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阅读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离骚》助读三题 2015-01-21 17:21:19  发布者:素岚  来源:《文学校园》2014.5 作者:张坤(安徽临泉县教师)/ 辑录

“离骚”的“骚”/江天

许慎在《说文解字》卷十这样解释“骚”字:“扰也,一曰摩马,从马蚤声”。清代的段玉裁注释道:“摩马,就如同现在人的刷马,引申为骚动”。所以,“骚”最初的意思是“骚动”,与“风骚、风流、骚货”之类无关。

但《离骚》里的“骚”则并非骚动的意思。《离骚》是战国末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所著《楚辞》的代表作和精华,后人给《离骚》戴上一顶“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的桂冠,并称《楚辞》为“骚”或“骚体”。

关于“离骚”这两个字的意思,古往今来,有很多种诠释。最早的大概是西汉司马迁的,他说:“离骚,就是离忧。”后来东汉的班固解释说:离,就是遭;骚,就是忧。离骚,就是遭受忧患。东汉王逸则认为离骚是离别忧愁,说:“离,别也;骚,愁也。”近世的学者一般认同班固的解释。司马迁、班固、王逸这些大家,对《离骚》里的“离”字义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认为“骚”的意思是忧愁。也是,屈大夫的《离骚》满篇苦闷彷徨、愤世嫉俗、愁肠百结,“骚”字解释为忧愁当是不错。

为什么称诗人为“骚人、骚客”呢?我想,一来,是由于诗人屈原及其名篇《离骚》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所以人们用“骚人、骚客”来指代诗人;二来,诗人均神经敏锐,多愁善感,也就是很“骚”,很忧愁;其三,《离骚》里的“骚”这种忧愁,并非屈原个人的小忧小愁,而是大忧大愁,是在忧愁国家、民族和国民的命运,因此,“骚”的延展意义应当是“忧国忧民”, “骚人、骚客”就是“忧国忧民的人”。中国古代“士”的代表——文人骚客,其中的杰出人物,也的确是些忧国忧民的人。所以,一些专家解释“骚人”说:“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我以为并不准确。

(摘自2013年1月30日《安庆晚报》)

 

《离骚》中的“美人”/李中华

所谓“美人”,是以男女之爱来象征君臣朋友之谊,这一手法也是由《楚辞》所开创的。《离骚》与《九章》中多次提到“美人”,有时是指君主,有时也可能指诗人自己。屈原作品中又多次说到“求女”之事,叹息没有好的媒人从中联络传情。《离骚》又写道:“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些都是用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来象征君臣际遇的状况。总之在封建时代,作臣下的得到君主的赏识,就像女子得到男人的喜爱一样,所以臣子思恋君主,又像是在思恋美人。

在今天看起来,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与君臣、朋友的关系是本质不同的两个范畴。在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它们却被联系在一起了。表面上写的是男女恋爱,实际说的是君臣遇合,这就叫有寄托。又有人说这种美人之思中,婉转地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摘自2014年3月7日《徐州日报》) 

 

《离骚》不离中医药 / 邬时民

《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伟的一部自叙性抒情长诗。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以高度的艺术技巧,在诗中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崇高的品质。

  《离骚》鲜明的政治倾向通过托物比兴表现出来。诗人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天上地下,四极八荒,任其驰骋。风雷云月等自然现象,虬龙鸾凤等珍禽异兽,甚至兰椒蕙芷等香花美草,都用来为他的抒情服务。

  更让人叫绝的是,屈原的诗与中医药相互交融,艺术与医药相通。在现存的屈原诗中,与中药相关的有19首,其中植物类药物多达50多种。对于《离骚》所述的中草药,早在宋代就有学者作了专门研究,堪为代表作的是宋人吴仁杰所撰的《离骚草木疏》,共分四卷,载有草木55种。

  屈原抒情奔腾浩瀚,笔法昂扬激荡,诗中对一些中草药的形态、生长、栽培、采集,描绘得栩栩如生,酣畅淋漓。如“扈江良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记载了江蓠、芷、兰三味中草药,意思为我披上了江蓠和辟芷,又连缀起秋兰作为佩饰,借喻自己的品质和才能;“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薰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四句,留夷、揭车、杜衡、芳芷都是中草药名,以大量种植芳草比喻自己曾积极、广泛地推荐和培养人才,希望共同从事政治改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是早晨饮木兰的露水,晚上吃秋菊的花朵,说明早在战国时代,古人已认识木兰、秋菊等花草具有药物保健作用。

  有关中草药的描述,在屈原其他诗赋中也可见到,如“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未”,是写采集灵芝草、薜荔和芙蓉花,有山有水,相互辉映,犹如一幅绝妙的山水图,令人心旷神怡。

屈原的诗赋,以浪漫主义精神和大胆创新的思想,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名作。诗赋中提到的诸多中草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兼习药理的风尚。

                            (选自2013年11月15日《太原日报》)

pan>�i n<�O� p� ttp://www.so.com/s?q=%E6%9D%9C%E9%83%8E%E5%8F%A3&ie=utf-8&src=se_lighten_f" >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确立的基本模式是“导学案”加“小组合作”。“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民主课堂实施的有效载体,或者通俗地说,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习的“指南”。而“小组合作”是学生学习的形式,是民主课堂实施的有效方式,是学生依据“导学案”所采取的行动。

 

根据这个模式,每一位老师都开始上“探索课”,课后以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讨论总结。在李镇西“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的行政干部也积极上研究课,李镇西也率先垂范带头上研究课。一个学期以来,每周每个学科都有半天的校内研究课,每次都有一位老师上研究课,然后,根据学校的《评价量表》展开研究与探讨。

 

(摘自《特级教师李镇西:为何从“讲”到“不讲”》)

上一篇:爱的梦幻,灵魂的剖析 ---《巴黎圣母院》阅读的突破口
下一篇:明白自己存在的责任——苏州文昌实验中学师生分享名著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