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会概览 > 机构人物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吴思敬 2014-12-16 10:07:00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吴思敬诗歌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20018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9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长期从事诗歌理论研究和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工作。主要学术著作有:《诗歌基本原理》(工人出版社1987)、《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北京出版社1985)、《冲撞中的精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心理诗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诗学沉思录》(辽海出版社2001)、《走向哲学的诗》(学苑出版社2002)、《诗歌鉴赏心理》(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文学原理》(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文学评论的写作》(合著,天津教育出版社1986)、《文章学》(合著,档案出版社1986)等。其中,《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于1987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诗歌基本原理》于1992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心理诗学》1998年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智者魅力,长者情怀——吴思敬教授的诗学贡献

 

龚奎林(江西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吴思敬教授从事了30多年的新诗研究工作,参与和见证了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诗歌以及当代文化的变迁历程,是中国新时期诗歌史的重要见证人。他以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激情的诗意书写了自己的人生,提升了无数青年才俊的好学之情与心灵之境,可谓著作等身,出版了《诗歌基本原理》(工人出版社1987年)、《诗歌鉴赏心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北京出版社1985年)、《冲撞中的精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心理诗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诗学沉思录》(辽海出版社2001年)等专著。吴思敬教授从1980年代起从事当代诗歌批评,在这个热门领域中只要你充分地和研究对象进行对话,与活着的作家进行美好的批评,你的身份地位就因人际关系而日益凸现,当下不少研究者就是如此。但吴思敬教授从文学批评走向学术理性,沉潜到作者的心理嬗变和历史话语的建构中去,坚持社会历史批评的视点,以问题诗学为经、以文本阐释和历史感受为纬,倡导建设性的理论批评立场,走向冷静的心理诗学研究,这是需要毅力、勇气和智慧的。可以说,吴思敬教授是和新时期一起走来的学者、诗歌评论家,为当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首先,为中国诗歌界培养了大批的诗人和诗歌评论家,并主编《诗探索》为诗歌研究提供发表园地,这是吴思敬教授的第一大贡献。吴思敬教授自从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了诗歌与心理的关系研究文章,就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还创立了在诗歌理论界颇有影响的心理诗学,奠定了他在诗歌理论界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的博士点,主编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诗歌研究的博士、硕士等青年才俊,如孟泽、霍俊明、张立群、张大为、王士强、龙扬志等从吴思敬门下走出的弟子,遍及中国各地、各科研院所,已经成为当今诗歌评论界的脊梁和台柱,被诗歌界称为吴家军。而且,吴思敬教授培养诗歌研究的博士后,培养了王珂、段从学等优秀博士后。同时,吴思敬教授所在的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与《诗刊》社合作首次在全国创立了“诗人驻校”制度:每年选派全国最优秀、最具有爆发力的青年诗人驻校,在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门从事为其一年的诗歌创作,而首都师大为青年诗人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学习和交流的环境,由吴思敬教授进行指导。青年诗人们驻校后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如山东诗人江非、山东诗人路也、陕西诗人李小洛、东北诗人李轻松、山东诗人邰筐、武汉诗人阿毛以及青年诗人王夫刚等,诗人驻校结束时,吴思敬教授专门召开诗歌研讨会,为青年诗人的发展及其创作进行把脉。如今,驻校诗人制度已成为诗歌界内众目所瞩的热点,也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的拳头产品之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吴思敬教授的大胆创举。

同时,吴思敬教授主编的刊物《诗探索》也为诗歌史留下了丰富的诗歌史料资源。《诗探索》是创刊于1980年的诗歌理论刊物,19857月停刊,19941月复刊。自创刊以来,坚持高学术品位,深受诗人、评论家以及广大读者喜爱。吴思敬教授作为《诗探索》主编,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为刊物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尽力保持刊物的学术水准,维护着它的品牌,使得这本刊物在学界有着崇高的声誉,在诗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培养了一大批诗歌评论家和诗人,推介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作,组织了许多有影响的诗歌活动。可以说,《诗探索》不仅对当下诗歌生态发挥了积极的影响,还是中国新时期已降的诗歌发展和理论争鸣的见证,更为当代诗歌史研究提供了很多可靠的史料。而且,吴思敬教授主编的《诗探索》还组织、参与了许多诗歌活动,例如组织1994年的白洋淀诗歌群落寻访活动,对于白洋淀诗群的重新发现和历史定位起了比较大的作用,也推动了当代诗歌史的研究。再比如组织盘峰论剑活动,1999416—18日,《诗探索》编辑部发起,并与北京市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文学》杂志社在平谷县盘峰宾馆联合举办了世纪之交:中国诗歌创作态势与理论建设研讨会,会议论争相当激烈,论辩双方分别以王家新、西川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写作和以于坚、伊沙等为代表的民间写作,史称盘峰论剑,随后,《诗探索》保持学术的公允立场,发表了很多相关的争鸣文章,让各种学术声音在刊物上出现,体现了学术为天下之公器的襟怀,也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非常有益的文献。

