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站消息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寿光市第一中学建立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 2019-05-07 15:20:00  发布者:  来源:本站

427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宣布建立。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龙、副会长张泽、副秘书长唐正立等前往举行了授牌仪式。中国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万森,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厉彦林,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特级教师厉复东等应邀参加了活动并作指导报告。

寿光因蔬菜闻名全国,经济发达,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投入。新建一中校园宽阔大气,环境优美。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立校”的办学理念,追求品学兼优、身心双健、特长显著、素质全面的育人目标,坚持走特色办学、特长发展之路,教育教学质量突出,是潍坊市名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探索文学教育,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语文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办的“简单风采”文学社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写作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寿光第一中学魏华中校长在致辞中说,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通过建立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把校园文学活动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开辟文学课堂改革语文读写教学方式,将为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起到很大作用,对进一步发展学校特色教育有了新的视野,其意义深远

自古以来,寿光文人学士辈出,省中语会厉复东老师在致辞中盛赞了西汉丞相经学博士公孙弘、建安七子徐干等历史名人后,从文学教育特别是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文学阅读和表达在高中教材中所占比重,在教学中所占学时,在评价中所占学分,说明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纲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文学教育地位的突显和国家对文学育人价值的重视。他殷切地勉励广大师生,文学是美丽的,拥抱文学使人生更加精彩。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文学素养,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上好文学课,带动和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与写作,开展富有实效的校园文学活动;同学们喜欢文学、爱好文学,要趁青春年华勤奋读写,敢于创造,积极参加校园文学活动,在人生美好的阶段为未来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

王世龙秘书长作了“引领文学教育促进课程改革”的主题报告,阐述了校园文学的概念、定位和研究发展方向。他强调,在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改革新形势下,以校园文学为突破口,以文学教育为切入点,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他介绍了校园文学委员会的平台资源和今后工作计划,希望寿光一中加入到校园文学研究团队,以超前的认识和敢于开拓的精神,走出一条文学教育特色办学之路,像“蔬菜博览会”一样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厉彦林先生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经验告诉师生,爱好文学一定要坚持下来,只要奋斗不息,就会有美好的未来。他说,文学是用感情排列文字的艺术,人类从文字到文化到文明,文学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热爱文学就要把文学作为人生的支撑,化作上进的精神力量;热爱文学要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大自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热爱文学就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善于体验和思考,只要留心,生活处处皆文章;热爱文学还要有毅力,静心读书,用心思考,恒心写作,终生不渝。他深情地勉励大家,我们赶上了一个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实现文学梦想的时代,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进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山师大博士生导师王万森教授在发言中,以亲切朴实的话语送给同学们“三句话”文学是好东西;文学正能量;文学是希望。因为文学能引导人生,能成就人生。能成为一个文学特长生是幸运的,同学们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机会,从读文学作品做起,努力读书,努力写作,跟着文学走下去,不要等待,不要气馁,不要犹豫,一直往前走,你们的人生一定会是成功的、美好的、幸福的。

寿光一中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成员崔文田代表教师发言表示,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以培养基的建立为契机,更加重视文学教育,让文学浸润、滋养自己和学生一辈子,直至成为灵魂伴侣。有了文学的滋润,我们的教学生涯会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幸福感。

“简单风采”文学社副社长刘航成代表同学发言。他表示,作为寿光一中的学子是幸运的,他们一定会抓住机遇,不负学校及专家老师们的期望,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用文学书写梦想,用文字挥洒青春。

我会张泽副会长主持了本次活动,他在活动总结时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并热情洋溢地指出,用文学助力学生成功是建立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的服务宗旨,文学素养在人生十分重要,文学就是人生地图,能够穿越时间,把宝贵的人生经验展现给我们,让人得到榜样的激励、真理的引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最美好的教育。

上一篇:创建乡村文学教育特色学校实验基地启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