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新闻资讯 >
  3. 本会动态

庆祝建党百年:第十八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决赛命题写作

发布日期:  点击量: 4391

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命题写作,引领学生如何写好这一历史性宏大主题,其命题的艺术性、科学性、创新性引发关注。

大赛的决赛仍然采用现场限时写作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虽然对很多写作者的水平发挥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但在现有条件下,这也是唯一相对公平的考察学生基本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样一来,现场决赛的作文命题就成了大赛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好的考场作文命题应该具有如下基本特点:首先是贴近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多数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其次是要体现一定的引领性和导向性;第三要具有一定的新异性,尽量减少学生宿构、套作的机会。叶圣陶杯大赛的决赛命题一直在努力地体现这些要求,第十八届大赛的决赛命题同样体现我们的追求。

2021年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作为一项国家级大赛,理应积极体现这一历史性的宏大主题。而如何引领学生去书写,既要避免学生出现大而空的概念化语言去抒写,又能让他们学会从生活真实的人与事中寻找新颖的角度,以小见大,写出真情实感,这就需要命题的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同时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终于使我们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逐渐发展成了欣欣向荣的大国,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向前,现代化强国的梦想日益接近实现。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应该为此感到自豪。而当今的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虽然从小生活在幸福安逸之中,但也有必要了解那一百年的峥嵘岁月,铭记那艰苦跋涉的历史。为此,我们在命题中特别设计了与此相关的内容。

我们关于思想和价值观的引领还体现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爱国思潮是并行不悖的,传统文化中家族传承的观念如果置于民族解放斗争的背景下,那么家国情怀就能浑然一体,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记忆。我们认为,这种家与国互相印证的思想教育,通过具有文学审美性的写作艺术表达,其效果和大而化之的政治说教应该是大大不同的。

第十八届大赛的决赛分两个时间段举行,设计了两套赛卷,共四个题目。

 

A卷第一题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中国人历来最重视的就是家族的传承,最反对的就是“数典忘祖”。

日常生活中,家里的老人往往都喜欢向晚辈讲述家族的往事,尤其是几十年前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不少是祖辈当年投身革命斗争的英雄事迹、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突出贡献,也有很多是关于贫穷、关于苦难、关于生离死别、关于爱恨情仇的记忆;他们被潮流裹挟着前行,为家族奋斗、也为社会牺牲。这些故事从一个个侧面、从细微处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变迁。这样的故事从我们戴上红领巾时就听,并伴随我们成长的每个时刻。

请你依据长辈的讲述,结合你所了解的时代背景,以一百年来的家国变化为主题,写下令你印象深刻的前辈故事。题目自拟。

 

这个题目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的纪念。设计这个题目的出发点是希望青少年能将自己对家族的记忆和感情与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结合起来。自己的祖辈、父辈曾经饱受贫穷与苦痛,也曾经为理想而不懈奋斗。今天,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的当下,这些记忆会让我们更加明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来了光明。——这样的感受不是来自宏大叙事的空洞说教,而是来自家族血脉的内在体悟。

我们总喜欢讲所谓“家国情怀”,单独的小家、现时的生活似乎和“国”的命运未必有关联,但如果放远了看,一个家族的兴衰起伏,总是会折射历史的大背景。当然,透过具体的家族史认识国家史,需要宏观的视野,也需要辩证的思考。

写好这个题目的基础是良好的叙事能力,能够从长辈的叙述中找到故事,并对故事进行适当的剪裁,凸显细节,删除芜杂。

要写好这个题目,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是:1. 要体现出家族传承的理念,无论祖辈是怎样的人,都是我们生命的起源,都值得我们纪念,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的;2. 要立足当下的幸福生活,如果只是简单的再现苦难和奋斗,本身价值不大,只有当我们走出黑暗,获得成功,过去的一切才显得有意义;3. 对于祖国、对于党的感情应该是自然流露的,而不是贴标签式的强加上去的,一个画面、一个细节要胜过千万句口号。

 

A卷第二题

请以“擦黑板”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亦可自拟,但内容必须与“黑板”直接相关。

 

设计这个题目主要有两点考虑,一个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生活,从看起来琐碎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带有情感、趣味、哲理的内容;另一个是引领学生在写作中强调细节,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展现情感、结构故事。

从话题内容的角度来说,这个题目的最自然的主题显然是要表现学校生活,表现教室里老师、同学之间的故事与感情。这方面可以有的情节安排有:值日生忘记擦黑板;上课时替老师擦黑板;为了照顾同学老师有意识地轻轻擦黑板,或在有意识地留下几个重要的字眼;等等。

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深入思考,通过“擦黑板”这个事件还可以发现一些哲理。比如,不管怎样擦过的黑板总还会留下一些印记,正像过去的记忆无论如何都难以彻底清除;等等。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写作也未必总是要讲大道理。有时候即便没有什么宏大主题,只要写得有趣味、有意思,同样也是好文章。

 

