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站消息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校园文学是做梦的事业:给学生求真向善的力量 2013-05-21 15:21:43  发布者:phpcms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张树伟

校园文学是做梦的事业:给学生求真向善的力量

http://www.jyb.cn/basc/xw/201105/t20110514_430578.html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说:“文学教育兼及智育和美育两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通过审美教育,塑造新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性之功用。”那些活跃在校园的文学社团就是一个很理想的阵地,对文学教育的发展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或许在当前信息极度丰富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给学生营造一处安静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文学的名义下,找到一个安静的下午……——编者 

本报记者 张树伟  

日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在北京通州潞河中学举办了第三届“全国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论坛”。活动期间,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的研究成果得到展示,一些实验学校进行了经验交流,同时启动了全国校园文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校园文学仍然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重要领域,他们认为校园文学虽身处复杂的环境中,但仍然表现出顽强的自救精神。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种种情绪经过文学的表达或许会获得更好的升华,对现实的沉思、美的赞美、自我的反思等等,这些内在的东西虽然看不见,但或许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惊心动魄的精神历险。

读的是文学作品 却未必是文学阅读

记者:毫无疑问,校园文学面临着种种冲击和压力,我们如何理解校园文学的处境?

白烨(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校园文学面临的冲击或者说压力的确是多方面的。抛开应试教育对校园文学的挤压不说,就文学本身而言,以市场运作为主体的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如博客写作、微博文学)、手机文学(如短信小说)等新媒体文学形式和样式,成为青少年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接近文学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它们虽然对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有一定作用,但却给学生的文学阅读带来了更多的问题。有的图书“排行榜”列出的都是通俗小说,称得上好作品的一部都没有。这样的文学阅读离文学教育越来越远。文学教育要加强,就要从文学阅读做起,校园文学需要多做这方面的工作。

苏立康(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从语文教学自身来看,也有一些不利于校园文学发展的因素存在。我们进行了有关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令人忧虑。我们发现学生阅读少,读整本书籍的少,读文学名著的少。学校的文学教育出了问题,有的学校连诗歌、散文教学都上得不像文学课。我呼吁,教师要用读文学作品的方式读课文,适时点拨提示,多元解读,把文学教育落到实处。

何郁(北京朝阳区教研中心语文教学专家、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沉重的课业负担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桎梏。我注意到一些老师给学生狂量布置作业的报道,例如,某校每个初一学生在暑假要读23本书,而且要依据这23本书写23篇读后感,每篇读后感要不少于600字。当然还有其他作业。报道说,学生“写到麻木”。怎么可能不麻木呢?只要是个正常人,听说这样的作业,也会麻木,更遑论一个初一学生?这样的负担下,谈什么校园文学呢?就算读的全是文学作品,也算不得文学阅读。

王世龙(作家、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校园文学委员会应该承担起推进校园文学及其研究的责任。我们和全国中语会“校园文学与社团研究”专题组一起,以“文学”和“教育”亲密牵手的姿态,于今年10月份在曲阜举办“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开展像评选“全国示范文学校园”、“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之类的活动,为全国校园文学发展搭建宽阔的平台。今后,我们将共同开展校园文学研究和以“让文学走进校园”为主题的文学教育活动等一系列具有实效的学术研讨、教学实践、作品评比活动,为校园文学研究和校园文学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作一些努力。

 教师不能口有千言 笔下实无一彩

记者:校园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推动,如何看待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乃至学校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教师文学创作现状如何?

王世龙:从教育史、文学史上可以看到,许多著名教育家同时又是作家,在教育方面颇有建树的同时,他们也留下了不朽的文学作品,成为后世教师的楷模。教师写作值得提倡,它不仅是一种自我丰富与自我发展,可以使教师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得到提高,使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魅力得到提升,而且会对学生写作产生巨大影响,使教师可以得心应手地去指导学生,并成为学生写作的表率。另外,它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文化品位高了,学校就会更迅速地走上素质教育快车道。我们注意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文学创作开始出现比较活跃的局面,著名作家毛志成先生所忧虑的教师“穷经皓首,临卷经年,口里虽有千言,笔下实无一彩”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变。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能够真正参与文学创作的教师比例还不是很大。在“十五”期间主持“校园文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课题时,我曾在50多所学校作过问卷调查,会写点文章的老师不足20%。这是很令人担忧的一个数字。在这方面,我们也打算做一些促进的工作,今年我们将搞到一点资金启动“教师文学奖”的评选活动,推出致力于语文教育的“教师作家”。

记者: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学的推动是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我们所感受到的校园文学对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作用有哪些?

