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新闻资讯 >
  3. 文艺之窗

跟着语文大家探访英国爱尔兰

发布日期:2024-02-23  点击量: 262

探访英国爱尔兰

顾之川


2024年春节,我们来纽约探亲之前,参加“诗酒趁年华——英国爱尔兰13日游”。以前虽乘维京邮轮,到访过多瑙河、莱茵河沿线欧洲10多个国家,但还从未到过这两个国家。我们属海外参团,自己买往返机票,2月4日由北京大兴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进,2月15日都柏林—纽约纽瓦克机场出,前后盘桓10余天。伦敦3晚,都柏林2晚,牛津、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爱丁堡、贝尔法斯特、利默里克各1晚。游览温莎城堡、大英博物馆、曼联队老特拉福特球场、巴斯古城、爱丁堡城堡、巨石阵、巨人堤岸、莫赫悬崖等人文自然景观,参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圣三一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瞻仰徐志摩笔下的康桥、莎士比亚故居、哈兰·沃尔夫船厂泰坦尼克号纪念馆,感受“日不落帝国”的昔日风采,寻觅钱钟书、杨绛、朱自清、朱光潜、吕叔湘、老舍等语言文学大家的踪迹。说来也算是缘份,我们本来报的是凯撒,临出发时才发现入境日期竟早于签证日期,不得已改为中青旅,这才偶遇领队兼导游穆瑞峰先生。穆导是北京帅小伙,毕业于英国雷丁大学,熟谙英国爱尔兰历史文化,学识渊博,而且热情,干练,敬业,不仅带大家游览英国爱尔兰,也让我们增加认知,开阔眼界,是一次探索之旅、学习之旅。


一、英爱印象



对于英国爱尔兰来说,要深入了解,十几天肯定不够。就连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我们也只用了两小时,只能是浅尝辄止,打卡而已,却已与过去从间接渠道得来的印象大不一样。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爱丁堡街头的惠灵顿雕像

一是传统典雅与现代时尚相交融。伦敦作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都,是罗马人在两千多年前建立的,经历王朝兴替,无疑散发着浓郁厚重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气息。议会大厦广场的12尊雕像,有英国本土的丘吉尔、劳合乔治、威灵顿、坎宁、帕默斯顿,也有美国的林肯、印度的甘地和南非的曼德拉,显然是致敬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政治家。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类似于北京万安公墓、巴黎先贤祠或俄罗斯新圣女公墓,影响英国乃至世界的大伽名流,如牛顿、乔叟、达尔文、狄更斯、丘吉尔、马丁·路德·金、霍金等长眠于此。大本钟、伦敦塔、查理一世骑马铜像、丘吉尔庄园、巴斯罗马浴场等,似乎都在默默诉说着过往的历史沧桑。我以为,最能代表英国传统特色的,应属伦敦“三红”,即鲜红亮眼的邮筒、电话亭、公交车。从现代时尚来说,伦敦虽是千年帝都、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时尚之都,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也是世界上唯一举办过三届奥运会的城市。似乎也印证了英国作家塞缪尔所说的:“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人生,因为生活所能给你的一切,伦敦都有。”曼彻斯特曼联队的硕大球场,爱丁堡国立美术馆的油画长廊,贝尔法斯特和平墙(原为“隔离墙”)上的涂鸦,都柏林健力士黑啤展览馆的开怀畅饮,半便士桥附近的音乐酒吧,则又处处透露着现代时尚。


荡舟康桥

二是英伦文化厚重多元。传统典雅与现代时尚的融汇,构成了英伦文化的厚重多元。不必说文学艺术、电影戏剧、足球、时装、啤酒等引领世界潮流,更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古老大学,足以惊艳世人。林语堂曾描摩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住英国乡村房子,用美国水电煤气设备,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情人。”我们这次算是见识了真实的英国乡村,一如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所描写的那样,广袤的原野丛林,一望无垠的绿地,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丘吉尔庄园随意装点的橡树林、湖泊、玫瑰园、小瀑布体现出自然的乡野风格,融广阔园野、园林和庭院于一体,不愧为英格兰园林的经典之作,因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爱尔兰岛更被誉为“绿色王国”,难怪《权力的游戏》《哈利波特》在此取景。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之所以被评为全球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我想,应与受疫情影响,人们久居在家,对“绿色空间”的极度向往有关。至于伦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都柏林圣三一大学,更能反映英伦文化的厚重多元。牛津古代传说是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如今已拥有72位诺贝尔奖以及艾略特、培根、汤因比、洛克、王尔德、钱钟书、杨绛等知名校友,彰显着该校“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剑桥虽是脱胎于牛津,更是后来居上,拥有120位诺贝尔奖以及牛顿、达尔文、图灵、霍金、罗素、凯恩斯、维特根斯坦以及徐志摩、丁文江、童第周、华罗庚、萧乾、金庸等校友,不负“启蒙之所”“智慧之源”的古老校训。


