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阅读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高中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探究与思考 2015-01-22 21:04:28  发布者:闻瑛  来源:林如元(课题主持及执笔人)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校本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背景与目的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教科书之外,自主选择,从教科书、教辅材料之外的文字媒体获取信息,借以增长知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各种阅读活动。其本质是非语文课堂材料性阅读,阅读特点是独立自主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感知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十分重视,明确表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新教材对高中生必读名著也做了很好的推荐与引导,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环境有所改观,阅读对象也更为丰富,家长、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已经予以一定的重视。但是,由于繁重的课业负担,高中生的阅读时间尚得不到充分保证,阅读方法有待于加强指导,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0119月,即高一上期,我们对全年级学生关于《红楼梦》与《复活》等有关名著阅读情况做过调查:448人读过《红楼梦》(而且有的还不是读原著)的78人,仅占17%; 读过《复活》(托尔斯泰)的27人,仅占6%。不少学生(尤其是理科生)进入高中就泡在题海不能自拔,根本无暇阅读课外书籍。超过60%的学生没有相对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即使有也是利用睡前进行消遣性阅读。还有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停留在功利性阅读的低层次上,认为只有对考试有用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没有把阅读作为精神成长的必要条件。学生在作文中长期处于思想贫血,材料贫弱,语言贫乏的三贫状态。我们已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危机与责任,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引导学生阅读,不研究学生阅读,不指导学生读什么和怎么读,将影响的不只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人格健全。    

    雨果说过:“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这就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二、课题探究与成效

1.激发阅读兴趣,创造阅读氛围

我们抓住高一新生刚进校对高中充满了新奇感、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最佳时机,利用课堂、班会、年级大会反复申明阅读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多读一些文学名著,传记典籍,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高一开学时,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在年级学生大会上以《语文天生重要,阅读助你成长》为题发言,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读书实例,阐明了读书不仅能影响人生的长度,还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书籍是哺育心灵的母乳,铸造灵魂的工具,启迪智慧的钥匙。并要求学生抓住高一读书的最好时机,每天读一篇美文,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周两面摘录及感悟,并做精美文章剪贴,目的是使学生重视读书,抓紧读书,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0125月(高一下期)我们请了深圳大学文学院南翔教授走进高中部“专家讲堂”,作了读书专题报告:“在生活中感受文学,在阅读中享受生活”。南翔教授给合自身创作实践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阅读与写作课,向同学们推荐了龙应台、高尔泰、陈丹青、黄永玉、余冠中等作家的作品,特别强调了陈、黄、余三位画家的散文,画面感特别强,值得好好阅读。高二上学期,即2012115(高二上期),本人又代表本课题组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题作了全校晨会讲话。用莫言的读书故事,启发学生珍惜今天的读书生活,并向全校倡导:用好书开启人生的房间,用好书洗去内心的浮躁,用好书改变人性的偏狭,用好书使自己变得纯洁和高雅。

201211月,高二下期,深圳实验高中部专家大讲堂又迎来了三位尊贵的客人,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先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诗人王世龙先生,原《中国少年报》主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孙女叶小沫女士。他们是用参加深圳读书月活动之机受我校雨霁文学社邀请来到高中部讲学的。白烨就中学生感兴趣的青春文学、网络文学、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等话题展开了他的演讲。首先就韩寒、郭敬明等青春文学偶像派谈了他的了解与观点。讲述了当年网上“韩白论战”的起因、过程与结果,充分肯定了韩寒、郭敬明在当今文学商业化扁平化时代的必然与价值。诗人王世龙以在北京潞河中学成长起来的新疆籍校园诗人高二学生麦麦提敏以及我校《爱的甘霖》作者高三学生吴岱霖为例,阐述了当今校园文学发展的蓬勃态势,青春阅读与阳光写作已成为校园文学的主流,希望同学们好好读书,热爱写作,文学使人高贵,写作使青春多姿多彩。

老师、专家、作家们的不断激发与鼓劲,学生争读名著、争读美文、传阅好书的风气日水的浓厚。为分享读书收获与感悟,进一步营造班级阅读氛围,三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了班级阅读交流。每节语文课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由一个同学上讲台介绍一本名著或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要求上台介绍的同学必须有阅读、有感悟、有课件PPT。同学们的推荐与交流,往往比老师的推荐更有认同感,更有影响。我们还配合学生处创建文明寝室打造有特色的寝室文化活动,开展了寝室读书比赛,看哪个寝室读书多,读得好,读得有品位,有收获。

