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育理论 > 名师档案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章熊:作文,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2014-04-08 10:49:48  发布者:南枫  来源:本站整理

 

章熊-作文

名师简介

章熊1931年3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退休前任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为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教育部考试研究委员。毕生从事语文教育及研究,著有《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沉思录》、《简明·连贯·得体》等,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现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主持全国语文高考多年,并领导教育部考试中心“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编写了建国以来第一部大规模考试的作文评分参照量表,并著有《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

 

 

作文,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曾经,我非常热衷于作文方法的研究。阅读各种作文教学的专著,参加各类作文教学的研讨会,在博采众长之后,“躬耕陇亩”,积极探索,也曾在报刊及有关教学研讨活动中像赵本山“卖拐”一样到处推销自己的经验。忙乎了半天才发现,我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提高,语言的老到掩盖不了内容的贫乏,技巧的纯熟也替代不了思想的肤浅。于是乎,我开始转向,开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提出“为生活的语文”的口号。又折腾了半天,效果如何呢?

我先讲几件近期发生的事

学校争取到几家企业对本校的贫困生进行资助,需要受助者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一名学生在“住房面积”一栏赫然写着“600平米”(实际调查的结果是不足50平米);另一名学生在“监护人”一栏填写的是母亲的名字,在其后的“与受助者关系”一栏写的是“男女关系”……

学习古典诗歌,我给学生讲中国诗歌的传统意象“柳”,正旁征博引,讲得起劲,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柳树是啥样的?”引导学生体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独和凄凉,学生一脸茫然……

课间,我和学生闲聊,一学生问我:“老师,我们都上高中了,为啥还留语文作业?”这次该我茫然了。“茫然”之后,我试探性地问:“高中为什么就不留语文作业?”答曰:“我们初中时候就很少留语文作业了,即使有,也在课堂上就写完了。”“初中作业很少吗?”“也不少,主要是课堂上留的时间多。”“老师不讲课?”“很少讲,说是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那课后没有作业你们干什么呢?”“老师给补课,或者参加其它的什么补习班。”

我的一个学生,去年考入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家里大宴宾客,本人兴高采烈,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前几天给我打电话说:“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想着一定要考一所好大学。现在考上了好大学,上了快一年了,我才发现,我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我特别迷茫……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是教育的困境,特别是语文教育的困境。学生没有对生活的真切的认知和体验,就很难有自己的思想,“写出自己”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我们开始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关注生活,岳春光老师提出“要在技巧上的训练之外,还要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对外关注和对内观照’的能力”,这的确是非常切中时弊的建议。事实上,通过“外察内省”使个人素质得到提升,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早就成了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全社会都陷入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的漩涡中的时候,我们的学生还有没有可能去“见”、去“思”、去“自省”?上文讲的几个故事,其实是互相映证、互为因果的:学生全部的时间、精力,都投入了书本——中考、高考必考的书本。对于生活,他们名义上是亲历者,实际上连旁观者都算不上,对考试之外的一切都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更谈不上对生活的认知与体验。上学期在给学生讲长短句句式变换时,学生很不以为然。我拿出生物学的“遗传”的概念(这是他们这学期才会接触到的内容),用句式变换的方法教给他们怎样理解、记忆,这才调动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废寝忘食地学习,目的只有一个——考大学。至于为什么考大学,考上大学以后又怎样,都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

怪学生吗?学生的背后是家庭,我曾经向一些家长“推销”我的观点:学习的终极目标要着眼于生活,考大学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得到的回应大同小异:你的想法是对的,但我们现在还考虑不了那么多,孩子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只剩下了最简单的生活。虽然我举出大量身边的实例告诉他们,这与考大学并不矛盾,而且会有利于学生考大学,但家长都认为,那只适合那些特别聪明的学生,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尽管他们一般情况下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特别聪明的。想想也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最多的也不过两个,谁愿意拿自己的孩子去做实验呢?

怪家长吗?家长的背后是社会。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读书,考大学,仍然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虽然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但毕竟,上了大学,相对而言,机会还要多一些,否则,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也只能与他们擦肩而过。

这些话似乎绕得有点远了,其实,我只想说,“外察内省”,“对外关注,对内关照”,这样的要求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但很难实现,最起码,在当前的条件下很难实现。即使有部分学生经过老师的苦口婆心确有所动,而且有所获,结果也只能说一些冠冕堂皇的所谓真话,否则,就有可能自食其果。最近在网上看到网易专栏作家雷钟哲的一篇文章,原文照录如下:

雷钟哲:说真话的高考作文为何不受亲睐? 

