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古代经典 > 诗歌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枫桥夜泊 2013-04-22 11:29:29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1)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诗题一作《夜泊枫江》。泊:船靠岸而停。(2)乌啼: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啼叫,表明天将亮。(3)江枫:江边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光。对愁眠:因愁而不能眠,对着江枫、渔火更不能入睡。(4)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其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建于梁朝,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初诗僧寒山寺曾住此寺。(5)夜半钟声:当时寺院有半夜打钟的习惯。
[简要评析]这首诗是诗人张继在落榜之后抒写而成的一代名作。诗人通过对船泊枫桥整夜不眠的描写,表达了他浓重的羁旅之情。因为张继在为抒情而作的布景中,能做到绘声绘色调,犹如展开一幅精美的画卷。理解本诗有一处难点,即“对愁眠”究竟应该怎样解释?有人认为“愁眠”是“愁眠人”的缩写,此句意为愁眠人与渔火枫树相对。“愁眠”中的“愁”字应作动词意动用法。即“以..为愁”,所谓“愁眠”便是“以眠为愁”,张继因过于思家而心事重重,自然就以眠为愁了。而“对”字则应置于句首,即诗人面对“江枫渔火”之景。这是因为古人笔下的“枫树”往往是同思乡主题密切相联的,著名的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青枫浦上不胜愁”,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中的“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韦庄《柳谷道中作却寄》中的“马前红叶正纷纷,马上离情断杀魂”等。究其原因,大概红枫是深秋中的颇具特征性的景物,往往给人以时光流逝、岁月不再的信息,所以用它来诉说离乡别土之情特别适宜。至于“渔火”,则给人以温暖亲切之感,诗人在这霜降天寒的郊野,本应有的是瑟瑟冻感,可眼前出现的这闪烁的渔火,却令他联想到家中的灯火,于是便就有一丝暖意袭来,但也使他愈加思家不已。本诗在句法上还有一个重要特色便是倒装。即原来的首句应置于末句。全诗的线脉是:诗人因思乡而“愁眠”,面对“江枫渔火”愈加不能入睡,一直到半夜时分寒山寺传来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第二天清晨,月已落,乌犹啼,霜满地,诗人依然坐在船仓里思乡不已。诗人用倒笔的目的在于说明他因整夜未眠,所以清晨这霜景在他脑海中印象特别深刻,因些便置于诗首,给人以先声夺人的感觉。残月、乌鸦、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是一处处给异乡人带来无限愁思的美丽却萧索的景致。整首诗以“愁眠”为诗眼,将环境、景物、人物、心绪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令后人不断寻味不断怀想的枫桥夜泊图。

上一篇:寒 食
下一篇:滁州西涧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