2.抓紧阅读引导,提升阅读品位。

    高中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对读什么及怎么读就得非常讲究了。“开卷”并非都“有益”。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从阅读的选择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放出眼光:拿来、挑选、占有。

    在阅读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高中生阅读内容庸俗化、阅读价值取向功利性的倾向依然严重。多达近60%的同学选择的是武侠、时文、休闲娱乐类。他们喜欢快餐式文化、娱乐式文化,以此满足他们消遣、休闲、娱乐、快感的目的。当然也有许多学生非常喜欢如韩寒、郭敬明、蒋方舟、安意如、小妮子、明晓溪、饶雪漫、可爱淘、米米拉等的8090后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叙述语言符合现代中学生的表达习惯。其思想认识也符合当前高中生生活对社会、人生的感知体验,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还有一些学生喜欢武侠类、故事类、情感类作品,阅读这类作品可使他们精神上得到补偿,心理上得到满足。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本该是属于他们的生活,因高考的强大压力总是得不到完整的体验,他们只能在这样的阅读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但正如白烨所说,“十年匆匆,网络文学改变了文坛格局,文学网站跻身与传统的文学图书、文学期刊三分天下。同时指出,在网络文学中, 充斥着很多新鲜的元素,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疏离和冷淡,以及前所未有的自我张扬与媚俗性的倾向,作为当代中学生,在接受多元文化的同时,更需要传统经典文化的潜养,需要眼光与智慧。”而中学生往往缺少的就是这种眼光与智慧,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帮助学生挑选好书,引导学生阅读好书,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当然,什么是好书?本身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此容不赘述。总之,我们认为经典名著故不必说,还有许多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人生、开启智慧的书,我们有选择的推荐给学生,可以让他们节省时间少走弯路,从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这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的事情。

两年来,我们在阅读材料方面做了以下几件实事。首先是大力推荐名著或好书。高一高二,我们分三次给学生推荐了60本书。

如高一寒假,引导学生既关注名著,也关注当前社会。时间较短,我们推荐了10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围城》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史蒂夫·乔布斯传》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野蛮生长》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 ) 、《中国智慧》《百年孤独》《论语》及《于丹论语心得》)。

高一暑假,此时高考的压力相对较小,是学生读书的黄金假期,我们主要引导学生阅读应该读中外名著及对学生有影响的传记作品,如《鲁迅作品精选》《子夜》《家》《骆驼祥子》《围城》《射雕英雄传》《汪洋中的一条船》《挪威的森林》《唐吉诃德》《简爱》《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复活》《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老人与海》《麦田里的守望者》《莫泊桑短篇小说选》《契诃夫》《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泰戈尔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名人传》《华盛顿全传》《房龙传》无尽的探索》《卓别林自传》30部。

高二寒假,重点推荐以下十部书,意在从不同的角度扩大视野,加强对文学、对艺术的修养,深化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并从中积累写作素材。如《莫言中短篇小说集》、《莫言长篇小说选读》、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木心《文学回忆录》、周国平《岁月与性情》路遥《平凡的世界》、邓亚萍《人生路,莫慌张》、李承鹏《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

高二暑假,主要推荐了中国现当代优秀作品选读:如林语堂《京华烟云》、张爱玲《半生缘》《倾城之恋》《金锁记》、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宗璞《红豆》、阿来《尘埃落定》、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王安忆《长恨歌》、米兰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余杰《火与冰》、王朔《我的千岁寒》。

高三,大力推进研究性阅读和个性阅读。首先是要求全年级必读《民国那些大师们》(年级网购200本)及其大师作品一至两部;二是根据高中阶段所读名著或好书,再选一部或两部自已最喜爱的书进行重读,部分章节精读,或个性解读。在此基础上写研究性读书论文一篇,3000字以上。要求在3月份完成,经老师鉴定认可后,记学分2分。

对重点推荐的名著或好书,我们还附上推荐的理由。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 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 一生。她,就是林徽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用最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 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传奇一生。又如《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 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 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 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 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成为20世界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30年后,中国的莫言又以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山东高密乡的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样推荐,目的是宣传该书阅读价值,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指引学生阅读关注的重点。

