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课题实验 >
  3. 成果推广

湖南省桃源县凌津滩镇中学:“校园文学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日期:2019-07-01  点击量: 4331

湖南省桃源县凌津滩镇中学子课题组
 

  
  一、选题缘由
  (一)现实背景
  1.我校所在区域有丰富的社区资源
  凌津滩镇地处闻名遐迩的桃花源风景区,著名的桃花源外八景,就有三景位于此。这里风景名胜奇特,有与崀山齐名的“武陵丹霞”钦山,有百里沅江一峰独秀的“穿石岩洞”,有享“小桂林”美誉的水心寨、夷望溪旅游线,有被称为全国“花园式电站”的凌津滩水电站,有古代马援将军征战的“石室”、“洑波宫”。这里物产美食富饶,有享誉湖南的“碧云茶”,有特产丰富的“楠竹之乡”,还有“擂茶”等特色美食,有“三棒鼓”、“渔鼓”、“傩戏”等民俗文化风情。
  这里名人英杰辈出,最早的地下工作者、第一届政务院副总理、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红色高级特工”张惟一,我国汽车之父——孟少龙等都是出生在凌津滩这块土地上。这里史事传奇悠久,一代豪侠张庐山,曾经被曾国藩召见录为贴身侍卫,“书成三黜题孤愤,诗就千篇逼大家”的龙膺,曾与明代“公安派”袁宏道、江盈科齐名,“三退”后钦山隐居埋忠骨。这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美的碧云风情,为我们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为我们开展校园文学研究及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
  2.开发校本课程是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的探讨已经逐渐吸引了许多课程理论工作者的注意,校本课程开发问题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和亮点,各地对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已成百花齐放之势。山东省济宁市长沟镇中学王亚桥老师主编的校本教材《长沟乡土文化》,湖南省湘西泸溪县长坪学校校本教材《湘西神韵·泸溪》,都成功地挖掘了本土课程资源,弘扬和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立志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操。汨罗市屈子祠镇中小学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着眼于发展学生兴趣、需要和特长,让学生走近“屈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凸现了地方特色。
  2007年,我们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子课题“校园文学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县教研室向谷仙老师为我们提供研究信息,语文特级教师钟湘麟老师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方向进行了引导。于是我们以长沟镇开发的校本教材——《长沟乡土文化》为蓝本,借鉴各地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构想了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
  (三)研究意义
  社区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有利于发展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社区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可以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
  二、理论依据
  1. 政策依据: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的更新,更多的是包括学生、教师、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强调把握新课程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教师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实际以及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将资源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具体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以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为突破口。以学校、教师、学生、社区的实际为依据,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得,在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利用社区为活动基地,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建构主义理论还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读本、生活等)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要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教师等开发者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安全的对话氛围,尽力激发、唤起、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帮助学生建构新知。
  3. 课程理论依据:在20世纪80年代,课程多样化的问题已引起课程学者的关注。有学者指出,课程开发有国家、地方、学校三个不同的层级,但一般趋势是,学校在课堂开发中起着创造性的作用,课程开发的主体是第一线的教师。因此,要有扎根于学校的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开发。90年代以后,教育界开始认识到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性,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吕达教授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课程的三级管理构想,主张中央、地方和学校各司其责。随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三级课程问题开始进行关注。课程学者们围绕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本质、特征、价值、条件、制约因素、类型、操作模式、评价等进行了理论探讨,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充分挖掘、开发凌津滩社区文化资源,使学生对凌津滩的经济、文化状况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激发他们参与探索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把凌津滩的民风民情现状与历史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校本教材《碧云风情》,在探索与发现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满足学生学习活动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建立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和评价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4. 发挥校本课程促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作用,努力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树立本校办学特色,努力营造团结、和谐、乐观、奋进的内部环境和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将社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校园文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将校园文学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实验相结合。其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凌津滩镇社区教育资源挖掘整理研究,主要搜集整理凌津滩镇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特产美食、风俗民情、民间文学、历史传奇、村史村志、英杰名人、政治经济等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原始材料;校本教材编写体例及教学设计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问卷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探究法等。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3月) 研究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1.调查研究,完成《凌津滩社区资源的调查研究报告》;2.成立课题组织机构,确定研究人员;3.组织研究人员培训,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研究人员的业务水平;4.正式申报课题,撰写《课题立项申报书》;5.聘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6.确定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同时制定有关研究制度。
