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社团巡礼 >
  3. 高中文学社团

社团巡礼: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江南文学社

发布日期:2022-03-10  点击量: 2073

校长 金晓东.jpg


校长寄语

“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谐的身心发展,幸福的人生起点”是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一直秉承的办学理念。学校创设各种平台,提供各种课程和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地发现自我,认识世界,成就美好人生。亲近文学是最好地接近人类精神家园的方式,江南文学社带领孩子们去寻找诗与远方,成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精神丰盈饱满的人!


社团掠影.jpg


社团简介

江南文学社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3年升格为江南文学院。江南文学院下设五个部门:“江南”文学社中学部、“江南”文学社小学部、“江南”小记者团、小智情报站、“江南”牛通社。文学院由“浙江80后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之一吴雪岚老师担任院长,现有学员约二百多名,校内专业指导老师4名,校外聘请资深顾问、专业作家、导师多名。“江南”文学院的学员在省市区各级征文比赛中屡获大奖。小记者团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江南”文学社指导并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投稿、参赛,获全国、省、市大奖。先后获得 “全国优秀文学社团”“全国示范文学社团”。



樱花文会上的江南文学社.jpg


社员佳作:

 

带着画板去旅行

叶梓涵杭州江南实验学校809

 

 艺术家从不知什么是相机。因为画板就可以记录下一切。

我喜欢旅行,也喜欢画画。作为一个爱幻想的女孩,总想着一个人坐在呼伦贝尔的大草原上,枕着柔软的青草,在画板上画下远处的高山,温顺的牛羊,笔尖的色彩在白纸上飘洒,尽情绘出大草原的广阔无垠。仿佛浩浩荡荡天地之间,独我一份舒畅。

旅行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希望我可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旅途中寻找“美景”。北京弄堂骑单车的老爷爷、田野间耕种的农民、街头流浪的小猫都是我的一抹风景。我不喜欢罕见华丽的景象,我只寻找平凡朴素的人物。他们给予我一种温暖的安全感,一种亲切感,一种邻居谈天说笑的朴实感,让我欢喜。这些人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回趟老家,便可以看见。转角坐在台阶上嗑瓜子的老人、巷口买油条包子的小贩、衣服上满是泥泞的孩子,我很好奇和我一样是普通人的生活,总觉得路过的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神奇故事。

  我不仅喜欢寻找旅途中不同性格习惯的人物,还喜欢探索目的地背后的历史。

  印象最深的是敦煌。那里铺满松软的黄沙,仿佛连绵至圆日之下。不禁想起张骞出使西域北路,以及汉武帝刘彻掌权的那一段汉帝国繁荣昌盛的历史。战功赫赫的霍去病、忠诚沉稳的张骞、杰出爱国的卫青,不得不说,汉朝真是人才济济。一趟旅途,我也收获了不少,在游玩时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绘画

诗仙李白饮酒方可提笔作好诗,我也只有真正陶醉于美景之中才可作得一幅好画。彩铅、素描、油画、速写等等我都曾接触过,不敢说精通,自以为已是画得颇“像样”了。毕竟许多类型的画画艺术都崇拜写实,我却格外喜爱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知能否在绘画界继续立足。人物经常出现在我的画作中,我认为,绘画和写作异曲同工。写作中,无人不叫叙事,说人离不开写事。绘画中,无人不算美景,绘景离不开画人。这是我几年来绘画学习中个人悟出的内在。

画画能够抒发作画者内心的情感或悲伤或快乐或愤慨这些情绪都能够从绘画时的笔触与色彩看出来这是一条很好的接近人们彼此内心的道路这也是我喜爱绘画的一个原因而我也喜欢听笔尖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好像能治愈人心似的,在绝望时、落魄时给作画者带来心灵的慰藉。适当调整不良情绪。绘画更需要安静的氛围,在一片橄榄绿的竹林中,一旁泉水哗哗淌着,自己放空一切,只专注于眼前的美景和调色盘里的色彩,有利于考验自己对事物的专注度,对修养身心也是不错的。

我喜欢旅行和绘画。带着画板去旅行更让我发现了生活在世上其中的一个意义。我发现原来凭自己的双手和双眼也可以去欣赏美、描摹美、创造美。我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直带着我的画板,一直带着好奇和专注去实践、去收获,去品尝生命中的酸甜苦辣。

指导教师:樊梦春

 