吴思敬(著名诗歌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校园文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容低估,难以替代。这次论坛上,我们提出:“要努力开创一个把研究落实到创建、以创建深化研究的新局面。这个局面,就是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新局面,就是教师专业素质不断优化的新局面,就是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局面,就是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局面。”这也反映了我们对校园文学作用的总体认识。

刘宇新(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中心中语室主任、校园文学委员会学术委员):在当前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校园文学也十分重要。将二者互相联系,既是校园文学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新课程向前推进的切实需要。可以把校园文学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补充,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途径,作为教师展示才华、发展专业水平的一个平台。

彭小明(语文教学专家、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我仅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这一点谈谈。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其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教师的语文素质,即语言文字素养、文学修养和文化积累。通过校园文学,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语言文字素养、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培养一批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勇于进行教学研究的新型骨干教师。

记者:那些推动校园文学发展的学校会有什么不同?

钟湘麟(校园文学委员会秘书长、特级教师):从根本上来说,一个学校重视校园文学,积极推动校园文学发展,就说明这所学校在抓校园精神建设——一个学校头等重要的建设。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支柱,而校园文学就可以成为校园精神的生动载体。像我们本次论坛的现场——北京市潞河中学,结合“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研究”子课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发运河、潞园文化资源,实现文学社团活动课程化,为北京市新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园文学活动,与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培养出了张悦然、张苏楠等一批全国著名的青年作家。

徐华(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潞河中学校长):我们潞河中学的语文教学确实从校园文学中获益不小。我们借课改春风之力,以新课标为导向,优化课堂教学,活跃社团活动,力求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及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校园文学教育是做梦的事业

记者:校园写作者发表的途径越来越多,这或许意味着一种交流的扩大,校园文学促进者如何利用好这种机会,去推动校园文学的发展?

李宏伟(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学者,校园文学委员会学术委员):当前发表校园文学作品的途径越来越多,许多报刊都开辟了校园文学栏目,虽然扩大了交流的空间,发表作品显得很容易了,但发表作品的要求往往降低了,特别是网络交流,可以说鱼虾混杂。这既有利也有弊。对报刊和网络媒体来说,有一个提高品位的问题,要引领校园文学写作,而不要只迎合市场,一味追求经济效应。身为校园文学的促进者,可以联合那些正式报刊,开展校园文学研究活动,为文学新苗提供更多的发表机会,为推动校园文学发展开辟重要途径。同时,校园文学研究会要把自己的网站“中国教育文学”办好,在网络文学盛行的时代如何发展成为文学教育的高质量网站,需要大家努力。另外,研究会刚创办的杂志《文学校园》,以文学教育为目的,提出“让文学之美帮你快乐成长”,这是很美好的。我想,健康有效地推动校园文学的发展,需要这样的追求真善美的文学教育平台。

记者:写作需要交流,有时候甚至需要比试,在当前的校园写作竞赛中,品位较高的比赛有哪些,它们的品格是什么?如何去做好这种比赛?

夏辉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作家,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关于适合学生参加的文学竞赛,我觉得不好评论,最有权威的评论者应该是实践,而不能仅看这个竞赛产生了多少有影响的新一代作家,更要把重点放在对广大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水平的提高起的作用如何、对学校写作教学的导向作用如何上。我个人认为,上海《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提出的“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北京《中学生》杂志社“叶圣陶杯”大赛提出的“生活化内容、个性化表达、多样化风采”,都是很有影响的观点。我们和校园文学委员会一起组织的“文心雕龙杯”新课标写作大赛,也希望为促进校园文学写作作一些贡献。要做好这种比赛,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它的价值——它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孩子提高兴趣的驱动力,然后就要通过规范的程序、认真的组织、严谨的评选来为教学服务。这就看以怎样的目的和态度来举办这种比赛了。

吴思敬:文学的希望在校园,校园文学是做梦的事业,美国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培养想象力,我们更多的是用文学塑造人的心灵。我想校园文学的发展更是离不开这种比赛的。作为学校或者教育部门要有眼光地选择。如果我们有了这些共识,那么开展这些有意义的比赛活动就会有应有的空间。大家的工作是光荣的,也是义不容辞的,更是功德无量的。文学的希望靠大家,教育的希望更靠大家,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学一定会蓬勃发展起来。

《中国教育报》2011514日第1

上一篇:光明日报光明网 校园文学研究会成立
下一篇:第三届“全国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论坛”在京召开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