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方法研究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诗”之“思” 2014-01-11 08:58:53  发布者:南枫  来源:《文学校园》2013.6

诗歌_文学校园-中国教育文学网

诗歌教学要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的鉴赏兴趣,使其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征,从不同的层面发现诗歌的意蕴等培养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抓住“诗”与“思”的关系,确定了如下基本目标:让学生爱诗,会自己尝试着欣赏诗;对诗的意象能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解读,独立思考,探索诗歌的基本特征。 去年,我承担了全国第二届“脑思维”教学高级研修班一节展示课的任务。我选择了古代咏月典诗词鉴赏这个课题。我把课程目标设定为:解读诗词作品中意象的内涵,具体来说,就是解读“月”的内涵;学习诗歌中最常见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这节课,着重让学生自主发现诗歌鉴赏规律与认识方法,而不由教师主讲。重心放在学生分组展现对意象的前期认识上。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将对“月”的有关认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行交流发言。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点评、分类、整合、归纳,最后达到学生能理解并加以拓展的目的。课堂的流程如下:

一、导语

中国文人很擅长借物传情、托物言志,很少直抒胸臆。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寄托在某一种或一类外部的形象上,由此形成我们民族含蓄唯美的文学风格。研究这样的作品的规律与特点,将对我们阅读古诗词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板书: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导语直接呈现本课的教学重心,如宁鸿彬老师所言,语文课不要把工夫放在花哨的开场上,好的课堂应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设计,节约时间,切中要害。

二、明确意象概念

学生对意象概念还较为模糊、抽象,我打破了老师逐一介绍让学生识记的常规做法——显得比较死板而且并不能达到真正自己读诗品诗的目的,而采取以点带面,以一带十,以一个常见意象为例子,带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讨论,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找到规律,并学会应用。

这节课上,我摘取出最有代表性的意象之——“月”,来进行学习。(板书:月)              

三、前期引导交流

学生对于月亮还是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所以我先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并调动过去的认知,来体会“月亮”主要能表现哪些情志理。我借用了一句歌词 “月亮代表我的心”,提出这个环节的中心问题:月亮究竟能代表你的什么心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我们的梳理思路基本上就呈现出来了:诗句(学生举例说明)——情志理(思乡怀远之愁、孤独寂寞之悲、征戍离人之苦、永恒与短暂之理、物是人非之叹)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知道了,一个简单的意象是可以涵盖情、志、理这些信息的,而诗歌鉴赏的核心就是解读作品的情、志、理。

四、课堂深层探究意象内涵

首先提出问题:那么倒推回去,月亮,为什么能够代表我们的情志理呢?它们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请各小组快速画出你所能想的方面,展示并说明理由(六人一组,合作完成)。教师从中挑出最有代表性的小组发言(10分钟)

这个环节,启动学生主动探究意象与情理志的关联,从而自己发现规律与方法;思维导图能直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发言过程中也能启发其他组同学思考,使整个课堂达到了所有人参与、学习的目的。课堂上,学生呈现出让老师们惊讶的合作探究能力,四组发言将“月”这一意象的深层解读完成得很到位也很全面。

五、写作赏析文字,进一步赏读意象

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从各个角度解读了“月”的特点与内涵,涉及形、色、时、空、角色、组合为境等。意象的解读有时离不开意境。不同的物象经过诗人的有意组合,变成画面,形成了不同的意境。而不同意境中传达出的情感又是何其丰富、细腻。我投影若干表现不同情感与意境的月的诗句,让学生任选句子,写一段赏析文字,并朗诵出来。

这样设计的目的: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词赏析的方法进行应用实践,让学生感觉到赏析应该关注的地方。学生在老师没有讲解的情况下进行独立鉴赏,结果不仅完成了解读,而且有的学生还写得非常出色,赢得了同学与听课者的喝彩与掌声。

六、学生归纳总结

为了以一带十,以点带面,以“月”带其他意象解读,探究鉴赏规律,在课堂最后,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那么,通过月亮的解读,我们对托物言志以及借物传情的写作模式能总结出什么阅读经验与方法呢?让学生以思维图的方式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及方法,并挑出学生来到投影仪前展示。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个例学习,提升到规律的总结,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七、教师总结延伸

让学生明确:了解意象的内涵对于诗词情感的掌握是很有帮助的。在中国文化里,月是一种客观物象,但更多的又是精神的,具有博大精深的哲学意味。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人生的圆满、缺憾就像月亮一样。而望月怀远,望月而感,对月抒怀,听月悲秋等,往往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文学审美意蕴。(投影:总结语、当代咏月诗歌两首)

这个环节,打通古今的诗歌文脉,更加懂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一创作手法的生命力。

通过对于月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创作时,往往将自己的情、志、理寄托在物的形、态、色、境的外在表现之中,这就是意象(板书:意——象),而我们读者,恰好更多地捕捉外在的形态色境来悟出其中的意(板书:象——意)。由象到意,正是由实到虚的过程,而实虚之间,建立的又是形与神的契合,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八、作业(略)

这节展示课得到听课专家与老师们一致好评。思维是很重要的学习工具,当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到讲台去展示他们的思考成果时,我真切地看到了思考的魅力,当课堂最后,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出规律与方法,并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汇报的时候,我看到学习的真实效果。。

这节课对于我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我改变传统的以文本解读为主、求全求细、逐一讲解的备课思路。一堂课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一个老师完成了什么。教师以思维的训练为工具、知识的学习为主体,结合文本的特征进行引导,这才是有效的。学生们畅所欲言,各尽其才,将自己独特的构思展现了出来,这不是比你老师空洞的讲解更实在更有用吗?

(作者: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语文教师 宋航蔚)

上一篇:这样的课文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吗?
下一篇:文本解读之皈依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