其次,为考查学生阅读情况与效果,我们除了通过学生读书摘抄、读书感悟及课前学生交流的方式了解,我们还把把名著阅读纳入学段考试检测。如高一上第三段第8题(3分):

 

在名著《老人与海》里,老人先后五次与鲨鱼搏斗,abcde是与1 2 3 4 5分别对应的搏斗结果,其中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1用鱼叉杀死一条鲭鲨                  a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2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                  b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3用刀子杀死了犁头鲨                  c失鱼叉,鱼被吃四十磅

4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                  d刀子折断;

5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                  e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A. b c a d e                                  B. e c b a d

C. d b c e a                                  D. c b d e a

 

此题意在从情节(细节)的角度检测学生是否真正读过名著《老人与海》 。

又如高二下三段考试第8题:

 

下面对名著的有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0多部小说,写了2000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B.《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发生在法国西部的索漠城。这座城市盛产葡萄酒,因此,酒桶的市价很不坏,箍桶匠葛朗台很捞了些钱。小说充斥着残忍、血腥,但在对欧也妮形象的描述中,读者感到了抒情气氛,感到了一丝温馨。

C.《欧也妮葛朗台》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故事的主要线索,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中心事件。小说中,查理将自己母亲的金梳妆匣赠送给欧也妮表现了他对两人爱情的忠贞不贰。

D.《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同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巴贡、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并称世界文学史中“四大吝啬鬼”。

 

此题分别从作家作品、小说人物与情节、小说结构与主题等角度分别检测学生是否阅读《欧也妮葛朗台》。

在引导学生读名著读好书的同时,我们一直穿插了时文美文的阅读引导,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地编印时文美文近30期,约200篇文章。如《时文美文》第20期(林如元编)《开门反腐更能赢得民心》、《在现实中体会青春向前》、《 “反高帅富”价值观是否“集体意志”?》、《一位父亲给梦鸽女士的一封信》;第22期(李新林编)《人民日报: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人民日报:整顿世风不能靠打压〈小时代〉》。第24期《专辑——陈永洲事件及其反思》(王中明编)。这些文章直击当前社会热点,这些时文章很能体现当前社会状况和社会风气,传递正能量,也很受学生欢迎。第23期(樊春喜主编)张恨水的《雾之美》 ,朱自清的《绿》, 梁实秋的《脸谱》 , 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丰子恺的《渐》 ,意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在形形色色见贯不经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思考去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去鞭鞑假恶丑。

除了时文,王中明老师,积多年文化积累之大成,精选并编辑了文化类精品美文300篇(电子书),如《不老的老子》、《庄子,会飞翔的人》、《千年咏叹——与孔子对话》、《塊断汩罗——屈原》、《千古一帝话秦皇》、《千秋史公司马迁》、《无字碑前叹无字——武则天》、《沉香十年张爱玲》等等。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增强文化底蕴、积累文化素材、促进文化写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读书,倘若老是限于读,按叔本华的说法,是别人在替自己思想,我们不过是在重复别人的思想,如同儿童启蒙习字依据描红簿描红一样。这在一个人的学习初期,是必要的,但它毕竟是读书的初级阶段。读书的目的,终究是要在书籍的启示下,自己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就要在读书中多加思索,多有生发,防止使自己的头脑沦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窒息了创造精神。美国的司马贺说:“理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一个人能否用平常的语言把问题陈述出来,并通过对问题的陈述产生对问题的内部表征。”所以,学生阅读时,不能被动地充当“容器”,停留在表面的泛泛的理解上,而必须要自觉地正确地理解原文,主动地探求文章所蕴含的各种意义,不断地介入评价、怀疑和预测,不断地提出问题,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运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才是积极的有效的阅读。为此,我们做了以下的努力。

一是摘抄感悟,读评结合。从高一到高三,我们一直要求泛读与精读结合。精读时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每周有摘抄,每抄有感悟,老师每周还有查阅。两年来,精读时文美文,精摘好段好句,不少学生已写满厚厚的一大本。同时,我们挑选各班的优秀读书笔记编印出来,在全年级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与带动作用(见学生摘录与感悟本)。

