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学生作品 >
  3. 高中生作品

战疫征文选:谣言下的思考(山东 安龙浩)

责编:胡子强 发布日期:2020-04-10  点击量: 1027

谣言下的思考

■安龙浩(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

谣言如猛兽,在无形中制造着恐慌。这个假期,关于新冠病毒我们无法避之不谈,关于它的谣言我们也无法避之不见。

吸烟喝酒可杀灭病毒、乘火车在武汉停留几分钟就被感染、一确诊病例逃跑……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网上接连出现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谣言,不仅误导了大众,也扰乱了抗击疫情的公共秩序。所幸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下,阻击疫情、抵制谣言的战斗取得了显著成效。当我们重新审视谣言时,它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美国的一位学者提出过一个公式:谣言=重要性x模糊性。新冠病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牵动着14亿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心。而重点就在于它的模糊性。有多少人具备冠状病毒相关的医理知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前线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又有多少人在消息不胫而走后去求证真假?正是因为关于新冠病毒的消息足够重要却很模糊,人们对事实真相难以辨析,无意中相信了那些“好心”的提醒。造谣者正是切中了我们对真相缺少了解又渴望了解的要害,将谣言散播开来。虽保持清醒,但免不了三人成虎。直到有关部门与各大媒体站出来,指出真相,才得以辟谣,群众们对真相和现状才有了一个了解。

另一位美国的学者桑斯坦认为,你是否相信一则谣言,很大程度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你的认知。也就是说,谣言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信息接收者。而作为信息处理者的我们,其实并不会中立地处理信息,而是带着偏见吸收和传播——如果这则谣言符合认知,则会继续传播下去。“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在疫情爆发之前就发出预警,结果被当成了“造谣者”,还受到了相关处罚。而当网上传播起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消息时,随即被人们当成灵丹妙药,药店被一抢而空。可是实际上真实的消息在传播过程中遭到了篡改,双黄连只起到“抑制”而非“预防”的作用。李医生有远见但并引起大众的重视,我们已经习惯了太平无事的日子,谁能想到17年前的那场瘟疫会卷土重来。李文亮医生的预警没有得到重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消息在当时没有得到专家的证实。而双黄连能对新冠病毒起到抑制作用的消息,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发布的。正是打着“专家”的旗号,双黄连“预防”新冠病毒的消息不翼而飞。对于普通大众,专家的话就像是一盏明灯,引导者我们的认知。

从另一角度思考,我们不难发现,疫情中的大部分谣言并不是广告营销、自我炒作性质的,而是出自一种“恐慌”的心态。面对国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专家的倡议呼吁、疫情防护人员的严格排查,我们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由自主地产生恐慌感。而谣言就可以解释这种恐慌,它直指我们想要知道的事实。因此此次的谣言大多数都是有关灾区现状、国家举措和防护方法的。谣言必定是害群之马,但是符合了我们面对接踵而来的信息,迅速变化的复杂环境时,迫切想要知道真相的心理。这种求生欲,是根植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本能。刷刷微博,看看群聊,就有种去淘宝买口罩、囤酒精冲动的人并不在少数。而就是这种令人恐慌的存在,提醒着我们作出做坏的打算。囤口罩,其实也是恐惧情绪的作用,告诉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远离危险。从这个角度考虑,那些谣言或许还对我们起到了警示作用。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此同时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已经得到了扼制。群众们想直击现状和真相,于是火神山、雷神山修建过程中4000万网民打卡云监工,让谣言无处可生。群众相信专家话语,于是钟南山、李丽娟院士通过媒体作出详细的建议和指导。谣言的制止更在于我们个人,不信谣不传谣,别让谣言跑得比真相快,让谣言止于智者。相信在习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

樱花将灿,雾尽风暖。爱和希望一定比病毒和谣言蔓延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