 “十几年的高三教学使我痛切地认识到,我们的作文评价存在严重问题。”“拓宽说真话的包容空间,需全社会的参与,更需高考阅卷老师的包容。”“如果终极评价出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许多努力都是白费,应试教育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就会产生一种撕裂,教育就会出现价值分裂,这种分裂也会让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6月5日《华商报》)

 随着高考临近,有关高考的话题热烈起来。上面摘引的关于高考作文的评论,就是西安一位中学教师、万言信《心灵告白》的作者——杨林柯先生的观点。

 依我看,杨老师的认知堪称卓识。这恐怕缘于他是中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有着十几年高三语文教学的经验,特别是见识了多年惊涛拍岸的高考,引起的逐浪心潮和深入思考,就要比局外人深刻多了。

 杨老师说:“第一流的文章应该是独抒性灵,但问题在于,一些写真情有棱角的文章被打入冷宫带来的副作用是:许多有个性的学生不敢再说真话。”他举例说,前些年江苏一位有个性的学生,其高考作文被打“0”分,让许多老师抱憾不已;前年(2010),也是江苏的王云飞用古文写作“绿色生活”,这种古怪的套子里装的其实是真话的密码,但写真话有风险,就用难懂的古文来包装。因为,谁都不敢在关键时候,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于是我们常常看到,要么是堆砌文字,要么是道德伪装,很少有或不敢有真情实感的表达。尽管大师(索尔仁尼琴)有言——“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都重。”

 联想去年高考前夕,各种“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高考作文备考攻略”滚滚而来,很多学生希望通过突击提升作文水平,但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漆永祥教授说,“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社会对高考作文是一种畸形的重视。”他还说,那种让人眼前一亮、交口称赞的优秀作文太缺乏了。满分作文虽然年年有,但多有瑕疵,给人“矬子里拔将军”的无奈感。高考作文质量多年来提升不大,有时还在下降。(2011年4月21日《中国青年报》)何以如此?就在于诚信缺失假话充斥的土壤里,难以生长真情的大树。你想,连诚实都是一个奢侈的品质,讲真话该是一件多么不受欢迎的事情。

 人们都说,真情实感是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但真情实感,依靠人文精神的培养与造就。如果没有对自身和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照,没有对生活深入地体察与思考,整天陷在象牙塔里,一切以考试为中心,难免思想空虚情感变异。叶圣陶说:经验积聚得多,情感蕴蓄得深,思想钻研得精,才可以写成好文章。我们现在的教育,究竟给了学生多少聚集经验、蕴蓄情感、钻研思想的条件呢?相反,学生的思想,就像一个预先设置的容器,你只能在那个范围里活动。尽管你也长得模样喜人甚至时尚,但却留下了假模假式的印痕。——这就是现在的作文难以出彩的原因。

 所以,杨老师提出“拓宽说真话的包容空间,需全社会的参与,更需高考阅卷老师的包容”,就是一个十分及时的提醒。但愿从今年高考语文阅卷开始,就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让那些个性张扬、思想独到、性灵喷涌的文字,成为大众的“情人”。而那些言之无物、思想苍白、远离现实的文字,哪怕再怎么辞藻华丽,也不要盲目青睐。这是一种评价,更是一种导向,一个思想碰撞、兼容并包的路标啊!

这就是我们正在面临的现实。当然,我并不是说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想法就必须抨击时弊,但“时弊”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他们是学生,就必须回避吗?

我们将要面临的,是另一个现实——未来的现实。目前,高等教育几乎普及,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体。我离开大学校园二十多年了,对现在的大学不敢妄加评论。我们可以看看身在其中的人是怎样评论的:

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语惊四座:“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段话被参会嘉宾上了微博后,迅速被转发3.5万次。

钱理群教授的评价也许失之偏颇,但微博转发的次数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某些问题。

经过几年的折腾,我突然发现,社会病了,教育病了,语文竟然如此孤立无援,尽管我们有许多志同道合者,但这改变不了整个学科孤立无助的处境。在教学研究领域,语文学科可能是最活跃的,但始终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原因可能就在这里——我们所做的一切相对于教育和社会这个整体而言,只能是一些零敲碎打的修修补补,就好像阿Q一样,割麦便割麦,舂稻便舂稻,虽然一年四季辛辛苦苦,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艰难的处境。

有时甚至会绝望地想到:算了,别折腾了,你什么都改变不了。可是看到学生的或渴求或茫然的眼神,又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实在难以面对他们。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学生要的是效率,是“速成”,是立竿见影的提高。社会的浮躁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我们只能尽己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新的希望,最少,能够对学生有所影响,使他们在将来走上社会,遇到相关的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倘能如此,我们的努力也就没有完全白费,这,恐怕是我们能够聊以自慰的最后的理由了。

上一篇:吕叔湘: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下一篇:斯霞: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童心、有母爱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