二是研读名著、好书,写出研究性论文。高二暑假,我们布置了每个同学研读一本名著或好书,写好一篇关于该书的研究论文(最终收到电子文档411篇)。从学生的阅读与研究的范围、角度、深度看,大大超出了老师的预期。在此我仅举两例:高三(2)班晁婳同学在《三读百年孤独》中写到:“这本我读了三遍的小说,拿起便有一种百年时光静静流淌在掌中的感觉。但你知道这条河流有暗沟,有泥沼。有调查显示,《百年孤独》是第二本难读下去的书,次于《红楼梦》,我想这大抵是因为内容沉重、虚实交杂、人物关系混乱吧。曾为这本书写极简短的一篇读后感,当时便觉得很难再写下去。如今我又握着这百年的情节,妄图写活这篇书评,忐忑又沉溺。……我原打算用极短的篇幅来概括这部小说,是在是太高估我自己了。我不愿意错过每个人的命运,因为如此才构成了南美大陆的宏图。人物间似乎找不到什么旷日持久的深情,缺乏爱与关怀。我想莫言小说之所以能给人从头到脚的冰冷似乎也是受加西亚的影响吧。在每一个用普通的思维设想的故事的尾声,总是有一句冰冷的逆转。譬如为布恩迪亚家服务的印度兄妹因惧怕失眠症而放弃王位,如此一句便令人想到他们的惊恐与坎坷。像所有伟大的作品,这部小说有不少对于社会的影射:失眠症,私以为是在讽刺人们对历史的遗忘;上校发动战争的历程,也是所有战争的写照吧,认为是为信仰而战,实则为权力而战;香蕉公司的章节更是让我哑然失笑,想到最近目睹的少数人一百八十度翻供的案件,反专政真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加西亚在文末说这样一个历经百年孤独的家庭必定不会再重新出现了。我只能悲凉地说,这场悲剧,加西亚是写给自己看的,他或许完全没有考虑读者。”从这段文字,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晁婳对《百年孤独》是在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的了。

高三(3)班赖冠成在读毕淑敏的作品后写到: “她的文字十分贴近心灵,她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母爱的气息,在轻轻抚摸心灵上的伤口,而非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戳心胸,将内心的苦楚,伤痛,黑暗暴露无遗。而身为心理医生的毕淑敏,恰好对这些人在成长,交往和遇事时产生的种种烦恼、疑惑甚至恐惧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但仅仅是诠释确实是远远不够的。在她大多数的散文集里,如《没有一颗小草自惭形秽》、《幸福的七种颜色》和《带上灵魂去旅行》,都体现了了她敏锐的心灵感悟,她的文字使人开阔,明亮,充满幸福。”

很多同学的阅读都较深入,研究角度也比较新颖。如研究性论文《六道轮回,畜语世事变迁<生死疲劳>》(11班万全策),《孤独并执著着——<百年孤独>有感》(1班高玥),《局外人的回忆——关于<文学回忆录>的一些思考》(1班王赫),《从<复活>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历程》(2班李达伦),《禁欲主义可以休矣——浅析,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副主教的堕落》(10班张漪琦),《浅谈<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运用》(10班张鹏),《谈<呼啸山庄>的爱与痛》(10班王婉冰),《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论语>》(11班李成祥)。像这样的研究性论文,全年级共收到398篇。

此外,我们还抓住每年一度学校艺术节名著片断表演的机会,引导学生读名著,演片断,把名著阅读推向高潮。三月海选剧本及全年级招聘导演和演员,四月紧张排练,五月好戏登场。其间排练、灯光、音乐、服装、道具、化妆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操作,语老师只做指导与服务。从剧本选取、片段改编到舞台排演,充分展示了学生名著阅读的深度,以及形象再现的水平与能力。《赵氏孤儿》(高二6班编导)把剧情集中于屠岸贾、程婴和赵武之间的矛盾,再现了三人的恩怨情仇,贴切地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及人性碰撞时的激烈冲突。《梁祝》(高二11班编导)很好地演绎了在父母包办婚姻压迫下祝英台对爱情的渴望与果敢,二人义约黄泉双双化蝶催人泪下。改编自课文《项羽本纪》(高二8班编导)的《霸王殇》既保留了原著的核心思想及原著霸王与刘邦的形象,又巧妙地旁敲了电影电视中篡改历史的不良现象,发人深思。

