刘树伟校长激情澎湃地做了试验工作汇报,引发了与会专家、领导的高度赞扬,深受鼓舞。与会师生对文学社团活动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对创办文学特长生实验班引领,对探索文学课堂改变语文读写教学方式,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带动其他学科整体提升的能力,都给予了美好的期待。

赵德发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他说,文学是可爱的,它可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传达情感,中学时代我们可以爱它,但不能过于迷恋而影响基础学科的全面发展;夏立君先生的作品《时间的压力》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他用自己的写作经验告诉师生们,写作需要创造性模仿,需要个性化阅读;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山泉文学社走出的三位诗人海生、蓝野、山妹同台与师生们交流“文学帮助我们成长”的经历,分享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体验。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获得感受生活、提炼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诗人作家们的成功之路告诉学生们,“润物细无声”的文学对心灵的滋养无可替代。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改革先行,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在这样的教育大变革背景下,峤山镇中心初中创建文学教育特色学校,无疑顺应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努力谱写新时代教育美好的诗篇。

 

(校园文学委员会秘书处)


著名作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指导专家赵德发先生颁发实验基地立项证书,授“创建全国文学教育特色学校实验基地”牌匾。

莒县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张俊成同志授“王世龙文学教育工作室”牌匾

本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校园文学研究专家、诗人王世龙先生讲座

著名作家赵德发先生做文学大课堂讲座

著名作家夏立君先生文学大课堂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