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高中校园 > 社团导师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承载一群学生、一所学校的人文精神 2014-03-06 11:29:31  发布者:南枫  来源:《校园文学研究通讯》第9期

北京四中_教育文学-语文

一、《流石》的文化定位

《流石》是北京四中文学社社刊,也是北京四中校刊,所以,《流石》所承载的,是一所百年名校对于现代学生的文化期望、思想期望、审美期望。百年四中,理所应当拥有一份能够匹配学校声誉的校刊,这份责任是享受了四中百年辉煌的当代四中人无可旁贷的。因而,我们于四中百年华诞(2007年)之际,带领学生创办了北京四中历史上第一份正式的校刊《流石》。

校刊有很多种形式,而《流石》坚持了自己的个性风格:简约而厚重,古朴而灵动,清婉而深刻。我们反对现如今的许多刊物所都有的媚俗之风,也极力避免许多校园刊物的肤浅和杂乱无序,因而,我们在指导《流石》编辑的最初,就明确了四中校刊的方向和定位:坚持以高雅的品位、严肃的态度和纯正的文字为读者提供文化的、思想的、情感的审美载体;拒绝媚俗,杜绝恶搞,在古朴与深刻之中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化。

因此,我们将校刊取名为“流石”。借“枕流漱石”之典,希望四中人和流石人能“枕流”以洗耳,空灵雅慧而为智者;能“漱石”以砺齿,坚忍决毅而为仁者。

在这个宗旨下,《流石》就不是简单的“校园生活备忘录”,也不是简单的“校园文学作品集”,而是一份集“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学”为一体,以审视生活、审视人生、审视社会为主要内容,用文字的美丽来提升道德、提升文化、提升人格的读写园地。

校刊属于全校师生,尤其是广大的学生,因此,校刊的编辑应由学生担当主体。然而,作为一个教育园地,学校的刊物又不能放任学生随意为之,教师应当施加正确的引导和积极地帮助,否则,校刊就将失去它的教育功能。在《流石》的栏目设置、稿件审定乃至于排版和装帧的样式风格,我们都一一亲自过问:说意见,提建议,有时是苦口婆心,有时是针锋相对。因为我们深知,编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

二、《流石》的办刊特点

《流石》(季刊)为北京四中校刊,自2007年夏至日创刊号问世至今已出版发行14期(为秉承中国传统文化,本刊每逢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定期发行),向校内师生及校外读者免费赠阅。

(一)用品位铸就《流石》,用高雅提升读者

北京四中的教育宗旨是:“培养杰出的中国人。”基于此,《流石》旨在引导四中学子做一个敢于并能够“枕流漱石”的四中人,从而做一个敢于并能够“且智且仁”的“杰出中国人”。所以,《流石》和其它意在记录和丰富校园生活的校刊校报最大的不同就是:《流石》更象征着一种文化,更承载着一种精神,更担负着一个使命;《流石》要以严肃的文字和崇高的文学,来坚守文化,塑造人性。

为此,《流石》自诞生第一天起,就自觉地摈弃恶俗,远离脂粉、烟酒和风月。在与时代浊流不懈斗争的过程中,我们将“网络恶搞”、“卡通动漫”、“明星粉丝”、“花月呻吟”、“洋腔洋调”等等,统统抵挡在《流石》之外。我们的《流石》是最纯净的,最传统的,最本真的,最厚重的。我们鼓励体验,提倡思考,——情趣、理趣、志趣,是《流石》的审美特质。

(二)打造精品栏目,奠定崇高品质

《流石》通过设立一系列精品栏目,奠定了刊物的崇高品质:

1.心事心志——思考生活,思考自我,以我手写我心的散文作品,引导四中人扣问心灵,丰富情感,从生活细节和心灵深处寻找生命的动力与价值。

2.激扬赏鉴——这是个发表评论的园地,对人、对事,对书本、对影视,对文化、对文明……引导四中人学会反思,学会质疑,学会探讨,学会拒绝与接受。

3.严慈孝悌——旨在弘扬伦理之道,让四中学子学会在感动中理解,在理解中奉献,在奉献中高尚;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唤醒并高扬学生内心葆有的人类最纯朴、最真挚的情感。

4.语文课堂——语文课堂中的任何一点延展,都可能成为文学的很好的契机。让课内和课外成为一体,让文学的热情蔓延到每一个时刻。

5.且行且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四中人的习惯。且行且思,思而后行。我们希望四中人在行路的同时,积极思考,让思考拓宽人生之路。

6.古风新韵——写诗,填词,古人的风雅不应该只成为现代人遥远的记忆。让人类诗意地栖居,是四中人的梦想。

7.本期特辑——关注时事,关注生活,杰出的中国人当然有自己敏锐的触角。比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的四中师生,采访史铁生等人时的体会与感受,军训的艰苦与荣耀,成人仪式的庄重与快乐,毕业典礼上的责任感与不舍情……

