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研究论坛 >
  3. 专家论坛

吴思敬:校园文学是筑梦的事业

发布日期:2019-12-05  点击量: 2030

吴思敬.jpg


第九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文学教育交流大会开幕词

 

吴思敬

 

从第一届起,我们这个论坛就定名为“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我认为,这个名称有几个关键点:一个是“全国”,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论坛是全国性的学术平台,汇集了国内各地从事校园文学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另一个是“高峰”,就是说论坛的参与者都是在校园文学方面具有引领性、前沿性的人士。这两个关键词奠定了我们论坛的基调,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要着眼于全国的形势,进行更加具有高度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面对当今我们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面对“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面对不断深化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我们所肩负的责任甚大,任务艰巨,需要在座各位共同努力,勉力而为,不断进取,做出更大实绩。

毋庸置疑,校园文学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以王世龙秘书长为首编著的《论校园文学》等课题研究成果,但总的说来仍然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因为校园文学是一个学科交叉领域,她既具有文学的属性,又具有教育的属性。而传统上研究文学的那些知名学者大多并不关心校园文学,甚至认为她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文学;而研究教育的专家又很少关注文学创作,认为教育就是语文课本和课程规定的那些内容。这样一来,校园文学研究基本上就成了一个被传统主流学科所忽视的地带,而这也正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开拓的空间。在一定意义上说,只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地深入探索,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果,而且可以预期,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成果都是最具创新性、引领性的,也是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而这些成果的取得,端赖我们这些校园文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了。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有自信,因为我们的方向正确,目标越来越明晰。

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文学不但是个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课题,而且在教育实践领域也同样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传统上来说,校园文学主要是学生自发、自主的一种文学实践活动,被看成是课外活动的一种类型。而近年来,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育人观念的发展,校园文学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引导的教育行为。这种教育与当今人们所践行的所谓“核心素养”教育是相通的。人们通常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分成三个基本方面:文化基础、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

文化基础不用说,文学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作为语言的艺术,它全面地融合了语言、审美、思维与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而且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文学的要求都比其他作品的要求要高。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学的一大特点是阅读与创作的结合,古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即便学生们的创作是稚嫩的,但这个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过程,不但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而且可以提升他们情感体验,深化他们的思想,丰富他们的阅读与文化感受。

从自我发展这方面来看,文学活动尤其是文学创作活动最具有个体性,无论什么样的文学创作者,其最终的成长都是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实现的,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个过程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文学能力的提高不仅关系到文学创作本身,而且关系到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一个有文学情怀的人,将来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做得更具人情味,也更容易获得成功。从这一点上来说,石家庄十七中在校园文学委员会引领下,致力于打造“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将校园文学活动与学校的“成功教育”相结合,可以说是很有远见的做法,也是很有高度的思想。

从社会参与的角度来看,文学从来不是空中楼阁,总是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校园文学具有文学的雏形,是文学的成长期,也必然会成为青少年学生关注社会、甚至参与社会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校园文学是一种教育实践,那么这种实践具体应该如何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怎样才能更有实效?这些年来,我们校园文学委员会已经配合各地不少学校开展了一些尝试与探索,设计规划了全国校园文学研究课题,最近几年建立了若干个校园文学或文学教育的“特色学校”实验基地,有的则是称为“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并依托这些基地开展了“校园文学与课程改革”“校园文学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校园文学与教师专业成长”“校园文学与文学课堂”等科研课题的研究。总的感觉是,大家对于校园文学、文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充分,实践的自觉性和科学性也越来越强,也取得了很多十分有价值的经验。

本届论坛之所以在石家庄十七中举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于校园文学有着比较深入的认识与理解,致力于打造“校园文学特色校”,从整体办学的高度,把校园文学与学校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所以这次的论坛是一次现场交流会的性质,也希望与会的各地学校的同仁们从各自的角度介绍校园文学活动的经验,同时提出使我们的困惑和难题,以便在今后的校园文学实践和研究中进行攻关,解决问题,提高效果。

从本届起,为配合论坛举办的“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展评”改为“全国文学教育交流大会”,这样定位应该更明确贴近学校及教师的需求,更体现了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更大气、高端。校园文学是实现文学教育的途径,文学教育是开展校园文学活动的目的;而文学教育又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却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如何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开辟文学教育途径,构建语文教育体系,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是今后我们进行校园文学实践探索的重要任务。本届论坛的主题“创建校园文学特色学校,促进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就是要体现我们的这个意图。

本届论坛设计了“专题实验报告”,听取石家庄十七中两年来的实验报告,为大家提供一个实践探索的案例,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与做法;同时设计了“文学课堂”专场,听取十七中展示课,供大家观摩,请专家现场点评,交流探讨文学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本届论坛还专门开设了“校长专场论坛”,邀请在校园文学实践取得一定成果的校长,围绕论坛主题展开研讨,以呼唤更多的校长认识校园文学与文学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还开设了“教师专场论坛”,许多优秀的一线教师热爱文学、热爱教育,矢志不移的坚守校园文学阵地,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在这里,让我们一起交流,共享耕耘的甘苦,也共享收获的喜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校园文学事业正像初生的小兽一样,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期待着人们的呵护与培育。校园文学是筑梦的事业,我们是为圆梦来做这个事情的。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开拓、携手合作,创造出校园文学实践与研究更加辉煌的明天,无愧于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根据讲话稿整理,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