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写作宝库 >
  3. 名师指导

好文章是怎么诞生的

发布日期:2020-08-14  点击量: 2103

£王雪岩吉林省四平市第十四中学校教师)


我是一名教师,课余时间爱写点儿小文,2020年6月10日,我给《解放军报》投了篇散文“婆婆丁”,7月14日就收到编辑回复:“拟发本周五副刊”。我掰指头算了下,周五就是17号,马上就到了。我用右手使劲掐左手,又把手背的皮薅起来挺老长,特别疼,才相信。

能发长征副刊不容易,我是沾了李奶奶的光,托了李奶奶的福,老人家特别愿意上报纸。我给编辑回信,恳请她多寄一份报纸,想埋在挖婆婆丁的塔子山遗址里。编辑回信说报样会多寄,但不要把报纸埋到地里,有字的纸不可以糟蹋,那样不恭敬,她让我把报纸上的字读给李奶奶听。这个主意太好了,我请她放心,下决心读好,我喜欢朗读,普通话一级乙等……你来我往,我和编辑像在用邮件聊天,感觉特别近。

之后我下载了《解放军报》APP,一页页翻,一篇篇看。这份报纸版面多,内涵大,覆盖广,看了使人振奋,正能量爆棚。

等待出报的两天极其漫长,凌晨醒来,立马拿过手机翻看,居然没有,诧异又失望,截个图,放大了看,猛然发现是16号的报纸没有正常啊,笑自己太着急。总算到了17号,早上眼睛还没彻底睁开APP,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这回有了,看到自己名字,好幸福啊!

“婆婆丁”写的是我们全校师生和沈联四平干休所95岁的革命老人李佩芝奶奶的故事,十多年的深情厚谊我们从老人身上收获太多太多。不幸的是,老人5月24号去世,疫情期间不能聚集,我没法去送老人最后一程,心有不舍,写了这篇散文。

坐下来,细细地读。每次发作品,我都要读出来,这样就能知道编辑老师在哪儿给我改了。没机会学艺,咱就“偷艺”。发过的稿子,每个字都饱含着编辑老师的辛苦和智慧,是一对一辅导的最好范本。在学校除了教课,我还兼带文学社、做校刊,我们的校刊《小草》累计为师生发表原创文章千余篇,深受师生的喜爱。《小草》荣获2014中国校园媒体作品单项一等奖2018“梓桐杯”全国优秀校报校刊综合项金奖和编辑金奖我在努力做一本好书。

其实打出来读更方便,家里没有打印机,我就建个文档,把文章复制粘贴下来,原文一段,改后一段,改后的用红字,这样一句一句对比着读,更能发现哪里改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字、标点、句子、段落,加在一起,编辑老师给我改了112处。炎热的夏天,劳动量之大可想而知,同时我也明白了我的那366个字是怎么没的,如同拆一件搭好的积木,重新组装的结果是,我看到了搭的过程。

到了一种静静的稳稳的纯纯的叙述方式,仿佛听到编辑老师拨打键盘的声音,挪动鼠标的声音,字斟句酌,似在雕琢一件艺术品,每动一次,那艺术品都呈现出更好的状态。

先说题目。好题目是文章的魂,文章的眼,起个好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我的原文是“婆婆丁”, 谐音婆婆叮,不忘奶奶的嘱托;改后叫“奶汁草”,寓意奶奶的汁液哺育的小草,长势更旺。文章的结尾我提到了“奶汁草”,怎么就没想到用它来做题目?看来还是眼界欠缺,认识欠缺,素质欠缺。编辑改稿子,就是在挖金子,那些让他们眼前一亮的东西会被提出来,而我,根本没看到。

再说句子。开篇第一句,写的是收到四平沈联干休所干事赵晓红微信的时候唯恐读者不知道,我在赵晓红前边特意加了“四平沈联干休所干事”,现在看来完全多余,不加效果更好,赵晓红的身份无需多说,加上倒有干扰的嫌疑,编辑直接给去掉了。还有“稍微缓过神来”这句,句首编辑给加个“等”字,加得实在太妙了,有了情感的延续,是上一句的结束,下一句的开始,承上启下,一个“等”字就过渡完了。我一直在追求不留痕迹的叙述,这位编辑老师带我上路了。

后说段落。第六、七自然段编辑给合并了,237个字变成了131个字,改后严谨,贴切,顺畅,堪称无缝衔接了。

最后说写法。在写法上编辑放大招,改用第三人称叙事,把我的第一人称叙事悉数推翻,不做作,不矫情,更客观、直白真实,还突显文章中心,易和读者产生共鸣

每两个自然段我都截图做成PPT,一黑一红对比强烈,开学后我要给文学社的孩子们讲述改的过程,告诉他们,好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弥足珍贵,修改至关重要。

我爱学生们,编辑老师爱我,有多少情感在稿里,说也说不清。感谢编辑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改稿,告诉我好文章是怎么诞生的,助力我找到前进的方向,照这个改法写下去,我的叙事水平一定会提高。我就像那些奶汁草,吸足了养分,结实而挺拔,盎然地生长。