8.小小小说──这里的作品是学生大胆的创作实践,饱含着青春的激情与前卫的话语。学生用自己的文本叙述着属于他们的文学天空。

(三)在编辑部里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流石》编辑部是最优秀、最高雅、最能奉献的团队。在指导教师和主编同学的指导下,每期执行主编带领小编辑们从拟订编辑计划到组稿写稿,从遴选修改到排版校对,全部工作都由编辑部自己搞定。编辑们在分工与合作的工作中,养成了团结协作的意识与精神;在经常性的加班加点中,体验着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这也是北京四中校刊创办的初衷之一: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得到劳动的体验。

(四)吸纳人才,扩建编辑队伍

为了保证出刊,保证编辑队伍不断档,我们利用学校社团招新、老师推荐、自我挖掘、培养等多种渠道吸纳、培养校刊编辑人员。本着兴趣优先,培养能力的原则,我们成功培养了两届学生编辑团队。结合出版时间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流石》编辑队伍的主力稳定在高一下至高二上阶段的学生。新生入学后,利用一期刊物的编辑时间对之培训、帮带,让新同学快速熟悉编辑流程,具备编辑能力。而高二下半学期,原有的老编辑便可以卸去细碎的工作,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如此安排,保证了学生社团活动与学习的相互协调,也保证了编辑队伍的稳定与常新。

(五)创设工作条件,制定编辑流程与规范

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为校刊编辑部创设了办公场所和设备,为学生的编辑、排版乃至最后的校对等工作提供了便利。在拥有固定办公场所后,我们制定了编辑部值班制度。为保证校刊编辑工作有计划性,我们带领学生制定了校刊编辑流程,明确每一流程的完成时间与负责人,明确每一版面的负责人。这些流程的制定提高了编辑效率。此外,我们还制定了校刊编辑的规范,如统稿模板、美编工作流程、校对工作流程等,以保证校刊稿件的质量。

(六)学校主管教师指导,为校刊的长远发展和较高质量提供保障

《流石》是在校长亲自主管下由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创办起来的校园刊物,它不同于学生或学生组织的自发行为,因而,《流石》克服了其他刊物“人走茶凉”的弊端,成为了“铁打的营盘”,成为了北京四中长久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保证了校刊的持续发展。

此外,《流石》采用的指导教师负责制,也保证了刊物编辑们得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开展工作并不断地提升工作质量,从而使《流石》的质量得到日益提升。

总之,北京四中校刊《流石》,是一份具有规范性、可读性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学刊物,其高雅的品位和朴素的作风,为北京四中这所百年名校增添了一分厚重的文化和一分亲切的情愫。

三、以《流石》为平台开展的人文教育

随着刊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以校刊《流石》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推进人文教育工作。

(一)成立“校刊基金会”,在自力更生中锻炼和奉献

校刊《流石》的编辑、印刷等费用,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在学校给予经费支持的基础上,《流石》编辑部创造性地成立了“校刊基金会”,通过接收读者捐助和社会赞助等方式,为校刊的生存和发展募集资金。于是,在四中校园内外形成了“爱《流石》、爱四中”的捐助之风。校刊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不仅使《流石》的免费赠阅成为可能,同时还使《流石》成为国内极少数能向作者发放稿费的校园刊物之一。广大师生校友的热情,不仅是校刊生存的有力保障,更是对《流石》人的莫大鼓舞和鞭策。我们欣喜地看到,《流石》已经逐渐成为了凝聚四中人的巨大力量。

(二)亲近自然,走进乡村,开拓学生的视野

自创刊以来,我们组织了多次采风活动,带领学生登山游水,激发灵感;行走安阳,震撼于奇伟,感动于林县人民的决心与责任;阅读台湾,在山岚雾霭中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和不同地区的学生交流、碰撞,思考华语文化的异同;走进江西,去插秧,去拔草,到小学支教,去农家居住,认识最乡土的中国,理解最中国的土地。

(三)热心公益事业,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

在认真编排、力保品质的同时,校刊《流石》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我国汶川、玉树、舟曲等地出现灾情之后,《流石》人利用各种机会在校园开展赈灾义卖活动,为灾区募得善款累计达20000元。学生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们对灾区同胞的关切与支持,在实践中增强了责任感。

(四)设立“‘流石’文学奖”,支持校园人文建设

北京四中校刊,不仅为师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积极地开展各种校园文学活动。《流石》创刊一周年之际,在校刊基金会的支持下,校刊设立了“北京四中‘流石’文学奖”,作为学校最高文学奖项,奖励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和浓厚兴趣的校园小作家,以鼓励和支持四中学子热爱文学,热爱生活。至今,《流石》文学奖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先后嘉奖了近40名同学。每届评奖都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与支持。而颁奖典礼则更是校园一道闪亮的风景。

上述活动已经形成传统,成为校刊《流石》特有的教育方式。如果说《流石》人文地呵护着学生的创作热情,成就了学生的才华,那么这些活动则让学生们更加人文地成长,充实了生活,丰盈了心灵。

一本校刊,既要承载一群学生、一所学校的人文精神,更要寄托着一份永远追寻着的人文理想。

作者:王楚达(北京四中流石文学社指导教师)

上一篇:逝水之梦——运河文学的魅力
下一篇:校园文学活动课程化的实践探索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