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成果展示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校园文学大课堂实践案例研究”结题报告 2013-05-03 10:11:57  发布者:phpcms  来源:课题指导中心

江苏省西安交大苏州附中子课题组 
 

  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本课题的提出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浓缩人生。语文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鲜活的交际工具,学生喜欢读新潮杂志和畅销书而不喜欢读课文,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所以语文课要重视实际的运用和现实的评析,但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语文更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绵延不绝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爱国情感和流行新知,所以语文需要用心去感悟,去把握,去积累,去运用。
  “五四”以后,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彻底转变,学校教育在社会中的广泛普及,学校程式化的语文教学逐渐消隐。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先后冲破了一系列的主观教条,力争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回到生活的本真,在生动的校园文学中,阅读,写作,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这些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综观半个世纪语文教学走过的筚路蓝缕之路,我们虽有收获,可真正要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仍然显得任重道远。
  校园文学大课堂活动,不仅是“活动”,更是出于拓展语文教与学的空间、营造语文教学的氛围、开掘语文学习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而努力打造的一种教与学的“常态”。
  1.2本课题的提出是新课改的需要
  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开创了以素质教育为标志的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局面。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国家决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整合,根据国务院《关于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制订了《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学科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把鼓励学生进行生活积累明确界定为开展写作教学的必要前提,这与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是前所未有的进步。还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把积累体认生活视作表达交流的实践基础,先有生活的实践,再有对生活的体认;先有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才有在写作欲望激荡下将主体性认识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这些要求一语中的,指出了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因道习文。
  1.3本课题的提出是教学实践的需要
  经过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学生逐渐形成了读书学习的好风气,班级组织的读名著、读好书活动,年级间的读书演讲活动,全校的提高“我的文学品位”的活动,都为语文教学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
  通过“校园文学大课堂实践案例” 课题研究活动,为素质教育注入活力,开辟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具有文学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学大课堂”,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语文教育效率。
  1.4学生成长的需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他们要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人生作出规划。因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发展自己独立的思维和心理能力。他们的需要和倾向、自我意识和成绩等,都会对规划人生产生影响。
  通过校园文学大课堂活动,发挥文学艺术特殊的育人功能,发展学生文学素质和人文修养,挖掘情商,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情感道德意识,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是资源享用的扩大化。在“大课堂”背景下,学生能很幸运得到十几位老师的教授。再发展到“学生大讲台”后,学生们收获的来自文学、文化、社会生活的信息其实是巨量的。二是突出主体地位与培养探究精神得到了手段和技术的保证。在“学生大讲台”中,每一个学生都会轮流走上讲台,向大家呈现他的独到的认识、深度的理解、创造性视角。除走上讲台给学生带来的在养成自信、锻炼表达能力、获得成就感、增强语文学习动力等方面的强烈推进作用外,一个高强度的综合的语文实践需要他完成。
  1.5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
  通过校园文学大课堂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培养一批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勇于进行教学研究的新型骨干教师。
  我们历来要求中学教师向学有所长、研有所专、形成风格的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发展,但固定的教材与较统一的课程要求包括普通的教师考核标准,又很难使多数中学教师真正有钻研和独创。而“大课堂”背景下,教师既然不愿意成为极个别的“不受邀”者,就必须逼着自己去发展 “长项”或“专项”,去研究,去挖掘,去精心梳理。长此下来,我们的老师,都有“传统项目”,而且越来越精,越来越深入,不断丰富与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完全呈现主动的自觉状态和持续性。当我们的老师因其所长,而被邀请到“大课堂”成为讲座嘉宾时,“专家”角色已基本成形。
  1.6对学校教学文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就是在生成和建构着学校教学文化,它的影响可有两个层次和形式:一是以文化的外显知识形态影响学生。不同的课堂以及不同师生、不同教育理念、不同资源和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教学活动是复杂而绚烂多彩的,这正彰显出学校文化建设的丰富性,但又有着差异和特色,这正是文化的要义。二是以精神意义以及教学思想、价值观念、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方法等来“唤醒生命”,“陶冶性灵”,“培养创新能力与独特视野”。“校园文学大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文化,其本质其实就是新课程思想,同时影响和形成着学校文化。
  2.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构想
  2.1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经过科学合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有望对教师有效指导和提升学生观察认识生活的能力总结出一套具体明确的教学规程,有望从阅读和写作实践的角度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出有益的探索,有望探索出以师生共享的社区文化背景为依托开展人文科学教学的新模式。