  在这一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走村串户调查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采用问卷法——调查学生及家长和社区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名流,搜集一定的信息;运用文献研究法——到县档案局、文史馆查阅安溪事件的历史,到县旅游局查阅穿石、马援将军的史料记载,利用学校的图书和网络资源,对课题需要的重要文献进行搜集、检索,利用学校网络为课题成员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课题组成员通过文献检索,整合出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以及个人专长的校本课程讲义。
  第二阶段(2008年4月~2009年8月)研究实施阶段。进行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培训,完善课题研究目标,落实课题研究内容,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方案;搜集整理本地有关风景、名胜、文化、风俗、人物、历史、经济等七个方面的资料;制定校本教材的编写方案,研究语文教材体系和其他学校编排的校本教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完成校本教材《碧云风情》的编写出版工作;教师撰写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校社联动,全员参与挖资源
  我们绘制了社区资源分布图,向有关人士发出调查社区资源的一封信,许多社会人士纷纷提供信息或参与写作。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廖秋桂是有名的地方通,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也成为编外研究成员。为了准确了解安溪剿匪的战斗过程,龚太华老师来到当年战场遗址,整整两天时间,走访知情老人和当地农民,搜集了比较全面的素材,为了搜集烈士名单,他还到桃源县党史馆查阅资料、记录史实。全镇所有学校的师生积极撰稿。短短的几个月中,共收到相关信息140多条。对各种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行必要的加工或重组,形成了风景名胜、民俗风情、特产美食、名人成长、史事传奇、经济发展等七个单元教材初稿。
  2.走出课堂,开展活动寻资源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课以及语文大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到社区开展“生活写作”活动,积极发掘社区素材。如参观采访凌津滩水电站,“七星洞”、“穿石”、“夷望溪”等风景名胜,“安溪事件”旧址;调查社区今昔经济变化,开展品家乡美食、赏家乡名茶、听地方名曲活动;实践体验,让学生上竹山参观,参加竹器加工生产活动,到茶厂参观,学习茶文化,让学生参与茶叶采摘等。
  3.回归课堂,学科整合用资源
  各科教学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有机渗透。如语文活动课吟诵文人墨客描写沅江、穿石、新湘溪等景点的诗词、对联,讲述历史轶事、民间传说,学生以导游身分介绍沅江风光,进行家乡风景区导游词写作比赛;地理课介绍钦山丹霞地貌、穿石等地方自然地理;美术活动课指导对凌津滩水电站、穿石、水心寨等风景区素描;主题班会上举行“我爱你 ——凌津滩”等主题活动……这样把涉及社区资源的文化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突出了素质教育的个性化和综合性。
  4.开展研讨,课堂延伸赏资源
  开展个案研究。如,组织学生到燕家湾实地考察“丹霞地貌”,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图片感受大自然的奇特,并让学生献计献策,设计开发燕家湾旅游景区方案。通过活动,师生在品味社区资源中感悟到乐趣。
  5.组织竞赛,赞美家乡写资源
  利用校刊《凌苑文学》发表“爱我家乡”优秀习作,特别组稿编印“家乡美”专刊,掀起了“爱家乡,写家乡” 的热潮。组织中小学生开展“颂我家乡优秀作文”竞赛活动,每学期收到学生习作近200篇。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是开发出校本教材《碧云风情》。这本教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涵盖风景名胜、民俗风情、特产美食、英杰名人、史事传奇、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编写体系完整、系统、科学,每一单元都编排有教师撰写的优秀范文作为指导性阅读内容,选取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习作作为自读内容,还结合课文链接相关小知识,安排课后实践性练习,组织学生继续探讨发掘社区资源,使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启迪性,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理念。
  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6月)校本教材的探讨与研究阶段。主要是向全镇三年级以上学生每人免费发放一本校本教材,教师利用教材组织学生阅读学习,初中文科组还举行了校本教材使用的公开课,组织学生在课外大课堂采访写作。
  第四阶段(2010年7月~10月)评估总结阶段。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并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总结实验得失,应用实验成果。
  五、研究的效果
  1.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自学与研讨相结合、网络浏览与归纳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有关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和校园文学的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储备和方法指导,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8篇次获国家级、省级奖励,其中4篇在报刊发表。课题组成员龚太华、刘金桃老师先后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我们还参与了总课题组研究成果《论校园文学》的编写。
  2.学生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陶冶了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发掘社区资源,丰富了写作题材,提升了学生写作能力。学生连续两届参加“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共有33人次获奖。多篇学生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习方式进一步优化。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语文学科成绩直线上升,在各学科中占据优势。
  3. 彰显学校特色,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我校的课题研究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高度评价,县教育局领导多次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表彰我们开发的校本教材。桃源文昌中学、鼎城七中等校来我校进行交流。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桃源县原常务副县长艾兴国、熊复兴,桃源县原教育局局长佘铭衷、现任教育局长黄沅敏,桃源县文化局干部黄元枝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兄弟学校也纷纷来我校了解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的经验。总课题组向各实验学校推介了我校成果,各地课题研究同仁对我们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校本教材《碧云风情》的出版,在我县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许多来我校交流的朋友纷纷索要此书,尤其是到夷望溪旅游的游客都想获得此书。桃源电视台还特别邀请龚太华老师,参与了沅水风光系列电视片的解说工作。《湖南在线》、《桃源新闻网》还利用专栏系列介绍我校的校本教材《碧云风情》。
  六、回顾与展望
  回顾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深感我们的成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多方的支持、集体的力量。课题研究得到了桃源县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县长熊复兴同志的高度重视,他为校本教材开发的启动积极筹措了资金。桃源县文联、县文史馆、档案馆、县新华书店及凌津滩镇政府从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县新华书店为我们拨付3万元,把校本教材纳入免费教材向学生发放。县教育局及学校领导加强了领导,校长亲自挂帅,建立健全了严格的研究制度,并给课题组成员按月增发了适当补贴。我们聘请了市县教研专家作指导,得到很多帮助。课题组成员也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极大的研究热情。这些,都给本课题研究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我们获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也尝到了课题研究的艰辛,感到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校本课程在各类课程中还没有真正取得应有的位置,开发校本课程只是流于表面形式, 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应试教育依然排斥校本课程的开设,在不断完善和科学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更多学科教的校本教材,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效,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何实现校本课程资源的网络化,也值得探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将继续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