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门前

三是爱尔兰魅力独特。以前我对爱尔兰所知甚少,这次爱尔兰之行感到震撼。这个仅有7万平方公里、528万人的小岛,却拥有6项诺贝尔奖,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诗人叶芝(《当你老了》)、剧作家萧伯纳(《圣女贞德》)和贝克特(《等待戈多》)。中国中小学生所熟悉的《快乐王子》作者王尔德、《格列佛游记》作者斯威夫特以及对中国有着特殊意义的外交家马戛尔尼均出自圣三一大学。以前看《教父》系列和《爱尔兰人》电影时,就对爱尔兰人留下过深刻印象,没想到爱尔兰与美国竟有着深厚的渊源。有22位美国总统具有爱尔兰血统,包括我们所熟知的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奥巴马、拜登等。我们从都柏林到利默里克时,途经马尼格尔(Moneygall)高速路服务区午餐,商店里挂着的文化衫上印有奥巴马的头像,原来这是他母亲的故乡,他当总统时还曾到访过这里,当地人显然以这位黑人总统“外甥”深感自豪。我们在爱尔兰也享受到一种特殊礼遇,即在都柏林机场办完登机牌,直接办理美国海关的入关手续,只是查验行李,根本不用排队。来美国那么多次,还是头一次如此简便,而且飞机上基本满员,足见美爱之间人员往来频繁,两国关系非同一般。


二、中国与英爱的异同



以前我对英国爱尔兰的认识,仅限于书本或影视作品。陆游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虽是走马观花,挂一漏万,倒也增加了一些感性认识和切身体验,有了更真切实在的认识和理解,也印证了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我认为,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相比,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但总的看来,还是同大于异。


莎土比亚故居

先说同。一是两国都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中英不仅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当今足以影响世界的大国,都有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当然也都有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中国固然经历过汉唐盛世、万国来朝的辉煌时刻,但也经历过无数内忧外患。外有强敌入侵,列强瓜分,甚至被称为“东亚病夫”;内有七国争雄、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英国爱尔兰历史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外有罗马、日耳曼、丹麦、诺曼、阿拉伯、法国、德国等强敌轮番入侵,内有议会派与保皇派血腥火拼,天主教与新教的不共戴天,以及黑死病、伦敦大火、曼彻斯特大爆炸爱尔兰马铃薯瘟疫等天灾人祸。15世纪大航海时代,促进地理大发现,英国逐步建立海上霸权,随着英属殖民地扩张,尤其是近代工业革命后,才建立起称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而且长达300年之久。二是都有勤劳智慧的人民。中国古有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有长城、都江堰、大运河、布达拉宫,今有高铁桥梁、航空航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英国拥有珍妮纺纱机、瓦特的蒸汽机、电视、光纤、乒乓球、万维网、可编程计算机,为人类作出过卓越贡献,曾长期引领世界教育、文化和科技革命。三是都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中英两国不仅在悠久历史、深厚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相互吸引,而且都有着顺应时代求新求进的执着追求。英国在西方阵营中率先承认新中国,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最早加入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战略,吸引中国留学生、开办孔子学院最多,说明两国早已放下历史包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建立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伦敦桥