 

附:

奶汁草


收到赵晓红的微信时,我正在“塔子山战斗遗址”的松林里挖婆婆丁,赵晓红的一句“李佩芝奶奶走了”不啻晴天霹雳,我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等稍微缓过神来,想赶去送奶奶一程时,赵晓红却说,奶奶身边全是医护人员,连她都不能近前,让我还是别去了。听了赵晓红的话,我忍不住泪如雨下……

李奶奶是河北威县六区贺钊镇人。年轻时,她眼力好、枪法准,作战勇敢。和李奶奶相识是在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那天,当我把师生代表领到李奶奶家,就此拉开了我们长达十多年的深情厚谊。

每次去,奶奶都给我们讲战争故事,每次都有新内容,老师们听得如痴如醉,学生们则围在奶奶身边不愿离开。奶奶拿出军功章和许多黑白照片给我们看,还脱下军装让我们试穿,帮我们系扣子。一张张军装照,把那些没去过奶奶家的师生们羡慕得不得了。

奶奶生活很简朴,脚上穿的拖鞋,密密麻麻用线缝着;奶奶的牙缸是战争年代的铁缸子,漆着“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还有奶奶家的窗帘、沙发套、电视机罩都旧了,家具也是老式的大柜子;厨房的垃圾桶是个破车筐,盛菜的铁盘子掉漆了;最糟糕的是客厅里的冰箱,“嗡嗡嗡”的噪音有点大。我们多次商量要集资给奶奶换个新的,奶奶总是摆手说,一点儿也不吵,战争年代比这吵多了。奶奶笑呵呵地说,能活到今天,她已经很知足。

奶奶爱笑。有一次,我们夸她识文断字,是个文化人,奶奶很受用地笑着;我们给她印歌词本,全是奶奶爱唱的歌,《为了谁》《红军不怕远征难》《社会主义好》……她认真地翻着看着,一直笑到最后一页;我们给她送电子体重秤,她立马戴上老花镜,左看右看,怯生生地问:“这是个什么东西?”当我们搀着她站上去时,她小心翼翼生怕踩坏了。数字显示奶奶的体重是112斤,她既好奇又兴奋,连着上去下来好几次,和淘气的小朋友差不多。

奶奶怕冷。夏天也穿毛衣毛裤,刚入秋,奶奶就穿上了棉裤。奶奶爱唱歌,最爱唱《为了谁》。我们每次去,都给奶奶唱这首歌。学生们也会给奶奶表演各种节目,舞蹈、相声、小品、朗诵、课本剧……我们常和奶奶促膝谈心,她的家几乎变成了聊天室;我们一起唱歌,她的家就变成了演出现场。

奶奶心很细,我教她唱歌时,她搂着我的肩膀,边唱边捂嘴,我问她这是干什么呀?她说有“口气”怕熏到我不礼貌。有次去她家,奶奶从茶几底下拿出半瓶矿泉水说:“丫头,这是你上次喝剩下的,没舍得扔,一擦茶几就想起你来了。”感动得我掉了眼泪。

奶奶给我们的校刊起名《小草》,她关注学生们读书,鼓励学生们学好语文,还把《小草》送给老家的亲戚和战友的孩子们。每次去,我们都把介绍奶奶的书报拿给她,可每一次她都“委屈”地说,都让来家的领导和战友的孩子们拿走了,我们只得再给她一份。

记得有一次我和奶奶比个儿,奶奶1.74米,我才1.58米。我说完喽,坐火箭也撵不上奶奶了!奶奶高兴得像个孩子般笑了起来。

去年初夏的一天,我们端着盆、拿着馅儿去给奶奶包饺子。奶奶坐在床上,穿着她常穿的那件紫马甲,羊毛衫起了好多小球球,线衣还是那件老式散袖口的。奶奶不要人帮,用颤抖的手系着扣子,没想到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好像有预感似的,走时,奶奶拉着校长的手不放,像个小孩子一样哭着说,要常来呀!校长哭了,我们也哭了……十多年来,我们俨然成了一家人,有了成绩第一个向奶奶汇报,受到奶奶的鼓励,回去继续努力。我们分批次走进奶奶的家,就是想给学生们一种传承的力量,让他们别辜负了眼前身边的这一课。

遗憾的是,我们想尽办法,也没“诈”出奶奶的生日来;欣慰的是,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珍贵的照片,那么多难忘的瞬间,我还偷偷留下了奶奶掉在沙发上的一根白发。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我们学会了过简朴的生活,坚强而有韧性,永远乐观向上。在讲述战争故事时奶奶说过,“一个排上去了,一个人抱着一堆枪回来是常事”。生活在继续,战斗在继续,生活就是一场战斗。

奶奶就像漫山遍野的婆婆丁,不择土壤,种子遍地,那些金黄的小花指引着我,不一会儿就挖满了一布袋。下山时我低着头往回走,发现白色运动服上有许多棕色的小点点,心中猛然想起,婆婆丁也叫奶汁草!奶奶,难道是您跑来“看”我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