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教师作品 >
  3. 散文随笔

顺逆与法度

发布日期:2019-06-29  点击量: 1544

唐正立  山东省莒县三中

52224943had21a2c9e339&690.jpg


《庄子·人间世》有一个“螳螂当车”的故事:螳螂“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说那螳螂奋力举起手臂来挡住车轮,不知它的力气挡不住车轮,反而自以为它自己力大无比。卫国贤大夫蘧伯玉拿这个典故来劝说鲁国贤人颜阖,因为颜阖要到卫国给卫灵公的太子当老师,行前向蘧伯玉请教,说有这样的一个人,天性嗜杀,跟他言听计从就危害国家,跟他讲究原则就危害自己,我应该怎样处理才好呢?蘧伯玉说:“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就是让颜阖的表面上顺着他以示亲近,内心里顺着他以便疏导,亲近他不要关系过密,疏导他不要心意太露。外表显得关系亲密,就会招致崩溃失败;内心疏导显得外露,也会招致祸害。蘧伯玉还教导颜阖,如果那人像婴儿一样无知无识,你也跟着像婴儿一样无知无识,他要随心所欲,你也跟着他随心所欲,他要无拘无束,你也跟着无拘无束,到了这种境界,你就没有毛病了。

庄子的这段话,主要讲弱势人物怎样与强势对象相处的问题。卫灵公太子是卫国未来的掌权者,是一位暴君,这个暴君的智力水平只能够认识到别人的过失,而不会分析过失的原因。在那君权至上的社会,可以说是伴君与伴虎,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

蘧伯玉授予颜阖的妙计实际上就体现在两个字上:慎和顺。逆则如螳臂挡车,必然粉身碎骨,因此要顺,又要与之保持一定距离,否则到头来也会和昏君一起身败名裂。纠结在这顺和逆之间,感觉就像高空走钢丝绳,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沟壑深谷。

面对强权是要讲究一定的策略的,但也不能无原则的让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当公众的利益、正义的事业受到危害的时候,就不能一味的姑息迁就,不然,你即使暂时保住了自己性命,却损坏了集体的利益,伤害了无数无辜之人的性命,失去了起码的道德准则,最后你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在这方面儒家倡导的“仁义”应当是积极向上的。《论语·卫灵公》中说:“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真正的“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伤害他人的,只有勇于牺牲自己生命来成就仁德的,一些忠君爱国之士,敢于犯颜直谏,不顾个人安危、家身性命和千秋万世功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律逐步健全和完善的社会,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但由于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有时也错综复杂。

就我们国内来说,在全社会求稳定、求发展、求和谐的大好形势下,也有一些与社会的大好形势相悖的现象。一些为官者,凭借人民给予的权力,当了某单位的头头,这个单位就是 “我的”,“我那地方”一切由我说了算,任何人不准插嘴,不能问是与非,强势逼人,专横跋扈,俨然封建社会的官老爷,最终失去监督,直至贪赃枉法,走上犯罪道路。

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有良心有责任的公民的就不能袖手旁观,任其滋生漫延。该说的要说,该争取的还要争取,该斗争的也要斗争。斗争中当然要讲究策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策略的准则就是法度,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不能超越做人的道德底线。失去法律束缚,天下就变得无序;失去道德底线,人类便失去人性。人们要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用道德的准则来培植社会的公德和个人的美德,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使人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的保护,庶几,人们的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稳定,人类才能和平发展。

目前,国际上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为了一国或集团的利益,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打着人权和保护平民的幌子,对一个主权国家狂轰乱炸,毁坏设施,伤害平民;有的甚至处心积虑,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最终遭殃的还是平民,主权何在?人权何在?他们到底为了什么?难道真的为了别国的利益?非也,为了霸权!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

国际上的事比较难办,大国的霸权行径有时肆无忌惮,机关算尽。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应当携起手来共同抵制霸权主义。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咱们中国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孕育了一种以兼收并蓄、富于包容为特征的“和”的文化,讲究 “和为贵”,讲究“和而不同”,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崇尚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可以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处于列强林立的环境中,秉持“和”的理念,或许可以生存下去。

世间万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强者并非恒强,弱者并非恒弱。事物往往是一个对立统一体,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只有人们能够以博大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自觉自爱而又能兼济天下,共同浇灌万物成长,那才是我们人类美好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