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学生作品 >
  3. 高中生作品

叶圣陶杯佳作解密|郭丰原:稻 香 渡

中国校园文学网|郭丰原 发布日期:2020-11-06  点击量: 2463

大赛佳作解密:怎样把小说写得富有诗意

 

【编者按】

这是一篇诗意小说,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情意。这是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郭丰原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郭丰原同学爱好文学,喜欢写作,高考结束后,本来她的分数可以选择一所更有名的大学,但为了自己的文学梦想,毅然选择了邢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她说,她将在这里潜心学习,学好大学的专业课,并坚持阅读与写作,毕业后用文字走出自己美丽的人生。

这篇获奖的作文题目《稻香渡》是一个很诗意的名字,那么这篇小说的情节复杂吗?写了几个人物?谁是主人公?为什么不足2000字的一篇短文,却在开头一段详写“稻香渡”的自然风光,而且写得富有诗情画意?文中的“红豆”仅仅是一种“道具”吗?“秋风送去我的思念”,你认为这个“思念”是什么?请大家仔细阅读,用心体会。

 

【佳作欣赏】

 

 香 渡

郭丰原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高二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辛弃疾

 

只是一个小小的稻香渡,矮小的稻草屋从渡中央迤逦到江边,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水域,稀稀落落的芦苇丛缀在河边,秋风拂开苇丛便能看到几只羽色鲜丽的野鸭,它们绀紫色的羽毛反射着温和的阳光。秋天的日光最为慷慨,它把金子铺满了稻田,稻香渡的空气里有着近似于美酒的芳香,这是稻子成熟时特有的味道。

当村口的碾盘碾出第一袋满是清香的稻米时,我就知道,唱戏班子该来了。戏班子每逢秋收时进村,站几天脚,演几出戏,讨几袋米,再一路北上。稻香渡的人们很把戏班子的到来当回事,村中央的大戏台早早便搭上了,大家口耳相传的都是关于戏班子的事,秋天的意思便因此忽然一下浓烈起来。

戏班子在秋收前便赶到了稻香渡,早早就安排好了住处。唱戏对于我而言并无多大意思,只是一出叫《青梅竹马》的小戏着实讨人喜欢。唱戏的小生姓元,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有着与他本人同样清秀的名字——清河。身材略有些瘦弱,本就白皙的皮肤敷上脂粉显得愈加明媚,浓密的眼睫让我想起父辈玄幻故事里提到的“鹿王之睫”,眼眸若有汤汤春水,他总是穿着花影重叠的戏服,清腔婉转应和着陈年的曲。

唱戏的声音总能传得很远,我坐在院中的竹凳上剥着一簸箕的豆荚,小小的红豆很难剥,晒干的豆荚卷曲起来,红豆的身影在豆荚中若隐若现。我就伴着这曲声慢慢地剥着红豆。

等项羽过了江东,红豆已填满了半簸箕,空了的豆荚在脚边聚起一座小山。二胡的声音飘荡在院子上空,我晓得,这是青梅竹马开场的前奏。

“嚯”地一下站起身,把簸箕放在地上,喊道:“娘,我要去看戏!”

“豆子剥完了么?”

“完了,完了。”我转身向门外跑去,却一不小心踢翻了簸箕,无数的红豆卡在了砖缝里。

“痴丫头!能干些什么!毛手毛脚的。”母亲从屋內出来,塞给我两块钱,嗔怪道:“听完戏从俞伯那买只鲤鱼回来。”

我暗暗吐了下舌头,便跑了出去。

戏台下的人很多,在人群后方的我只能隐约看到元清河戴的发冠,小戏很短,直到结束我也没能看清他的面孔。我正打算跳起来看个清楚,台上却换成了吓人的白脸曹操。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全都是未看清他面孔的遗憾,离开的路上免不了长吁短叹。

稻田外的小路很窄,两边的稻丛颇有些要占领小路的意思。远远的,一个熟悉的身影迎面走来,我赶忙闪到小路一边,用手将两条辫子在胸前捋得笔直,在他过去时鼓起勇气叫了一声:“哎。”

元清河回过头,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礼貌的善意:“叫我么?”我有些结巴,磕磕绊绊地说:“你,你的戏唱得特别好。”我偷瞄一眼他的脸庞,又赶紧低下头:“我刚才在村里听你唱了。”

“是这样啊,”元清河轻轻挠了挠头发,有些不好意思:“实在惭愧,师娘说我还差很远呢。”

“你来这条路上做什么?”他问道。

“娘差我到村外鱼塘买鱼。”经他一问,我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有要命在身。再一揣兜,不仅一怔,出门前娘塞给我的两块钱不知何时已经逃之夭夭了。

元清河似乎看出了我的窘迫,清澈的眼眸闪过一丝疑惑:“小妹,怎么了?”

