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研究论坛 >
  3. 专家论坛

蒋成峰:校园文学的教育功能

发布日期:2019-07-02  点击量: 2993

蒋成峰(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教授,语言学博士)

 

一、校园文学的界定与特性

所谓校园文学,通常是指全日制教育在校学生所从事的文学活动。对学生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和素养;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文学创作并不是他们的专业,所以文学活动看起来只是一种课外活动,是在完成日常学习任务之外的一种兴趣爱好。

校园文学是文学活动与学校教育的交集。作为文学活动,由于其创作主体、创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文学具有更突出的非功利性,是一种更纯粹的艺术活动,当然也有其思想不够成熟深刻、技法不够圆熟自如等弱点。正如白烨先生所说“校园文学是文学的青春期”,其最大的价值不在于作品的数量和水平,而在于这种文学活动的过程所展示出来的向善、向美的精神面貌和自我提升的生命活力。这种精神、这种力量,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景,甚至可以影响未来整个文学发展的方向。

校园文学又是一种教育活动。一方面,在校学生的文学活动多数都是在学校教师以及校内外相关教育工作者的组织指导之下进行的,是整个校园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应对看到,校园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艺术行为、语言行为、社会实践行为,其潜在的教育功能,要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认为的部分学生之课余兴趣的范畴。

这些教育功能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语文学科教学的促进,另一个是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推动。

二、校园文学与语文教育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所用的课时最多,所花的精力最大,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也最为广泛,然而整体效果应该说并不明显。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很突出的一个方面,我们认为是并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语文能力标准。我们过去一直强调“语文是个工具”“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中、在具体的使用环境中寻找语文,这在原理上并没有错,但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就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将注意力放到了工具的效用上,而忽视了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我们认为,破解这个难题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继续挖掘、整理,系统地总结出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文字知识(主要是表现为语汇和特殊结构的语言材料,而不是语法分析的理论术语),围绕这些语言知识来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另一个就是径直选择一些更具有典型意义、更接近语文能力核心的材料作为教学的途径和内容。

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具有了相当完备的语言能力,二是学生时刻处于真实的言语交际环境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语言能力,有了比较完整的内在语言知识,所以母语教学的任务就应该着眼于在此基础上的提高:一方面是书面语的理解和表达,另一方面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手段和技巧,当然还有支撑这些语言形式、技巧运用的思维训练和情感陶冶。而综合地体现这些要素的最佳的典型语言材料,无疑就是文学作品。过去语言教育界曾经有过语文与文学之争,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实际上这些争论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学也是语言文字工具性的一种体现,而且是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体现。语言文字的训练必须通过具体的言语活动来进行,如果作为学习对象的材料(教材文本)都不具有充分的典型性,不能在语言素材(语汇)和表现技法上体现出明显超过一般言语交际水平的特点,我们让学生去学习什么呢?“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故为其下。”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理解和表达是言语活动的两个基本方向。相对来说,理解过程更基础、更简单,而表达则是理解基础上的高要求。能够理解的未必能表达,而表达能力强的理解能力通常也不会差。换句话说,表达能力的训练应该包含着理解能力的提高。这样看来,尽管校园文学活动主要表现为一种创作活动,它对于学生在阅读理解、生活体验,尤其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方面都会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当然也十分重视作文训练。但是由于过多地强调了作文的内容和体裁,以命题作文为主,按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形式,规定体裁和内容进行训练。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范围有限,为写作而写作,完全谈不上兴趣,所以就难免会出现为凑字数而生拉硬扯、无病呻吟的现象,因此不可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有效的提升。

和一般的作文相比,文学创作除了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更高要求之外,还特别强调情感性和形象性,强调趣味性和审美性,而且鼓励想象,允许合理的虚构。文学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种真实的感受,为了创造一个好玩的故事,写作本身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体验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是在知识上还不够丰富、思想上还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也一样具有十分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审美体验,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而这些也正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基本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对那些语言天分不是很出色的孩子来说,学习文学写作也绝对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苦差事,而是一种审美创造的乐趣。有了这样的乐趣,即使写出的作品在形式上、思想上暂时还很稚嫩,还称不上真正的“文学”,也会对于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表达技巧。有了这样的乐趣,我们还用得着担心孩子们的语文素质吗?

三、校园文学与核心素养

校园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它的教育功能并不局限于语文学科,而是广泛地作用于学生的各方面素养。近来有人提出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分成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我们认为,校园文学活动在这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就文化基础来说,如上文所述,校园文学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我们固然可以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文化体认等内容看成是和语言知识与技能一样的语文素养之组成部分,当然也可以将它们看成相对独立的人文素养。校园文学的小苗无论多么稚嫩,它都是在朝着艺术、朝着美的方向发展的,而且,这种以创造为导向的审美活动,对于青少年学生在审美体验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在审美形象感知的立体性、敏锐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个力图用文学作品来感动读者的人自己当然首先会被深深打动,一个力图用语言描绘美景的人也不可能对所描绘的景物无动于衷。更为可贵的是,这种审美追求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他们的。

另一方面,而为了枝叶的茁壮生长,校园文学还必须深深地向下扎根,在传统文化、文学的土壤中寻找营养。对于校园中的学生来说,传统文化和文学不只是需要继承的人文血脉,也是塑造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而多元的营养,在一定意义上说,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就会变得单薄而贫瘠。没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泰山就只是一座山,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长江就只是一条江,没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情怀;“杨柳依依”的只是树,“雨雪霏霏”也只是雪。体验没有了,表现当然也就谈不上了。

纵观历史,青年学子向来都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消息树和排头兵。校园文学虽然是校园中的文学,但是和任何文学作品一样,都是现实社会的镜子。真正的校园文学是从学生们心底长出来的文学,它固然可以想象,可以唯美,但如果完全没有现实针对性,这样的作品也必然是肤浅的、没有生命力的,也不会为年轻人自己所喜爱。所以即使是从文学本身出发,放眼天下、关注现实、思考人生也都是校园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此外,校园文学不仅包括个人的创作,还涉及到讨论、修改、阅读乃至编辑、刊发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最典型的是校园里的文学社团活动。这些活动在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无疑是很有助益的。

四、校园文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然而,到目前为止,校园文学的教育功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校园文学活动仍然是以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出现的,文学活动甚至被排斥在语文课堂之外。学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仍然是一种自发的兴趣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有的学校意识到校园文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真正系统有效的文学创作训练和文学意识培养还是十分欠缺。

在理论研究的层面,当前学术界对于校园文学的关注度也非常低。就我们所知,国内学术团体中只有当代文学研究会所属的一个校园文学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中学的教师开展一些基础性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校园文学还没有真正进入教育界、文学界主流学术视野,这片肥沃的原野几乎还是一块等待开垦的处女地。

是时候充分重视校园文学的教育功能,从而开辟语文学科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新纪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