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育理论 > 前沿观点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论民族文化传统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2013-04-23 11:29:13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曹亚平/孟凡艳


  
  “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复杂的词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组成要素。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是人类中某个民族所创造的。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探讨它的成败得失必须放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大环境下。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会以一种民族心理的方式不自觉地表现在该民族人民的言行举止之中,进而影响他们的教育观。本文拟从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这一角度来探讨民族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关于“民族文化传统”
  (一)“民族文化传统”的概念阐释
  “民族文化传统是指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①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传统文化不一样。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创造出的具体文化形态,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精神的,是与现代文化相区别的、过去已经完成了的东西:而民族文化传统却是现在的,它发端于过去,承继至现在,并将影响未来。它往往使具有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它是一种“考虑问题的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乃至于工作习惯,它们是一些传统性的东西并且支配着你,这些东西构成了文化核心,它渗透在各个方面。”②民族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里面所共同具有的抽象的东西,主要包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情趣、价值观念等”。⑤
  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决定于该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经历的历史事件等原因,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因而拥有着不同特质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传统具有“民族性”“变异性”“稳定性”“统摄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表明它既表现出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稳定,表现出在一定范围内的普遍约束力,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随着文化的其他层面的变化而变化,会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逐渐地改变。
  (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及其成因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产生于大陆性的地理环境之中,根植于早熟的农业社会,并建立在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上。这种特定的地理、历史和社会的因素,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种特性与结构特色。④中华民族文化构成是多元的,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番冲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概括起来有如下特征:
  1.以家庭为本位的伦理价值观
  农业社会的人们常常聚族而居,以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需要,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家族观念。这种家庭化的价值取向致使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表现出家庭化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的宗法制度。“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所规定的人伦关系使得人们逐渐形成了权威化价值观取向,任何一个个体只有坚守这些道德准则,服从权威,才能被家庭容纳,被社会接受。这种价值观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读书为求取功名,为光耀门楣,为做官。
  2.注重传统的尚古心理
  早在春秋时代,崇古法古就已经成为社会认知价值的一个主要倾向。孔子曾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在治国之道上提倡“法先王”,认为“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孟子·离娄上》)“周成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墨子·三辩》)于是尚古便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代代相传。这种思想流传下来就发展成了特别尊重传统的倾向。传统教育在此观念的影响下,从价值取向到内容到方法,乃至于深深埋藏于师生内心的心态,无不烙上尊古、崇古、以老为尊的印记。
  3.强调统一、崇尚直观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反映一定社会的人的认知能力及其特征,是对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的稳定的看法。作为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同价值观念是相互联系的,各文化类型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最初框架,主要和自然与人关系范畴的价值观念相联系。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具体在宇宙观方面,它视“天”与“人”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政治观方面,它强调“内圣外王”,把高尚的人格修养与“仁政”的道德关怀统一起来,而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是一种整体观照,强调对事物整体的直接体验和感受。这种直觉表象的思维方式,长于整体系统的综合和求同,表现在教育上,则是注重自我经验的体悟和统一的人才观。
  4.求稳、求静、不喜变化的心态
  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必须春种秋收、辛勤劳作,而农业的收获却不能为人类提供丰富多彩、营养充裕的事物。艰苦的生活使中国人具有了极强的韧性和耐心,他们总能够把痛苦内化,通过一系列理智与感情的冲突,达到物与我的重新和谐与统一,迫使自己去适应各种艰难的客观环境。他们始终相信,只要顺天时,勤劳作,就有收获。农耕民族的这些特点培植了他们一种喜静不喜动、求稳求静的心态。古代中国社会基本是静态的稳定社会,人们无需过多地与自然抗争,只需要使自己适应自然就可以得到生存。因此,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求稳、求静、不喜变化的心理。
  任何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都有优秀的东西,也有落后的东西。文化传统作为当代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仅给今日教育带来了取之不尽的营养,同时也因其落后的或顽固的观念而阻碍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犹如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自古流淌至今,渗透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影响着作为文化一个组成要素的教育。