我的脸有些发烫,一面是丢了鱼钱,不知娘会这样罚我,另一面是在元清河面前露出窘迫像,想来不免叫人脸红。

“莫不是丢了鱼钱吧?”元清河微微颔首,打量着我的神情。

“啊——”我吃了一惊,紧张之下有些语无伦次:“是啊,不打紧,不打紧。”

元清河似乎觉得我有些好笑,不管怎样,他满含笑意的眼睛注视着自己手里用金黄色稻草绳穿起来的大鲤鱼,轻快地说:“喏,这条鲤鱼给你,拿去吃。”

我慌乱中连连摆手:“这怎么好要!”却不防那人将滑溜溜的大鱼一下扔到我怀里,我连忙接住后再抬头,元清河早窜到十米开外。

“鱼,你们拿去吃啦!”他一面挥手一面向后退着。

我见他态度很坚决,只好说:“可鱼钱总要给你的,这么大条鲤鱼我不能白要,再说,这是你师娘的鱼,你也不好做主。”元清河笑得有些腼腆:“稻香渡供我们戏班子这么多天的吃喝,一条鲤鱼而已,师娘不会说什么的。”

此后的几天,我一直在戏台下不起眼的角落里等着,想寻得一个机会把鱼钱悄悄还给他,可惜的是还没等我找到,戏班子就要再度启程,前往再靠北些的东马庄。

戏班子在清晨离开了稻香渡。他们从村西那条稻丛掩映的小路离去,和来时一样,一队人、一匹马、一架车。铜铃随着马身体的摆动而有节奏地响着,清脆的铜铃声伴着清晨还未散去的雾霭在稻香渡飘荡。远远的,我又听到那少年清亮的戏腔——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秋风送去我的思念,而我在等来年。

指导老师:彭延敏

 

【作者释密】
    这篇文的得来,机缘占了很大一部分。

我自小生长在一个四五线的工业化城市,这座城市的生命来源是玻璃,是排气口冒出的浓烟。工业化的气息填塞满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缝隙。在时代的洪流中,我的家乡把脚底下粘的那最后一点泥土,拋了个干净。

这是一座生活在历史和时代夹缝中的城市。

融不入历史,只能踉跄地追赶着时代的步伐。这种地方,向来与诗意这个词,显得不是那么的协调。在这里我找不到稻田和自然裂开的红豆荚,拎鱼的是塑料袋,而不是稻草绳。

但这并不妨碍我在意林上翻到河图的《第三十八年夏至》歌词,我始终清晰地记得一句“花腔婉转应和着陈年的曲”。看罢,眼前便浮现出一个戏子挥舞衣袖的模样,那便是终稿里元清河的雏形。

诗意与灵感,你无法确定它来临的准确时间。诗意的来袭和灵感的迸发,很可能是在你看完下一场电影的时候,在你读完下一本书的时候,听完一首歌的时候,甚至可能是当你百般聊赖地打了个哈欠,然后看到夕阳将飞鸟的影子投在墙壁上的时候。

始终用最澄澈的生命和对周围一切事物最敏锐的观察力,作为去探究这个世界的资本,你要明白机缘是怎么一回事,当在灵感触动你内心的时候,伸出双手,然后抓住它。

生活与现实,从来不会辜负你。请你奔赴每天初升的朝阳,积蓄灵感,温柔等待。你的诗意,不期而来。

 

【专家解密】

作者以灵动而富于诗意的笔触,勾勒出稻香渡淳朴的民风和少男少女懵懂的感情。文中环境描写细腻,色、香、味结合,动感与静态相映衬,把秋天的稻香渡写活了。情节设置构思巧妙,生活中剥红豆和戏中的青梅竹马等情节,具有双关意味。这篇小说语言隽永,情感朴实、自然,所叙述的故事情节简单、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