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教师作品 >
  3. 教师作家

教师作家叶炜:构建自己的文学故乡

发布日期:2022-04-13  点击量: 1831

作者简介

叶炜,原名刘业伟。创意写作文学博士,创意文化产业管理博士后,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富矿》《后土》《福地》(乡土中国三部曲)、《裂变》《踯躅》《天择》(转型时代三部曲)等长篇小说12部;《清水芙蓉—朱自清传》等非虚构作品4部。另在《当代作家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等多项。现为浙江网络文学院执行院长,浙江传媒学院创意写作中心主任。

图片2.jpg

作品简介

《母亲的天堂》是作家叶炜第三本小说集,也是继“乡土中国三部曲”《富矿》《后土》《福地》和“转型时代三部曲”《裂变》《踯躅》《天择》等长篇小说之后所出版的又一部新乡土作品,收入了他长篇小说创作之外有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他的早期代表作《母亲的天堂》《胡音声声碎》《民间传说》等重要作品。此外,还收入了他新近发表的“先世考系列”小说。总起来看,这些小说基本上都是叶炜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精华所在。

图片1.jpg 

作品欣赏

 

母亲的天堂(节选)

叶炜

(一) 

窗外正落着小雨,静悄悄地。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计算机的光屏发出淡蓝色的光晕,终于可以坐在计算机前写一点东西了。我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把她写出来,现在是时候了。

最近,我老是在做着关于娘的梦。娘的面孔是那么清晰,宛如她生前的样子。我明明看见她向我走来,我向她伸出手,娘却总是摇摇头然后离我而去,我大声地喊娘,她连头也不回,就走了。娘皱着她永远舒展不开的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走了。我大声地哭,惊醒了同舍的人,他们把我从梦中叫醒,说叶炜你叫什么呢,这么吓人。我说我又梦见我娘了,她明明看见了我,她一定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他们摇摇头说叶炜你这两天太累了你好好休息吧你胡思乱想什么呀你娘都死了两年多了。我问他们今天几号。他们说26号。我说我该回家了,明天是给娘上坟的日子。

村子里还是老样子,前几年村子里盖房子的很多,几个月不回家,就会有好几栋新房子冒出来。现在很少有谁再盖房子了,有了钱的农民也学着城里人开始享受了。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村子里的树到处都是。半年没有回家了,远远看见家里的灰色院墙,上边长了一堆堆的草,爹大概顾不得清理它们了。

推开门,爹正在院子里侍弄他的三十几只兔子。娘走的那天,她突然告诉我说,大孩,你爹以后不能再出去干活了。我说,爹,你就养几只兔子吧。爹就从那时候起一边养兔子一边供应我们兄妹三人上学。

爹抬头看见我,说大孩你回来了,我昨天还梦见你娘来,她好象有什么事情,她没说……你娘和我生疏了,有事情也不和我商量了。我说爹你瞎说什么呀。爹回屋给我倒水。爹以前从不给我倒水,都是我给他倒,但自从我考上大学后,他似乎变得很客气了,有时吃饭他也给我盛,却不给小弟盛,他说等小弟考上大学他也给他盛。他总是说我给他挣了面子,让他在父老乡亲面前挺起了胸脯。

小弟和小妹从外面跑进来,看见我说哥你回来了。他俩在村上的小学读一年级。小弟今年九岁,娘生下小弟那一年,爹从一个亲戚家抱回了小妹。小妹很乖,很懂事。小弟也是。爹说我们家的孩子是早当家。小妹爬上我的腿扳着我的脖子说,哥,你回来是给娘送钱的吧。她不知道上坟是什么意思,但她知道我一回来就给娘砸纸钱。小弟小声说,哥,我昨天梦见娘了,我叫她她不理我。我看着爹。爹说你娘这是放不下你们呢,说完他就哭了。

下午我给娘砸了纸钱,拿了一挂炮仗,爹从橱子里拿出来一瓶酒,说给你娘送点酒,她活着的时候我没让他喝,她还怨你爹呢。小弟说我也去。爹看看我,说你还小,让你哥一个人去吧。小弟说我想看看娘。我对爹说那就让他去吧,让他也认认娘的坟。爹摸着小弟的头说别吓着他就行。我一手牵着小弟一手拿着竹篮,小弟的手在发抖,他大概很害怕。娘走的时候他没见,他那时和我的两个姑姑在爷爷家的炕头上突然哭了,他喊着:娘走了,我看见了。那时姑已经听见了前院的哭声。她抱着小弟哭着说你娘她没走,她还活着,你不要哭。她那时已经号啕大哭起来。

娘的坟在爷爷的坟的旁边。坟包不大。爹说娘走得早,等他走的时候,再给娘好好收拾收拾,娘葬得太匆忙,活着的时候她为我们兄妹三个熬干了心血,走的时候也没给她准备一副好棺木。小弟指着娘的坟说:哥,咱娘躺在这底下吗?我说娘早进天堂了,她活着的时候为我们遭了那么多的罪她早该进天堂了。我大声哭起来。小弟出奇地镇静,他给娘烧了纸钱,他不哭。他说,哥,娘在天堂里会想我们吗?昨天娘怎么不理我呀,我那么大声地叫娘,娘怎么不理我呀哥。我揽过小弟,说你看见咱娘的坟前长出柳树来了。他看看那两棵只有半米高的柳树,没吱声。回去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哥,我们要是那两棵柳树多好,那样就能守着娘了。

我知道小弟开始懂事了。

 

(二) 