  2.2 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探究,可以为语文课程的实施方略提供更加科学翔实的实践依据;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视角为新课程发展与实施作出从实践到理论的探索。
  2.3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过程缘于主体的社会实践,先有实践后有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也是符合哲学的认识规律,并受之支配制约。
  2.3.2实践性学习理论 从根本上讲人的认识源于实践,因此人们学习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生活认识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获知,可对前代社会的认识,就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再实践,而是学习借鉴前代人积累的知识即可,总之,社会越往后发展,人们获取知识小部分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大部分则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人们对所接触的间接经验,不是直接接受,还有一个实践性体验内化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就是了解认识生活,听和读一方面要通过特别重视对人生世相的直接经历体验,一方面要通过阅读访谈获取大量的间接人生感受,然后内化,并通过说和写表达出来。
  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为语文教学探索有效的途径,切实解决目前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
  3.1设置开放的语文阅读课程
  在精读精讲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之外,实行 “生有图书袋,班有图书柜,校有图书馆”的开放阅读课程。每个学生每两周去一次书店,采购一本书;班级的图书柜每人放两本新书,每两个月一换,班级学生每人订一本报刊,互换阅读;每周一节阅读课,去图书馆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从高一开始建设语文­专题阅读的校本教材《阅读·悦读》,即每个专题的文章构成一个阅读专题。所有专题系列化,体现层次和梯度,浅可浅至热门话题,深可深及文化内核,从高一到高三,逐步由感性向理性过渡转移。同时,专题阅读扣紧写作,与苏教版语文教材写作指导同步。 校本教材《阅读·悦读》的编写遵循文美、精短、有理趣和师生共建的原则,共有四个阶段、三种形式。多层次地编写校本教材,既有效利用了课外资源,又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形成校本教材开放、动态、生长的机制,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3.2建设校园文学大讲台
  遵循长期性、探究性、创新性、实践性、课程性原则,建设教师、学生、师生同台的三级校园文学大讲台。从传统教师主讲的班级授课形式,到学生走上班级讲台,到教师研究特长开设讲座,进而到学生面对全校登台。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探讨自主学习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创新的能力。
  不断探索新形式和新途径,构建除班级讲台、学校讲台之外的网络平台,开通总题为“校园文学大讲台”的博客圈,分专人和专题两类。同时构建校外平台。与临近的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合作,独墅湖图书馆常年开设湖畔论坛和各类专题讲座,在获取其开讲档期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赶赴参与。
  3.3组织文学社团,办好文学期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
  文学社团和文学期刊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的一个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借鉴以及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培养阅读写作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拓展阅读视野,学会写作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在文学创作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4.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4.1课题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校园文学活动为切入点,研究如何构建校园文学大课堂,采用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知识的积累、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等角度,探索中学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可操作方法;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索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手法的多样化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作用;从学校办学思想、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氛围的形成等角度探索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对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课题力图从文化建构的角度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从学生的发展到教师的发展,乃至到学校的发展为研究范围,从校园隐性文化到显形文化,探究学生阅读写作水平提高和综合素养提高的有效方法,为语文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及特色学校的创建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4.2 课题研究方法
  4.2.1实验研究法 本课题以年级组为单位整体实验,通过任课教师和学校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读书写作活动以及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获得感受 ,从而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和认知能力,鼓励学生把获得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自主写作的习惯。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有针对性地对班级或年级学生阅读写作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进行有效的测评,通过纵向比较,获得实验的第一手材料。
  4.2.2行动研究法 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学的构建活动,在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领域,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的同时,要力争作一位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研究者。以校园文学社团的活动为切入点,在办好校园刊物,激发学生获得写作的乐趣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有意识地设计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拓宽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增强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教学和校园文学活动中比较分析、总结研究,通过学生个体和群体阶段性的进步,探索取得成绩的原因,逐步摸索出适应性较强的可操作的语文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推广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形成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理论。