听,家的声音

杨旭尧杭州江南实验学校708班

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题记

“咕噜噜......”行李箱轮子与地面摩擦着,越来越近,戛然而止。“咚咚”,有力的敲门声响起,我轻轻推开门,就和一张刻满皱纹的苍老的脸撞个满怀。

外婆从老家千里迢迢赶来照顾刚刚诞生的妹妹。从此,外婆在我家住下。

外婆操着一口家乡话,对于早早搬离老家的我而言,这简直是外语。她也听不懂普通话,每当我们交谈时,都是手舞足蹈地比划,但常常一脸茫然。

我自认为有许多理由对她不耐烦。比如信仰佛教,每日搓着一串因老旧而发白的佛珠念经,大半夜拿着手机和家乡故友重复着相同的问话——“睡觉了吗?吃了啥呀......”再如,每天向我们宣扬养生小视频,还被唬得一愣一愣。最令人厌烦的是,家中每天萦绕着老家的“温州鼓词”。那调儿时而悲戚时而亢奋,听得我们一惊一乍,一头雾水。只有外婆还时不时地笑着,甚至跟着哼起调儿来。

因此,我对她态度生硬。每当她小心翼翼和我聊家乡的旧事时,我总以“听不懂”敷衍了事;每当她要给我分享新闻视频时,我不耐烦地扭过头去,嘟囔着:“这你也信?”。外婆从未责骂过我,她总是默默离开,在我家的那些日子里,她常独自站在阳台上,或倚在窗边,遥望着南方,银发在阳光照耀下晃得刺眼。一遍一遍播放着亲朋好友留言的每一条语音。一遍一遍播放着我听不懂的鼓词。

外婆时常提出想回家看看。每逢佳节,她都坐立不安,极力催促父母订车票,一天催八回。临走前,外婆精心整理好假发,瘦小的身躯与沉重的大行李箱显得格格不入,她费力地拖起行李,迫不及待地出发。看着她佝偻的背影一点点远去,我不免纳闷,那个又小又乱的镇子,有什么好的?

去年暑假,我们在外婆的轮番游说下回了老家。汽车拐进了胡同,时光褪去了瓦的乌黑,流年给白墙染上青灰。松动的旧石板在轮子碾压下不疲倦地响动。远远地就看到外婆站在院外一边等候我们,一边和邻里们聊天。袅袅乡音,传出一个个故事,交换一个个见闻。虽听不懂外婆说什么,但从回荡在巷间的爽朗笑声中,我读出了外婆流自内心的喜悦。印象中,外婆从未如此容光焕发,开怀大笑,与她在杭城的少言寡语大相径庭。我正想得出神,外婆一看到我们,急忙和朋友们告辞,欣喜地小步跑来,护送我们上楼。她热情又麻利地烧了一桌子家乡菜,笑意盈盈,合不拢嘴,有着说不完的话。

家乡的外婆像变了个人似的,如此阳光,如此开朗。她不再独自倚望远方;不再默默听着鼓词......一刹那间,我恍然理解了外婆对家的守望。故乡哪怕再小再破旧,都是她依靠了一辈子的港湾。离开家,便离开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都市再大再繁华,都只是孤独的旅程,她是寂寞的,惟有乡愁与她作伴。

悠悠鼓词,袅袅乡音,是家的声音,是思念的呼唤,更是千丝万缕的乡情。每一次当她眺望远方,深切地找寻心灵归宿,却被茫茫的钢筋水泥掩埋。

我豁然开朗,每个人,都该有一个家,即使离开,总有一天,也要寻回那心之安处。我读懂了她,读懂了“家”,读懂了脚下这片生育我的土地。

沈从文曾言:“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只巢。”离家如航行,经历了波涛汹涌,海浪搏击之后总要停靠在宁静的港湾;如飞鸟,历经物竞天择的竞争后,总有一天要回到温暖的巢穴。我们守望的那个家,魂牵梦绕的那个家,是内心最深情的归途。家,承载着我们的灵魂。在心底深处,我们因家乡而骄傲地抬头。

走在故乡的街头,豆腐脑的叫卖声悠悠回荡,三轮车子穿梭来往丁零当啷,熙熙攘攘的乡音回荡大街小巷......这些平淡日常里的烟火气息,织成了我对家乡最美好的记忆。

听,那是——家的声音。

 

我愿化成风,吹散你的热泪盈眶王奕雯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 801

他们说,

你是大山

巍峨耸立

那么

我便要做山腰的那朵鲜花

静静开在

你柔软的心间


他们说

你是清泉

温柔宽广

那么

我便要做水底的那株野草

轻轻抚摸你温暖的心田 


可有一天

我终于明白

我仍不知如何成为你的孩子


我是个失败品

不乖巧,不听话,不可爱

没有“别人家的孩子”的光芒

没有鲜花

阳光也洒不到我的身上

你在所有人面前哭诉你的辛苦

可你

却从来不了解我的愿望


但我却忍不住回想关于你们的一切

想起你的失望,崩溃的模样

想起你半夜为我盖得被角

想起你双鬓上的根根白发


但我仍然想要飞翔

用尽我最后的力量

飞向早晨魔幻的朝霞

飞向黄昏的最后一缕阳光


我长大才会明白

你所做的一切

只是为了我的茁壮成长

而陪伴,也只是奢望

我愿化作一阵风

吹散你的热泪盈眶

指导老师: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