有时候,我不愿意回忆。我不想把那段痛苦的经历再翻出来,晒在阳光下。我宁愿让它们埋藏在我的心底,我知道真正的痛苦是无以言说的痛,说出来,只能对自己是一种暂时的解脱,并不能让我走出痛苦的阴影。娘的离去,让我背负了沉重的灵魂的苦难。娘的病其实来得并不是很突然,她怀小弟那一年就觉得心口窝不舒服,憋得慌,可当时没在意。爹也没放在心上。那时家里境况不好,穷人家最怕得病,付不起药钱。我那时在镇上的中学读初中,每天都是背上娘烙的煎饼卷子,娘再从咸菜缸里给我捞几根咸菜疙瘩,这就是我一天的饭了。

娘在我读初中二年级那年冬天,身体已经虚弱得很厉害。小弟那年三岁,还没丢下奶。爹执意要娘去看病。娘不肯。娘说她身子骨硬朗着呢,看医生那得花多少钱呢。但娘在那年冬天实在喘得厉害,她答应我们去镇上的医院看看。

在说这话时她又耽误了好几天。那天我从镇中学放学回来,风很大,卷起的一团团沙粒让人睁不开眼睛。路上几乎没有行人,被风刮走泥沙的路露出一圈一圈的惨白色。偶尔有一辆车驶过,发出呼呼的响声。我骑着自行车急急忙忙往家里赶,影影绰绰看见前边有一团黑影,像是要摔倒的样子。我没在意。骑出去好远,我才想起来那会不会是娘?折回去,果然是娘。她蹲在地上,揉着眼睛,在那里喘。我的眼泪流了出来。娘说她本想去医院打针,谁知这天……我跪倒在娘的面前,把她扶起来,我哭着说娘以后儿子送你去上医院。娘苦笑了一下,说傻孩子娘以后还能去几次医院呢,娘这病不是什么大病,会好的。

娘的话并没有应验,这以后娘光住院就住了两次。那天回到家以后,娘好了许多。爹很高兴,爹说娘这病是累的,娘硬是让一家五口人给拖累的。爹那时跟着村里的建筑队干散活,爹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五口人的肚子全靠他那一天十块钱的收入。娘舍不得给小弟断奶,娘说我小时候直到七岁还在她怀里吃奶呢,不能太委屈了小弟。其实她那时身体已经很虚弱,哪里来的奶啊。有时候小弟吃不饱,娘就埋怨自己。那时娘还得照顾小妹,她才两岁半多一点。小妹喝的是廉价的奶粉,是从爹每天挣的十块钱省出来的。那一年的冬天有多么冷啊。

从那时候起,我就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因为一到春天,娘的病就轻松多了,有时候甚至看不出有病的样子。对于穷人,春天永远比冬天好。小弟在那年的春天学会了到处乱跑,小妹也不再缠着娘要奶粉喝了。一家人轻松了许多,尤其是在那个春天,娘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娘从箱子里翻出积攒了好多年的棉花,要给家里添上几床被。娘似乎有永远做不完的活,她总是闲不下来。我们的衣服永远是干干净净的,虽然那上面落满了补丁。这一年的春天爹破天荒地从镇上割了一斤羊肉。那时我们一家迄今为止最美的午餐。

创作评价:

《母亲的天堂》读完,立刻感觉到叶炜在创作时的那种真诚,其故事里诚挚的感情,常常令他感动。《母亲的天堂》延续了叶炜一贯的创作风格,通过一系列的农村故事完成对苏北故乡的形塑重建,将70后乡村生活和童年共同记忆讲述出来,引发共鸣。“叶炜的这一部中短篇小说集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作家的广阔视野、娴熟技巧——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语言文字,都是那么的真挚动人、细腻真实。”

——郝敬波(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母亲的天堂》是叶炜的第20本书。从过去的乡土中国三部曲,到后来的转型中国三部曲,叶炜最近几年创作力非常旺盛,无论是乡土题材的写作,还是都市题材的把握,叶炜火候把握得都非常好,作品都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母亲的天堂》这个小说集里,收纳了叶炜早期写作的23个中短篇。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乡土题材,叙事很有节奏感,娓娓道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人很自然地进入主人公的生活状态,进入主人公“原生态”的生活圈。这些作品中都有叶炜对于生死,对于乡村人际关系、乡村社会秩序的系统剖析和深入理解。另外几个都市题材的短篇,对于男女两性关系、家庭关系的书写,也非常到位。

——邢志刚(《现代快报》资深编辑) 

《母亲的天堂》饱含着叶炜对人世间伟大母爱的礼赞,及对已逝母亲的缅怀、纪念之情。通过创作,作家内心深处因亲人去世淤积的感伤情绪得以宣泄和纾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精神创伤的疗救。叶炜在作品中依旧将目光置于他所熟悉的“苏北鲁南”这一时空背景之下,通过或写实或虚构的叙事笔法,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学故乡。作品聚焦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生命存在状态,进而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么活,死亡到底是什么”等哲学话题,作品的形而上意味由此得以彰显。本书责编、著名出版人全秋生在推荐本书时写道:小说集《母亲的天堂》以农村生活为创作背景,聚焦一个区域、一个村落和区域的文化特质,呈现出独具个性的乡土书写立场和姿势:主人公大多来自乡村的最底层,他们整日与泥土打交道,泥土的单薄与贫瘠不能左右他们内心深处的坚强与不屈,他们或与社会抗争,或与世俗逆向前行,或与外来入侵激烈缠斗,从不熄灭胸中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

——温德朝(东南大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