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写作宝库 >
  3. 名师指导

怎禁得一个冷透内心的“秋”字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网 | 李岫泉 发布日期:2020-11-26  点击量: 1713

《红楼梦 》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其词曰: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这首二十句的诗,竟用了十五个“秋”字,开篇“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更兼风雨助恶,其情难耐:“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之后接连铺排渲染,诉说风雨无情,秋窗惊梦,苦命之人凄苦之情展示的淋漓尽致。接下来用“罗衾”“残漏”两个细节,突出秋风秋雨的冷酷。最后,用“不知风雨几时休,”和《红豆曲》中“捱不完的更漏”异曲同工,都表达了“盼晴”之无望,只有泪洒纱窗,暗示了“泪尽而亡”的悲惨命运。如果我们梳理一下全诗,大概可以得出这样的画面:

漫漫秋夜,凄风苦雨,灯影摇摇,窗纸簌簌,残漏声声。

重病少女,身世酸苦,孤单寂寞,前途渺茫,痛断肝肠。

诗题别名《代别离》,实属闺怨一派,前有“动离情”,后有“离人泣”,托之于秋窗风雨,形象鲜明,尽写别离之苦。南朝江淹在《别赋》开篇写道:“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黛玉的诗借“别离”这一传统题材,实写身世之悲,命运之苦,情感之伤。

如果联系全书其它诗词来理解,这个“秋”字还应有它更深的含意。《红楼梦曲》中说,“堪破三春景不长”,又说“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再联系咏菊诗中“露凝霜重”“衰草寒烟”等句来思索,这个“秋”字的象征意义就明显了。大观园群芳生活的时期,正是贾家开始“萧疏”的阶段,用季节比喻相当“叶落知秋”时节,只消一场风雨,就要摧枯拉朽,万木凋零。黛玉的命运,是贾府由盛转衰的前兆,黛玉的诗,吹响了腐败家族“大厦将倾”的序曲。

这是一篇乐府体诗,诗题《秋窗风雨夕》恰与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对仗,而且是“反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作者在温馨恬谧的春夜里的绵绵情思,只有一点淡淡的哀愁和怅惘;而《秋窗风雨夕》则是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试想,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渺茫的未来,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似乎预感到短暂的生命将逝,读来令人心酸。这首诗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每读《秋窗风雨夕》,都让我想起李清照的词。“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时候的闺秀名媛,在满腹忧愁无处诉说时,常将一腔幽情倾泻于纸上。中国文学史上最缺乏女性文学的创作,几位女作家,如汉之班昭、蔡琰,唐之薛涛,清之王照圆、席佩兰等,在文学史上斐然有名,但均比不上李清照。李清照的诗词里前期尽是柔婉、深挚、缠绵,后期则充满孤苦,凄凉与颓废。

从某种程度来说,李清照的词作对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

李清照随宋室仓皇南渡后,颠沛流离,备尝艰辛。特别是丈夫死后,更给她带来了巨大痛苦,使她后期的思想生活充满抑郁烦苦,形成了她诗作的主基调。流离之艰辛,丧夫之哀痛,孀居之愁苦,晚景之凄凉,时时包围着她,虽然时代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但这种哀愁正是黛玉所感受到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严酷环境。我们猜想,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形象时,一定是借鉴了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幻化出林黛玉的“多愁多病身”。

读《秋窗风雨夕》,一声声,一句句,满是悲苦辛酸。风雨凄凄之中,烛影摇摇之际,作者将一个被生活抽打的伤痕累累的内心世界,双手捧给读者,令人黯然神伤。

 

李岫泉,北京潞河中学语文学科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首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名师。从事教学工作36年,专心探求语文教学规律,致力于打造生命课堂。代表课例《荷花淀》,学术代表作《魏晋名士嵇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文学代表作《三闲集》。杂志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四十余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