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教师作品 >
  3. 散文随笔

战疫征文选:“安静”的世界,用书籍触摸教育的温度(河南)

发布日期:2020-02-27  点击量: 1346

“安静”的世界,用书籍触摸教育的温度

■商艳琼 (河南许昌魏都区实验学校教师)

 

2020年的庚子新年,没有了辞旧迎新的欢欣雀跃,没有了亲朋好友团聚的推杯换盏,没有了漫步祖国山山水水的假日休闲,一夜之间仿佛都被新冠状病毒按下了暂停键,每一个人都只能一动不动“宅”在家中。

一千个人宅在家里,有一千种姿态。有的“葛优瘫”一遍遍更新手机上鱼龙混杂的信息,有的刷剧看电影分不清黑夜和白天,也有的人宅出了滋味——清华男博士给家里的小猫咪讲起了函数,温柔有耐心引起无数网友围观。

宅生活其实并不“窄”也不应该窄。无数的医护人员冲击在第一线用血肉之躯抵御疫情,显示着中国力量,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我每天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统计体温,给学生普及防疫知识,督促孩子寒假习惯养成,认真准备复课教研,积极学习网上直播课。同时利用这“加长版”的假期,我也努力提升自己,捧起书籍,在与教育名家的“交谈”中感悟教学真谛,期待春暖花开之时,和学生见面。

我拿起王崧舟老师《语文的生命意蕴》,行走在王老师那诗意的文字里,默默地感受着大师的智慧与灵性,语文教学的天地便缓缓铺陈,广阔辽远。 “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着语文教育的本真: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对此,我非常认同。语文的要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就是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和学生一起穿行于文字之中,其实就是一场共同的生命旅程,感受人物的欢喜悲忧,咀嚼文字的张力、感染力,体会文学的思想光芒。所以作为一线老师真的不要让各种各样的线上资源、现成的教案去影响自己、阻断自己和文本对话的机会。面对一个新的课文就扎扎实实地阅读,回到以文字为中心的指向,字斟句酌研读教材,真正去感受文字的温度和情感。我想,这样的深刻的文字濡染之旅会让自己的课堂多几份“情味”。

王崧舟老师说“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所谓慈悲就是通过你去唤醒和发现学生本身的力量。王老师倡导的“诗意语文”,就是以这样生命化的语文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光芒,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喜悦。教师个人其实就是课,课即是人,教师的生命化体验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学生。粗糙的、浮躁的、冰冷的语文课产生的是一种沉默的、百无聊赖的、喧嚣的磁场;相反宁静、优美、温婉、情意绵绵的语文课产生的就是流动的、美好的、渗透着生命力的磁场。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必遮挡自己的感动、战栗,尽管大大方方地分享心灵的湿润和触动。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言:“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语文已经不再外在于我的生命,语文和生命,职业和生命融为了一体,打成了一片。当我们真正具备了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之后,我们完全可以从职业过程中体认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虽然我不能达到王老师之境界,但我愿常怀慈悲,发现文学之美浸润心灵,普及爱和善良。

其实,人生的幸福和意义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终身命题。每个人又都在寻找着自己生命的高度,这高度也许不是刻意追求,却在每天的尽心尽力中让人仰望。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钟南山以84岁的高龄再次出征防疫的最前线继续扮演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带着她的团队日夜奋战研制疫苗,身患渐冻症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已连续30多天奔走在抗疫第一线,他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阐释着生命其实是一场浩大的博爱。所以,作为教育者,更要守好一寸田,种下一份爱。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一切都会过去,但一切都不应被遗忘。惟愿所有人都能平安度过,并在这史无前例的经历中,更深刻地明白生命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