再说异。一是基本国情不同。中国从地理上讲是大陆国,西、北有大山戈壁阻隔,东、南虽有海岸线,但由于距离遥远,与海外联系多有不便。尤其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显得相对封闭保守。中国人历来崇尚皇天厚土,安土重迁,自给自足,而且人口众多,正如王熙凤所说“大有大的难处”。而英国则四面环海,是典型的“岛国”。根据当时海权国的发展理念,要发展就不得不向外扩张。其领土面积相当于我国广西,人口总数相当于我国浙江,所谓“船小好掉头”,凭借海外殖民地和工业革命,迅速称霸世界。二是立国基础不同。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稳则天下稳,农民安则天下安。春播夏种,秋收冬藏,老百姓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谓“衣食父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至今仍有50%农业人口。英国原本也是靠农业立国,自从11世纪征服者威廉建立诺曼王朝后,引入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逐渐改变了社会经济模式。经过15世纪“羊吃人运动”(圈地运动),1860年代的棉纺织业技术革新,蒸汽机广泛应用,尤其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制造业机械化,使其一跃而成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仅占1.6%。三是民族向心不同。中国自秦汉以来,都是“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强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一家,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成为最为显著、深广的民族精神。英国曾有过七国争霸、英法百年战争、红白玫瑰战争、英美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不同利益集团和教派之间曾打得不可开交,血流成河。至今仍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称“联合王国”,各地内部实行高度自治,有自己的议会。人民追求天赋人权,信奉“天有上帝,我有权利”。电影《勇敢的心》反映了苏格兰人民在华莱士领导下的民族独立战争,苏格兰、北爱尔兰至今仍不断有人谋求独立自治,即是明证。


三、探访英爱观感



在爱尔兰时尚服饰博物馆卡顿餐厅品尝英式下午茶


探访英国爱尔兰,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真善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纵观人类发展史,无论中外,人们总是在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无不希望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顽强拼搏,创新创造,追求美好未来。《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中国有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法制思想,英国最先开始探索代议制政治结构,率先运用《大宪章》限制君主专权。中国有谚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爱尔兰也有谚语“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率先得到英国承认。目前中国游客在英国爱尔兰已实现签证互通。

二是应客观理性看待历史。国人一提起英国,首先想到的是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强占香港,英帝国主义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东方帝国大门,国恨家仇不禁涌上心头。其实,如果客观理性地看待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环环相扣,有着紧密的因果联系,其中有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有阴差阳错带来的种种遗憾。不管是哪种结果,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只能尊重它,服从它,不能改变它,更不能凭民族感情意气用事。拿中英之间的关系来说,双方最早的接触,英国正如日中天,由印度而向中国,乃自然之势。英方主动向中国示好,原本是为了贸易。只是在接触过程中的阴差阳错,沟通交流不畅,因中文翻译不准确,导致首次接触失败。据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考证,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率团访华。英方极其慎重,特意挑选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产品作为礼物,结果在中文礼品清单上,天文仪器被翻译成“壹座大架仔”,马戛尔尼的中文头衔翻译成“钦差”,这让中方极为反感。因为在中方看来,只有天朝大国才能派钦差。你们是来朝贡的小国,只能称“贡使”或“贡差”。乾隆皇帝对英方所提要求概不答应。也许在乾隆皇帝看来,如果答应了,就意味着两国是平等的了。历史不容假设,其间当有更为复杂的内外因素。我们也不应忘记,“二战”时期,格林威治皇家海军曾开办“中国班”,经过训练的24名中国学员参加诺曼底登陆,不畏艰险,英勇善战,受到过丘吉尔首相嘉奖。英国议会上院勋爵林迈可与白求恩同船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战事业,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章。人与人交往,该放下时要放下。如果只记住仇恨,而不念别人的好,肯定交不到朋友。人与人如此,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

三是中国语文教育与英爱文化。培根、莎士比亚、笛福、达尔文、王尔德、狄更斯、斯威福特、艾米莉·勃朗特、拜伦、雪莱等人的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早已为中国青少年所熟知。中国近现代不少语言文学名家,都曾受到过英国爱尔兰文化的熏陶感染。如老舍在伦敦大学任教的经历,不仅创作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作品,也实现了中学国文教师到大学教师的身份转换。吕叔湘能在语言研究和语文教育上作出独特贡献,无疑应与他在牛津大学、伦敦大学所积淀的扎实基础和广阔视野密不可分。朱光潜在爱丁堡大学文学院留学期间,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他的《给青年十二封信》,就是应叶圣陶、夏丏尊之邀,为开明书店《中学生》写的。朱自清当年游学英国,曾留下《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此外,钱钟书、杨绛、辜鸿铭、李四光、金庸等,无不得益于英国爱尔兰文化的滋养,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