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学生作品 >
  3. 高中生作品

武家睿:疆北沙,江南水(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初赛获奖佳作)

发布日期:2022-06-08  点击量: 826

疆北沙,江南水

  武家睿(新疆沙湾县第一中学高一)  

   我是北疆人,我爱这里的土。

曾经坐车去往塔城,车两旁是低地,好广阔的田野啊!去时正值夏季,田里一望无际的绿波,不断延伸,延伸,延伸到那边隐约的山脚下。农民们三三两两散在田野中,照顾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新疆地多沙也多,水少植物少,但就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放牧的土地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在这片本来荒芜无际、泥土坚硬、缺雨少水的土地上,人们依旧不懈地用种子将自己与新疆的土联系到一起,扎下根去。

目光放长一些,便看到虚近实远的雪山,那随车的移动而缓慢后移的雪山,那雪白如画似衣的雪山,是天山啊!是这座小城依傍了几十年的天山啊!是我从小到大所向往神圣的天山啊!

车转过弯,便再看不到田了,只剩山,那是怎样的山呢?矮矮的山顶,全部由沙土构成,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株草,小小的,一座连着一座,也足够挡些太阳,挡些热浪了。

看着那朴实的沙土构成的山,心中突然有一股情感在往上涌,涌向大脑,眼眶渐渐湿润:这是我的家乡,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啊!纵使山不及泰山巍峨,草木不及其茂盛,但这小山依然是能引起情感汹涌的根源。或许会惊叹于太行、王屋之雄伟高大,但绝不会像对这小山一般对它们流泪。这是我作为北疆人对北疆的沙土最深的依恋。

  也曾游过江南小镇,那使我对江南有了一种特殊的向往。

  早晨才下过雨,空气中含带着微凉的水汽,走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坑洼不平,缝隙残留有积水,一旁的河正轻轻地流过,路上有青苔,路边有柳枝。转过一个弯,看见一家杂货铺还开着窗,窗外木板上摆了好些我在北疆时未见过的玩具:布偶老虎,店主人自己做的五彩纸风车,风铃上挂着一个绣花小布包……站在窗前,稀奇眼馋了,一会儿,最终拿了一个风铃,轻轻晃一晃,哟,响得清脆!

  继续向前走,左边店铺好些都未开门,门外都是一块一块的长木板立着,回想着疆内店铺拉铁门时摩擦发出刺耳的响声,这木板就算不小心倒了,也只会发出闷响吧。

  江南向来多雨,又是梅雨时节,走了不多时又开始下雨,向右边一户人家走去, 一进门,便是所谓的“天井”,房顶上方留有一个四边形的空,雨从四面房檐滑下,落进“天井”,当地人笑着说:“这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绕过“天井”,发现屋内建筑全是木头打造的,穿过一屋又一屋,走过一廊又一廊,听着头顶雨打瓦片,听着脚下踏响木板,只觉得哪里都稀奇。

到一处园林,是著名的“蠡园”。小道右侧有块巨石,往左一拐,走在堤上,左面是墙,右面便是湖,湖上还有小亭,一条廊道从这里连向小亭。雨打在湖面上,激起一个一个小水圈。雨渐渐变大,从廊内看湖,只觉得天像是被蒙了一层轻纱,朦朦胧胧,湖中小亭变得模糊。转头看向背后白墙,墙上有小窗,镂空、形状不一的小窗。突发好奇心,往前走了几步,没有一个窗子形状是跟别的窗子相同的。雨还在下,浸润了心。

疆北沙,塞外风情,江南水,吴侬软语。沙土供养着我,雨水浸润着我。对北疆依恋,对江南向往——爱疆北沙,爱江南水!

 

点评:作者身为北疆人,爱疆北沙,但同样爱江南水,因为爱家乡和爱祖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作者的心中,在作者的笔下,疆北沙和江南水一样的美,又各有各的风采。疆北沙多,构成“一座连着一座”的山,成为“能引起情感汹涌的根源”;江南多雨,雨湿润小街,穿过天井,让“天像是被蒙了一层轻纱,朦朦胧胧,湖中小亭变得模糊”。于是,作者觉得“沙土供养着我,雨水浸润着我。对北疆依恋,对江南向往。”这样,深情与美景融合成一组秀美的画卷。(钟湘麟 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