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中外名家 > 华文名家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叶圣陶在甪直:创作源泉比水乡更灵动 2016-11-01 17:36:11  发布者:丁毅  来源:本站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它传承并发扬叶老的教育思想和写作理念,引导无数中学生走上文学之路。叶老曾说“我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创造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叶圣陶的第二故乡——甪直,一起饱览因他而充满浓浓文化和艺术气息的江南古镇,探寻他那比水乡更灵动的创作源泉,追忆他从甪直起步的教育与文学人生。

 

在1917年春季开学前,叶圣陶辞去尚公的教师职务,和吴宾若、王伯祥一起从苏州乘船,经吴淞江前往甪直“五高”任教。当时,吴宾若是“五高”的校长,王伯祥是“五高”的教员。他们三人“本是同学,犹如亲兄弟一样,复为同事,真个手足似的无分彼此,只觉得各是全体的一部分”(叶圣陶《甪直闲吟图》题记)。

“五高”当时的学制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叶圣陶任高小二年级级任,教国文。在“五高”,叶圣陶和吴宾若、王伯祥等经常互相切磋教育问题。他们冲破了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和种种阻力锐意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

 

自编国文教材

叶圣陶在甪直“五高”担任国文教员,自编国文教材是他实践教育改革的第一个步骤。他自编教材的宗旨是“顺自然之趋势”,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适应学生之地位”,“协助学生脱离旧社会旧思想的感化”,“叫学生做个正正当当的人”。在强调思想性的同时,叶圣陶大力提倡白话文。叶圣陶反对强行灌输的封建教育,主张学校提供条件诱导启发学生自由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质疑、解难的能力,造就成健全的公民。在他编写的教材中,每篇选文的后面都附有题解、作者传略、注释、练习等,便于学生自习。数篇选文之后,就有编者写的一篇“文话”,谈文章的欣赏和写作。

叶圣陶在甪直自编的第一部国文教材,课文包括:(一)翻译作品,如莫泊桑的《两个朋友》(即《二渔夫》)、《项链》,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等;(二)古典名著,如宋濂的《王冕传》、顾炎武的《与友人论学书》、魏学洢的《核舟记》、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折臂翁》、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等;(三)根据名著改写的语体文,如《荆轲刺秦王》《苏州虎丘》《苏州五人墓》等。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勃起,鲁迅的《孔乙己》《故乡》,胡适的《一颗星儿》,周作人的《小河》《生活之艺术》,沈尹默的《三弦》等一大批新的文学作品,也被叶圣陶编入了国文课本。

 

特设教育境遇

叶圣陶认为,学校教育当“以儿童为本位”,仅仅有适用的教材是不够的,新的教育不能只靠文字和书本,“尤当纯用直观教授”,给学生“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使教学与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替小学生定个方向”,“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让学生得到健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叶圣陶、吴宾若、王伯祥和同事们一起带领学生挥锄破土,在校园西北面的鲁望祠堂旁开了一片荒地,办起了“生生农场”。师生一起种植瓜豆蔬菜,一起分享劳动果实,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劳动观念。为了引导学生们阅读新文学作品,“发展思想,涵育情感”,叶圣陶捐款在四面厅办起了博览室和利群书店,里面摆放着各种书籍及《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中间设一个文物展柜,供师生阅读、参观。叶圣陶常把自己购买的书刊介绍给同学们,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在这里为学生开辟诗文、书画、英文通讯等各种学习专栏,指导学生们写生练笔。在他的建议下,“五高”建立了音乐室兼篆刻室。叶圣陶爱好篆刻,各班的篆刻课都由他担任。课上课下,叶圣陶教学生刻图章印记,刻诗文互赠,刻竹板压书,刻花鸟共赏。

叶圣陶来到“五高”以后,与吴宾若、王伯祥等商定,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和重阳节的后一天,为“五高”师生共祭陆龟蒙节,祭文都由叶圣陶撰写。平日里,叶圣陶常常带领学生拜谒陆龟蒙的衣冠冢,在陆龟蒙石碑和洗笔槽前评价陆龟蒙揭露现实、哀悯农民的诗文,在陆龟蒙遗迹斗鸭池和白莲寺旁讲述先贤的生平。在叶圣陶的教导下,有的学生毕业后投身革命,陈继昌烈士和戴宗盘烈士,都是叶圣陶的学生。

叶圣陶特别迷恋戏剧,民国元年还有过“献身舞台”要当“名伶”的念头。到了甪直,他“提议在学校里造了一个戏台,自己编了剧本,每逢星期三演出一次”(叶绍钧《隔膜》)。叶圣陶曾把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两渔夫》等课文改编成话剧,把《荆轲刺秦王》改编成戏剧,师生一起排演,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中受到熏陶,获得教育。在每学期中和学期末的“恳亲会”(即家长会)上,叶圣陶会把学生的习作、试卷、字画、雕刻,以及种植的瓜豆蔬菜陈列出来,请学生家长和社会贤达来校观览,还会请大家观看学生表演团体操,看学生演戏。

叶圣陶坚持学生第一,提倡爱的教育,强调从小就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他认为育人如植树,乔木参天,绿荫匝地,大者可为栋梁,小者亦成榱桷。小学教育的责任,就是把树苗植根于地,使得尽发育之能力,有成就的资格。

