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徐 华:传统涵育心灵 文化造就人格 2017-12-01 08:55:59  发布者:丁毅  来源:光明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极高之功。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是唤醒灵魂,养成自觉,使受教育者明做人之道德,明做事之准则,明报效国家之职责。作为基础教育学校,我们的责任尤为重大。因为,启智、明德,滋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更要从孩子抓起。因此,北京市潞河中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校园环境、每一节课堂、每一个活动当中,春风化雨,久久为功,让民族文化的精髓渐渐融入孩子们的心灵,养成中国人自信、自强的风骨。
 

  一、课程之精——浸润传统文化精髓,增长科学的智慧

  课程是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精心设计多元多层次的丰富课程——既有教室、实验室的静心求索,又有各种大课堂的生动实践。让孩子们在多样课程的学习中浸润传统文化的精髓,增长科学的智慧,激发探索的热情,积淀中华儿女的自信与骨气。语文,在经史子集的学习中,生发诗意情怀;历史地理的学习,让孩子们知晓天地玄黄,了解宇宙洪荒;数理化的学习,孩子们懂得实事求是,格物致知的意义;音美艺术等课程,描摹自然形色,唱响天籁之音,孩子能充分领略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哲理,静心养性怡情。

  语文教研室,有计划地开发系列校本课程。至今已经形成国学经典课程、运河?潞园文化课程、文学社团课程三个系列,从不同角度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借助传统诗文吟诵、传统文学名著课本剧编演,使学生心中涌起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敬慕之情,从而在悠悠古韵中感受古人的诗意情怀,油然生出诗意栖居的生活理想。

  历史教研室,将教学中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为责任和使命。梁然老师讲《宋明理学》时,以张载、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一系列先贤诗句作支撑,让孩子们感受先贤思想与人格的光芒,引导学生得出理学的积极影响——刚健有为,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再由此拉近历史,理学就在我们身边,联系到潞河校训“爱国、乐群、自律、修身”,既能让学生透彻领会宋明理学的意义,又能将其文化精髓践行到现实生活之中。孩子们带着责任感走进社区,自觉担任社会志愿者,照顾孤寡老人,爱护残疾儿童,尽自己所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为了更好地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还创办金帆书画院,建立艺术教师工作室,如书法艺术工作室,剪纸艺术工作室。老师们不仅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欣赏、感悟、体验传统艺术之美,有效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更把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美好传扬到世界各地。比如,吴琳老师为来自欧亚美澳众多国家的留学生教授中国书法课程,她所创作的书法、篆刻等作品多次作为礼物赠送给国外友好学校或国际友人。

  我们还在初中尝试融合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特点与学科设置,开展漫游潞园、潞河溯源、漕运古镇张家湾探源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将多种学科课程融在一起,既有语文课的诵读鉴赏与写作,又有历史课的寻根探源,还有地理课的五河交汇地貌勘查,还有数学课的河道宽度测量,生物课的大运河水质检测,更有美术课的路线实景描绘。课程融合中,孩子们兴趣非常,收获多多,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活动之博——阔展观察的视野,提升生命的品位

  校园永远是青春的园地,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生命的律动。为此,我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阔展观察的视野,提升生命的品位。让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生动而有趣的活动,自然融入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生命之中。

  首先,校内系列活动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空气般在潞园弥漫。墙报、板报,主题班会、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以学生乐见、踊跃参加的方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传播;文学刊物《潞园》、《足迹》,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生动地呈现;感动潞河人物评选,成人典礼,科技艺术节等活动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并落实于自己的学习、做人及日常生活行为之中。

  其次,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而潞河教育的特色就是“多元发展,人人成材”的人格教育,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人文关怀。潞河场上的学生社团也就此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出青春生命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从而使孩子们养成勇于担当和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的可贵责任感。

  另外,高中年级每年一周的外出游学实践活动,更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扩展了生命的宽度。孩子们北上黄河沿岸,观虎口,访延安,过西安;南下徽州古镇,登黄山,观云海,看民俗。孩子们收获满满,喜悦与收获流溢于字里行间。请看黄河壶口瀑布的观感:“观壶口瀑布,我们深感黄河无愧于中华民族大气磅礴,坚定执着的形象。此时此地,我们领悟到为什么黄河被誉为‘中华魂’!黄河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潞河师生一定继承这种精神,踏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三、校园之美——陶冶美好的心灵,培养发现的眼睛

  在潞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等构成的物化的校园环境;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包括民族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等内涵,无不包容在校园环境之中。有形之美,无形之神,构成潞园独有的文化意境。

  潞园有山屏水镜、曲径通幽的造境,有草木相生、四季不同的美景,还有白毛浮绿水,飞鹤鸣长天的悠情……山水草木,无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和审美情趣;还体现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回、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置身潞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对生命的敬畏,还能升起一种“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的奋进情怀。

  潞园还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雕像,以提醒后辈潞河人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有陈昌祐校长的墓冢和方田古校长雕像,以让潞河学子缅怀前辈功德,自律修身健康成长;有以优秀前辈学长名字命名的楼宇和道路,以激励后辈学子养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校史馆和日晷更是让人生出“苟日新日日新”,勇于超越、砥砺前行的勇气与豪迈。

  今年暑期,在云南支教的2013届毕业生刘典在写给母校的信——《爱你,潞园》中说:“18岁时爱你,是浅显浓烈的爱,是想用一切辉煌的竞赛成绩来装饰你、荣耀你;20岁时爱你,是热血真诚的爱,是想尽快回到你的身边,回到潞河的三尺讲台,手执粉笔,横竖撇捺就是一生;23岁时爱你,是静默醇厚的爱,是不再把你挂在嘴边,在千里之外将‘一切为了祖国’付诸行动。”

  我觉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中华民族美好初心的最佳体现。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的那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孩子们不忘初心,在传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造,无论何时何地,都称得起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注:作者系北京市潞河中学校长
 

上一篇:教改风向标、路线图终于来了!
下一篇:段双全:文学作品解读和教学的专业化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