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020年,是校园文学委员会成立的第十周年,我们将进一步壮大校园文学研究队伍,加强会员单位的组织建设,系统梳理实验研究成果,进一步构建文学教育的理论体系,开辟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新高地。希望更多的学校通过校园文学活动、打造文学课堂等方式,改变语文教学模式,提高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育的效果与效率,使校园充满文学魅力,使学生的心智更加健全、感情更加丰富、更具有人文内涵与审美能力,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020
收拾房间,无意间发现了一件32年前的旧物——一份刚上大学时和同学们自办的油印文学“杂志”,便随手晒到了微信朋友圈。不想被东营一中诗人朋友胡爱萍女士看到,竟觉得有几分收藏价值,于是“做媒”捐给了中国校园文学馆。馆长王世龙先生收到后,便约我写点当时办刊的往事回忆。这也是一个整理下那段青涩时光的难得机缘,便欣然应允。
2020
莒县是山东省日照市的一个人口大县,全县中小学校191所近14万学生,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责任重大。县教体局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科学施策,组织全县师生严密防控,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出现问题。随着开学时间的到来,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在“停课不停学”的情况下因势利导,研究如何有效引导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教研室迅速调度全县语文学科带头人,组建了“骨干教师+”团队,通过网络开发“战疫情”读写一体化线上研学课程,在教师、家长、学生三个层面全方位推进,营造了浓厚的居家学习氛围,培养与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020
可爱的同学们, 你们眉头紧锁探究难题的样子最美, 你们隔着屏幕跟随老师读书的样子最棒, 天道酬勤,相信春天的耕耘播种, 一定会换来丰厚的果实。 我们期待决战新冠病毒的最后胜利, 日月同辉,山河无恙, 为祖国骄傲,为同学们加油, 这就是我,一个老教师的真切愿望。
2020
本书是在2009年5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主要成果《论校园文学》一书的基础上,经“十二五”校园文学课题研究进行补充整合,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王世龙、钟湘麟策划主编,由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包括大、中学教师撰写,于2017年2月重新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0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1985年自南京梅园中学毕业,因文学创作成绩突出,被保送破格免试武汉大学。在武大发起参与“珞珈诗派”,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做编辑,生前任中国文联出版社诗歌分社总监。著有诗集《你是一张旧照片》《南方音乐》《我的西域》《仓央嘉措心史》《仓央嘉措情史》,长篇小说《两栖人》,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眉批天空》《浪漫的骑士》等40多部。代表作有长诗《母亲》《屈原》《李白》《成吉思汗》《白蛇传》等。另有《千年一梦紫禁城》《北京AtoZ》《北京往事》《中国美味礼赞》等在日本、美国、新加坡
2020
举国祈祷 不远了,武汉久违的清晨 谙练地吆喝,默契的问候 酸甜苦辣悉数吞下 别急,来杯米酒润喉 和着几缕樱花香 时光的针脚缝缝补补 像一个神圣的仪式
2020
2020年1月7日,由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教育体育局、兖州区文联、兖州区作协、兖州区第十一中学联合举办的“陋地文学社”成立启动仪式暨田暖《儒地》、华德民《与圣人为邻》新书首发分享会成功举办。
2020
2020年1月5日下午,由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鲁迅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新势力文丛》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2019
这一年,我们继续高举校园文学旗帜,紧紧与新时代发展同步,与当代文学发展同步,与新课程教育改革同步,不断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在校园文学与文学教育、语文教育、学校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