叶圣陶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常常鼓励学生搞课外创作,亲自帮助他们修改稿子,帮助他们投递给《儿童世界》发表。作家严大椿就是他辅导过的一位学生。他还关心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宋志诚的家里很穷,叶圣陶夫妇常给他买书、买笔墨,替他缝补衣裳。他原名宋志成,叶圣陶说,人贵于诚,为他改名为“志诚”。抗日战争时期,叶圣陶介绍他做《大公报》《新闻报》等的经销员,帮他解决生活困难。

 

从事文学创作

叶圣陶在甪直“五高”执教之余,还进行了新文学的创作。他接触农民,了解社会,创作了白话小说、散文、诗歌近百篇,获得了大丰收,这段时期的工作、生活和写作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叶圣陶结合自己的教育感受,率先对“作文教授”发难,为新文化运动献计献策,推波助澜,立志做“新青年”,还创办了文艺周刊《直声》传播新文化、新思想。1919年2月1日,叶圣陶发表了第一首描写甪直乡村风景的新诗《春雨》,同年3月1日,叶圣陶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这也是一个人》。从此,他一发不可收,写小说,写新诗,写童话,写文艺评论和散文杂感,写剧本……成了“托命于文艺”的一名战士,成了中国新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和先驱者之一。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最早写童话的作家之一。《儿童世界》是中国第一个专供少年阅读的刊物。叶圣陶应创办人郑振铎之约,常为《儿童世界》写童话。他在为胡墨林代课的时候,在女子楼也创作了许多童话,后来结集成册,出版了我国的第一本童话集《稻草人》。作者把“稻草人”刻画成一个“旧中国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寂寞和悲哀。

       著名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的白话长篇小说《倪焕之》及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等作品,其中不少素材和社会背景、人物形象等都来源于甪直,来源于叶圣陶在甪直“五高”期间的生活和教育实践。《多收了三五斗》更是以甪直万盛米行为素材背景,揭露了谷贱伤农的社会现象。

       小说《倪焕之》第一章里写到的“高高的银杏树”以及对学校、桥、楼的描写,都取材于甪直“五高”,就连在学校门前召开的“五四”宣讲会,在小说中也能找到有关的场景。叶圣陶在192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被茅盾称之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扛鼎之作”,民国时期曾刊印13版,新中国成立后又出数种版本,还译成英、法、日、俄、德等多种文字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五四”运动前,叶圣陶就加入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并积极为《新潮》杂志写稿,讨论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在1919年4月1日出版的《新潮》杂志上,叶圣陶发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第一篇国语教育论文《小学教育的改造》,对于“改编小学国文”、把白话文著作引进中小学国文教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叶圣陶和王伯祥等同事一起商讨唤起民众的计划,组织师生罢教罢课,上街游行,在“五高”的操场上召开“五四”宣讲会。会上,叶圣陶作了题为《独立与互助》的演讲,王伯祥作了题为《社会的国家和官僚的国家有什么分别》的演讲。叶圣陶还到甪直第一、第二国民小学串联,和那里的教师联名发表了直诉北洋军阀政府、声援“五四”运动的《甪直高小国民学校宣言》,并发表在1919年6月16日的上海《时事新报》上,在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又和王伯祥等人创办了文艺周刊《直声》,积极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教育学生爱国、反帝、反封建。“五高”的不少学生因此受到启蒙,后来走上了救国和革命的道路。

 

情系“第二故乡”

1919年5月,叶圣陶的父亲去世。办完父亲的后事后,叶圣陶于当年暑假把家从苏州搬到甪直,和外祖母、母亲、妻子胡墨林,还有刚满周岁的长子至善一起过上了恬静的“乡村生活”。

叶圣陶从此做了甪直人,和夫人胡墨林“晨晚到校返寓”,一日往返四次,通过改革教育来影响家庭、服务乡村,改造乡村。

叶圣陶招集镇上的穷孩子到学校读书。他的短篇《阿菊》(原名《低能儿》)中阿菊的原型,就是住在保圣寺前面的阿虎。阿虎家景贫寒,是叶圣陶出钱供他读书的。胡墨林在女子部教授国文和家政课,她讲授的各种裁剪、缝纫技艺,很快就在甪直镇传开了。晚间,常有三五成群的姑娘来串门,胡墨林热心地教她们描花剪样,裁缝针织。为了建设乡村,叶圣陶和王伯祥计划出版《自觉》周报,邀请顾颉刚、郭绍虞等十二人作为发起人,每人每月出二元钱作为办周报的基金,想用这份周报来宣传科学知识,以唤起民众改革社会的“自觉”,后因种种原因使他们的设想未能如愿。叶圣陶和王伯祥不甘心,他们一起刻印了《直声》文艺周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

叶圣陶1917年初到甪直执教,1919年夏天把家搬到甪直。1921年7月后,他应邀先后到上海吴淞中学公学、浙江第一师范、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但家眷仍然留在甪直,胡墨林仍在“五高”女子部教书。直到1922年秋天,叶圣陶才把家搬回苏州太平巷,在甪直生活了将近六个年头。

叶圣陶曾说“我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创造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个故乡”。他把甪直比作哺育自己成长的摇篮,对甪直的一桥一水、一草一木都寄予了深厚的感情。

时隔五十五年,1977年5月17日,叶圣陶以83岁的高龄重访甪直。当年的学生听说叶老师回来了,纷纷赶到码头迎接。叶圣陶一上岸,仍能“望而识其貌记其名者”三人。师生们一起重游保圣寺,寻访“五高”,欢聚后合影留念。叶圣陶回北京后,特为重访甪直作了两首诗,为甪直小学补题了两幅词。

 



 

上一篇:贾平凹:“我有使命不敢怠”
下一篇:作家阿来:我要把写作带向更广义的诗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