  4.2.3经验总结法 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使实验过程更为有效,更为科学,使实验成果能为语文教学服务。
  5.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08年3月~9月)准备与起步阶段
  搞好前期宣传工作,学习相关理论。成立课题管理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总结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和办校园文学期刊的经验,分析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定建构校园文学大课堂的意向,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班级和对比班级,设立子课题。子课题由三个年级组分别承担:高一年级组——阅读经典与记录生活;高二年级组——文化积累与自我感悟;高三年级组——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与高考作文的书写。
  第二阶段(2008年9月~2010年5月) 实验研究实施阶段
  进一步完善研究目标,落实研究内容,落实实验班和对比班,全面实施研究方案;成立湖右文学社,组织文学社团活动,办好校园文学期刊《三原色》,举办讲座、采风、笔会、作品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的写作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开展校园文学大讲台,定期召开大讲台专题研讨会,明确大讲台建设的意义,统一思想,确立目标,制定计划总结前期开讲情况,不断落实和推进;撰写实验论文和阶段性实验报告;整合资源,根据教本体系,开发并编撰校园文学大课堂校本教材;学习相关理论,深化对研究课题的认识。
  第三阶段(2010年6月~~2011年2月)评估、总结阶段
  整理各种资料,收集相关论文,完成阶段总结报告、结题报告,收集反馈教材使用信息。
  6.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反思
  6.1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6.1.1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学习水平。通过校园文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愿意阅读,愿意写作。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在鲜活的现实生活中,增强了对生活的感性认识,阅读与写作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学习和生活需要。我校学生的习作有300多篇在校园期刊《三人行》和《三原色》上发表,100多篇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如《中学生》、《新语文学习》、《江苏教育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实验班学生语文总体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6.1.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的表达交流与思维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校园文学大课堂实践锻炼了思维能力,思维的条理反过来又促进了表达的清晰、判断的准确,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我校学生参加“叶圣陶杯”、“语文报杯”、“创新杯”、“新世纪杯”等多项全国作文大赛,参加江苏省新高考作文杯、江苏省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等多项省级作文大赛,共获得各类奖项200多人次,仅2010年度就有138人次。在首届“高士其杯”科普征文大赛中,有7人获最佳创意奖。
  6.1.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学,特别是校园文学大阅读与写作有着实施审美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采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异彩纷呈的结构美、情景交融的环境美,通过校园文学的阅读,作为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感悟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美,是给学生多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校定期举行的“学而论坛·学生大讲台”活动,成为了学生阅读成果汇报的主要形式。一批又一批优秀演讲者登上了“学而论坛·学生大讲台”。第一期高二高璇同学的《姥姥门前看大戏》、郭琳的《诗文里的桃花》、丁倩的《榨菜女看人生》,第二期高一徐佳驰的《歌曲里的中国风》、高二戴烨斌的《中国功夫与中国文化》、高一韩晓的《美人如玉剑如虹》等演讲,在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也改变了许多老师的观念,学生也能搞研究,学生也能开讲座,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做得好。
  6.1.4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校园文学活动引领学生进入文学天地,使学生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陶冶下,逐渐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书中积累知识。湖右文学社成员排演了话剧《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在全校公演,效果很好,而在这丰富的文学活动中,学生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阅读文本,理解人物。广识明理,览物养性,使学生在增强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的同时,对生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明辨是非的洞察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6.1.5培养学生的做人能力。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其核心任务是教学生做人,教育学生做正直、善良、真诚、无私的人,做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人,做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和校园文学的优势,建构校园文学的人文背景,既教会了学生阅读与写作,又教会了学生做人。比如,通过独墅湖高校区图书馆的晒书会,校园的晒书会,西安夏令营采风活动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用文学来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做人能力。
  6.2 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6.2.1教师的实际教学操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我校语文科目的高考成绩在全校所有的科目中成绩较为突出,语文科目成为我校的优势科目,2010年高考语文取得了平均106分的好成绩。我们把指导学生深度阅读,进行生活积累、文化积累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究,在这个模式指导下,我们在指导和干预学生积累生活阅历、增大阅读量和增强阅读体验,促使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探索了一套易于操作的、真正有实效性的、符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方法,构建了指导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表达和思想表达能力的有效模式,建立“校有图书室,班有图书角,人有图书袋”的好氛围,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办好校园文学一刊一报《三人行》和《三原色》,给学生提供发表学生自己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平台,周有随笔,已成为我校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课题组有四位教师在全国说课大赛中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一位在苏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6.2.2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成果显著提升。