    三、课题成果与思考

    回顾三年我们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感到最大收获的是,我们带领学生走出了教材,走出了课堂,走进了丰富多彩的名著、好书、美文世界,也走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我们看到学生在大语文课堂里自由地呼吸、在名著好书的天地里快乐地成长,我们感到特别欣慰。从收上来的2014届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表来看,大多数同学读书在2030本,且大都是老师所推荐的名著或好书。下面是高三(6)班黄泽华(女生)读过的书:《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乔布斯传)、《世界因你而不同》(李开复自传)、《围城》(钱钟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白落梅)、《家》(巴金)、《骆驼祥子》(老舍)、《堂吉诃德》(塞万提斯)、《简爱》(夏洛蒂)、《巴黎圣母院》(雨果)、《红与黑》(司汤达)、《复活》(托尔斯泰)、《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老人与海》(海明威)、《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李承鹏)、《透明的红萝卜》(莫言)、《名人传》(罗曼罗兰)、《文学回忆录》(木心)、《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平凡的世界》(路遥)、《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纳兰容若词传》(白落梅)、《追忆逝水年华》(普鲁斯特)、《红楼梦》(曹雪芹)、《连城》(沈从文)、《人间词话》(王国维)、《谈美书简》(朱光潜)、《傲慢与偏见》(奥斯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文化苦旅》(余秋雨)。从黄泽华所读30部书看,不仅涉猎面广,而且都是文学品位高、思想性艺术性强的作品。我们相信这些作品将成为黄泽华同学一辈子的财富,更为可贵的是,这种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她就获得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成长方式,而这种方式将是她人生幸福的源泉。正如毕淑敏所说:“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 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了。”

我们更欣喜的发现,因为读书,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更加自信。近年来,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成绩优异,学校已成为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大、中科大、中大、香港各高校等名牌大学的优秀生源基地。这是与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分不开的。2014我校高考重本率在深圳率先破九,即重点本科上线率先突破90%,本科率达99%,高考语文成绩均分116分,位列深圳前茅。学生在各种写作比赛中获得大奖。20137月,第十一届“叶圣陶杯”及第八届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在北京举行,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2名同学获得大奖,其中吴岱霖同学被评为“全国十佳小作家”。20148月,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大学举行。我校共有4名学生进入全国总决赛,与来自全国各地近300所中小学校的1200余名中小学生角逐本次总决赛奖项。最终,我校高二(10)班邓科同学获得一等奖,高二(8)班王书越、高二(11)班郭思思同学获得二等奖,高二(3)班(现高三(3)班)张琳同学获得三等奖。高中部获评创新作文大赛“基地校”我们认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胸中有丘壑,叶纳百万兵”的道理。一个胸有很多书卷的学生,在面对人生、面对考试、面对比赛,以及面对种种挑战时,他会更加从容不迫,更加应对自如。

当然,我们的学生还有更大潜力有待我们去开掘,我们的课题研究也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深入。不过通过三年的探究,我们已经摸索到了一些有效阅读的规律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很重要。

1.启动要早,循序渐进。三年的高中学习是一个整体,阅读训练也应该是一个整体,这三年的训练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高一的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阅读的内容也不能太难,要求不宜太多太高。如多读人物传记类作品,中短篇作品,先把学生引进阅读的大门以激发学生兴趣最为重要,同时给学生以励志,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高二偏重于阅读名著。让学生走进名家大师,感受名作名篇带给人的精神震撼,审美享受,情感熏陶,让作品对生命质量产生影响。高三偏重于文化阅读,思辩阅读较好,这对深化学生思想,积淀文化底蕴,提高写作水平会有直接的帮助。

2.指导到位,事半功倍。对于阅读的方法,不强求统一,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默读、朗读、浏览式、赏析式、圈点式、摘录式、批注式、比较式、对话式……不拘一格。可以引导学生多做摘抄及评点。如在阅读过程中把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写上点评或心得,坚持下去,必有很大收获。或者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积累方法,总之要让学生在自主积累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收获与快乐。

3.创设活动,促进阅读。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一节课)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然后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命题和半命题。可以上他们复述主要故事情节,或就某一个人物作出评价。要建好阅读加油,即定期举行专题活动。如读书演讲,读书交流,辩论赛、名著资料展、名著经典电影欣赏、专家讲座、名著片断表演等等。

总之,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深入持久地开展课外有效阅读,将为学生走进高校、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和人文基础,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一路凯歌。

让我们铭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的一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201410

上一篇:明白自己存在的责任——苏州文昌实验中学师生分享名著
下一篇:《鸿门宴》中的座次文化及其他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