  二、民族文化传统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母语教育课程,在施教的过程中既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功能,又无形中接受着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下面仅就文化传统对语文教育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语文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面作一分析。
  (一)伦理化价值观干扰着教学民主性的真正实施
  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事业,它赋予人以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在本质上应该体现一种尊重个性发展的民主精神。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更应是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⑤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虽一再强调教学中的平等对话,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体现教学民主却很难。虽然课程改革也再三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但仔细分析,许多表面热闹的课堂对话却大多属于假对话。对话权主要由教师掌握,对话内容大多事先由教师设计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朝自己设好的圈子里钻。教学对话一旦不符合自己的预定思路,一些教师采取的办法就是对学生予以否定,根本不能就学生的问题俯下身子认真讨论。这种做法的根源之一,是几千年来的伦理观已在人们的意识深处烙上了“师道尊严”的印记。古代曾把“天地君亲师”作为人们必须尊崇的对象,也曾广为流传“师严而道尊”,教师始终在学生面前保持着一种至高的尊严,不肯放下为师的架子,不肯轻易承认学生的见解高于自己。根源之二,是功利价值观念至上。许多教师不愿实施真正的教学对话,一是怕浪费教学时间,二是真正实施教学民主对话并不能立竿见影地带来必然的好考试成绩,而学生为了考得好成绩则更愿意顺从教师的引导,认为教师的话总是和考试相连,至于自己的健康个性的发展,好像没有几个学生去认真考虑过。
  (二)“尚古”的传统影响了教材中时文的编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⑥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教育,语文教材应是通向学生生活的一个阶梯,这梯子要尽可能靠近生活,所以语文教材要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可翻开现行的语文教材,反映当代文化的选文却为数极少,据有人对2004年按新课标编选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统计显示,在83篇中国文化选文中,清末前的有51篇,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的有17篇,1949年至1980年间有8篇,体现现代文化的只有7篇,仅占所有选文比例的7%。比如铁凝的《哦,香雪》、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新闻题材的《飞向太空的航程》,反映了当代的时代精神与风貌,但是比例远远不够。⑦现代文化是体现社会变化必然要求和特定时代变革精神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具体的、活生生的,语文教材应多选入一些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或文化著作。语文教材编选中轻视时文的现象,不能不说是“尚古”心理的一种表现。
  (三)“求同”的思维模式扼杀语文教育的个性化
  现代化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上,重视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性的发挥,同时又依靠学生的智能提高和个性发展来推动教学”。⑧教学主体个性的解放,更是语文教育创造活动的关键。个性,对教师来说,是教学的生命,没有个性的教师,往往就是缺乏创造性的平庸的教师;对学生来说,个性就是智慧,没有个性的学生,往往就是缺乏创造性的平庸的学生。可就在我们一方面大力提倡培养个性的同时,却又在不失时机地扼杀着学生的创造才能。在我们的中考、高考试卷中,虽已不再规定同一题目、同一题材,但在每位教师甚至每位有判定权的考官的心中却有着同一把无形的尺子,那就是观点正确!其实,观点正确与否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因为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但实际上大家还是把是否歌颂美好生活,是否内容健康向上作为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于是,合要求者得高分,否则低分甚至零分!每年的中考、高考零分作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于是语文教师为了避免学生考场上的不幸,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就反复强调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结尾,内容何为能写、何为不能写……如此反复,把学生的思维都限制在同一个模式中,学生有多少创造性都会被抹煞掉。“求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四)“求稳”的心态阻碍了语文教育的改革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行动参与。语文教学方法、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理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做出调整和改进,这样语文教育才能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契合时代的脉搏。可现实中我们的语文教育常常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二十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诱因即是语文教育内容的陈旧,语文教学方法的不当。语文教师置身其中,深知语文教育中弊端多多,可“求稳”的心态使许多人自知不妥而仍为之。原因之一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效大多不能立刻实现;原因之二是实践教学改革有可能会失败,这在许多教师看来无异于作“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不如稳稳当当使用正常的教学方法,虽笨些但较稳妥。这样,语文教学改革虽几经时代呼唤,但实施起来却步履维艰。
  当然,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作为语文教育的营养源,同时也给了语文教育多方面的滋养,语文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文化传统而存在。我们在此仅谈及文化传统对语文教育的消极影响,是为了使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有意识地改变以往在教育中顺从消极影响的思想及行为,进而更好地促进我们的语文教育迈向科学化和现代化。
  注释:
  ①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②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③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④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⑤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⑦颜艳.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多元文化的探究[M].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⑧肖川.教育的视界[M].岳麓书社,2003.


* 

作者简介:曹亚平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孟凡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载《现代语文》(曲阜),2007.10.7~8
 

上一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下一篇:孔子学院,谁为谁自豪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