首先教师能够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分解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使之成为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行为,促成学生达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的特点,将教育教学理论转化成各种具体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第三,教师能够针对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研究和教育理论修养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研究两年多来,课题组教师共有200多篇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课题组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了《方舟集》。我校被评为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
  6.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6.3.1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形象,而良好的形象又必须要有优质的校园文化作为其内涵,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师生的思想,支配师生的行为,激发师生的意志和信念。我校以校园文学为依托,以人文阅读与写作为背景,凭借校园文学期刊《三人行》、《三原色》,成立湖右文学社,各班有文学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了“学而论坛·名家讲座”、“学而论坛·教师大讲台”,多次邀请名家主讲文学讲座,课题组教师也带着自己研究的专题走上讲台,组织野外采风等文学实践活动,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学茁壮成长,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对生活之爱、对父母之爱、对祖国和人民之爱。
  6.3.2促进了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良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文化(包括地方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使之更加发扬光大,我们把写作的触角伸向乡风民俗,通过悉心探访,寻摸传统节日的源头和习俗,收录乡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深入民间体察民俗,了解乡风,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知识,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展。目前,吴文化、吴文学对我校学生的影响很大,校本课程《文学苏州》、《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文化解读》等带动了学生的校园阅读,而在学生的写作中表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的主题也是比比皆是,使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突出,成为具有吴文化特色的开发区特色高中。
  总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结合学校实际,在实践基础上围绕课堂教学,创设人文教学和文学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读书、思考、自主写作的良好习惯,通过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与此同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6.4反思
  6.4.1语文大课堂与传统课堂教育的交叉问题。语文大课堂是一种顺应新课程在传统语文教育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教育方式,对提高语文教育效率、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育方式仍是无法替代的,目前乃至未来仍是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我们应该注意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创新。
  6.4.2学生学习的主体与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在大课堂的语文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更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自主建构,也是推动语文学科发展的动力;但教师的方法和价值引导仍然不可忽视,如何建立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机制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6.4.3教育的真正目的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建设语文大讲堂,发展更丰富的语文课堂教育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制;但是学生的发展是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这还需要各方面协同作用才能达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还需要通过哪些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使学生自生长的目的,将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7.参考文献
  [1]彭小明、王世龙等:论校园文学.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5
  [2] 陈向明、林小英: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质的研究方法的教与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
  [3]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4] 王世龙: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3
  [5] 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6] 王世龙:校园文学与创作.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09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M].江苏教育出版社
  [9] 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10] 巢宗祺.关于语文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 [J].语文建设.2002.8
  [11] 钟湘麟:新课标下的校园文学活动浅论.http://www.deuwx.com
  [12] 黄伟: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发展.[J].语文教学之友.2004.3
  [13] 赵炳庭:校园文学大课堂实践策略研究. [J].教学研究.2005.6
  
  注:江苏省西安交大苏州附中原名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三中学,本报告执笔人为张兰芳。
  

上一篇: “新课程与初中文学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下一篇:“校园文学与语文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