B卷第一题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李大钊的散文《新的!旧的!》。文中所描写的北京道路,既是写实,也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种隐喻。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同样也体现在“路”上。请你围绕这一话题,结合自己所熟悉的事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我常走在前门一带通衢,觉得那样狭隘的一条道路,其间竟能容纳数多时代的器物:也有骆驼轿,也有上贴“借光二哥”的一轮车,也有骡车、马车、人力车、自转车、汽车等,把廿世纪的东西同十五世纪以前的汇在一处。轮蹄轧轧,汽笛鸣呜,车声马声,人力车夫互相唾骂声,纷纭错综,复杂万状,稍不加意,即遭冲轧,一般走路的人,精神很觉不安。推一轮车的讨厌人力车、马车、汽车,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反说回来,也是一样。新的嫌旧的妨阻,旧的嫌新的危险。……若能在北京创造一条四通八达的电车轨路,我想那时乘坐驼轿、骡车、人力车等等的人,必都舍却这些笨拙迂腐的器具,来坐迅速捷便的电车,马路上自然绰有馀裕,不像那样拥挤了。即有寥寥的汽车、马车、自转车等依旧通行,因为与电车纵的距离不甚相远,横的距离又不像从前那样逼近,也就都有容头过身的道路了,也就没有互相嫌恶的感情了,也就没有那样容易冲突的机会了。

(原载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5号)

 

这可以说是一个材料作文。我们选择了李大钊的散文《新的!旧的!》中的一段文字。李大钊是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宣传者、启蒙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选取他的文字作为写作的材料,既表达了对革命先烈敬意,又可以从多个方面启发当今中学生思考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要写好这个题目,我们认为首先应深入理解材料的隐喻,正如题目提示所说的,文中描写的北京道路,“既是写实,也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种隐喻”。这种隐喻,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更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而李大钊当时的梦想是:建设一条四通八达的电车轨路,大家都能享受到现代科技的便利,就不会再产生冲突了。

写好这个题目,最核心的要求是要体现中国社会的“变化”。材料中规定了一个“路”的起点,那么借“路”的变化来表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其实可以选择的材料、角度是很多的。除了当今中国的靓丽名片——高铁之外,展现城市生活的变化可以写越来越便捷的地铁,越来越多的立交桥、高架路,当然还可以写路上跑的各种各样的车;要表现农村的发展变化当然同样可以从路的角度来展示,从泥土路,到砂石路,到柏油路,到高速路;主干道在变,乡间小道、胡同街巷同样也在变。

如果眼光放得更大一点,完全可以写中国走向世界的路。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当今的“一带一路”,中国人的路重新变得宽广无比。

从体裁来说,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或小说,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或散文,写成诗歌或剧本都不难。但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应该注意从具体的生活事实入手,如散步的路、上学的路、探亲的路、旅行的路、卖菜的路、返乡的路、进城的路、出国的路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着手处应该是具体而微的,但着眼处却一定要高远,体现社会变化的大背景,否则就会无法使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

 

B卷第二题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喝粥的传统。粥,有时是养生的享受,有时是生存的底线;既能体现文人墨客的生活雅趣,又承载着黎民百姓的温饱追求。如今,粥仍然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也同样融入了生活的各样味道。

请以“盛粥”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也可自拟,但文章内容必须与“粥”有直接的关系。

 

设计这个题目的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引导中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温情与美好,另一个是学会再现生活的细节。

这个题目通常最容易写成记叙文或小说。

写好这个题目,首先要将“粥”这个核心物象置于特定的生活背景中。大多数时候这个背景应该是家庭生活。正如题目中所提示的,有的时候喝粥是为了健康、养生,有时候喝粥是因为穷困,迫不得已。所以要先设计好一个背景故事,如:父母、长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变着花样为孩子煮各种营养美味的粥品;或者有人因为生病只能进流食时,亲人们想方设法做适合病人的粥;又如困难年代食物匮乏,家人想方设法用能找到的食材做成果腹的粥。这个背景当然也可以是家庭之外的场景,如羁旅者、落难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得到一碗粥的慰藉,等等。

写好这个题目的关键在于真实地再现生活细节,通过细节来表现生活的“味道”。对于粥本身进行具体的描述,煮粥的人,煮粥所用的材料、器具、方式,等等。当然,最核心的细节还是“盛粥”,一定要将这个动作放大,抓住其中有表现力的细节进行刻画。——实际上,简洁而清晰地再现一个事件是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很多人都未必能条理清晰地使用概述或详述的笔法叙述一个事件。粥所蕴含的生活味道与历史变化,则包括今夕生活对比的幸福,过去时代生活的艰难,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老人的孝,等等。

这个题目实际上也可以体现出写作者的文化积累。中国古人吃粥的典故数量众多,著名的如范仲淹划粥而食、曹雪芹举家食粥等,如果能将这些典故融汇到文章中,一定能令其生色不少。

当然,这个题目要是写成议论性的文字、甚至就是谈粥文化的文字也是完全可以的。可以说,喝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如能采取夹叙夹议的写法,不仅仅是描述喝粥的故事,而是能够从习以为常的喝粥中感受到生活的哲理或文化内涵,有着更深的发现,令人启迪,那一定是写作的高手。

 

以上对四个题目的解析只是抛砖引玉,肯定还会引发有心人产生更多的奇思妙想,发现更新的角度与题意,独辟蹊径写出佳作来。而在两个小时的决赛现场上,我们的决赛选手能否写出出乎意料的佳作,让我们拭目以待。目前,大赛评委会正在评审,请读者关注决赛获奖结果,关注获奖作品,特别是那些想提高写作能力的青少年朋友,也许会从中领悟到写作的门道。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