其次,引领诗歌潮流、扶持诗人发展、批评诗歌优劣是吴思敬教授的另一大贡献。吴思敬教授是一位冷静而客观的学者型批评家,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襟,不仅对前辈诗人进行研究,如穆旦、废名、李金发、艾青、彭燕郊、邵燕祥、牛汉等;还对同时期的晚辈诗人进行研究,如西川、食指、舒婷、顾城、叶笛、江河、赵恺、阎志、梁平等;更扶持了不少青年诗人,如李轻松、王莹、阿毛、邰筐、卢卫平、子川、江非、牛庆国等,甚至还研究高士其的科学诗,通过对诗人的作品追踪,吴思敬为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而重要的贡献,显示了作者宽广的学术视野。其第一篇诗歌评论是发表在1978311《光明日报》上的《读〈天上的歌〉兼谈儿童诗的幻想》,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成专题节目全国播放。随后吴思敬教授又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为文艺的趣味性恢复名誉》、《艺术的生命是真实》、《让人讲自己的话》、《从阎王爱听屁颂谈起》等,分别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羊城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报纸的传播非常迅捷,而且阅读的范围非常大,吴思敬能够在系列权威报纸发表这么多诗学文章,说明他的研究创新不仅被国内诗歌界所接纳,更被传媒界看好,这也奠定了吴思敬的重要学者地位。更重要的是,吴思敬教授的诗学研究具有前瞻性视野,往往能发未所发之见,引领诗歌潮流。例如,在朦胧诗被批判之时,吴思敬教授挺身而出,支持、力挺朦胧诗,为朦胧诗的正名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发表《要允许不好懂的诗存在》、《新诗现代化之我见》、《说朦胧》、《新诗讨论与诗歌的批评标准》等文章,不仅为朦胧诗正名,还呼吁诗歌界要为年轻人的朦胧诗给予生存空间,这在当时思想还较为禁锢尤其是朦胧诗还被主流压制的后文革时代,其精神可嘉,其勇气可锐。如果说上述主要是对诗歌现象、诗学思潮进行整体关注的话,那么,吴思敬更运用心理诗学方法对具体诗人和作品进行了文本研究,其理论批评是建立在深厚的学术评论和人文关怀基础之上。例如,为了研究顾城,老师专门采访了顾城及其父亲顾工和母亲胡惠玲,知人论世,写下了国内第一篇关于顾城的评论《他寻找纯净的心灵美”——读顾城的诗》,为顾城的创作风格和诗歌特色奠定了基础,也树立了顾城诗歌的重要性、唯一性。又如朦胧诗代表诗人江河也是吴思敬老师关注较多的诗人,关于江河的诗歌评论《追求诗的力度》发在1984年《诗探索》第10辑上,这也是国内发表的有关江河的第一篇较有分量的评论。朦胧诗人的其他重要诗人如食指、舒婷、北岛、林莽、梁小斌等老师都写过评论。支持朦胧诗人,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及时而客观的评价,这在当时的社会氛围里边是极需要勇气和见识的,无疑是一种对诗歌的热爱和坚守,洋溢着理想主义和浪漫的激情,也更反映出吴思敬教授的独特眼光和大无畏的勇气。这种支持弱势群体诗人的举措正是吴思敬教授的一贯风格,就是20多年后,吴思敬继续关注弱势诗人,对底层诗歌底层诗人进行了应有的关注,并撰写相关文章赞赏底层诗歌,为底层诗人的发展提供了改进方向。是的,一个真正的人文学者应该具有在全人类意识的思维中把非理性的言说转化为一种合目的的理性秩序,这种理性秩序不具有霸权目的,它是开放的、丰富的、兼容并蓄的,是可以由后学者进一步填充的。经历了1980年代的思想锋芒之后,1990年代本来是反思、清理新诗的合适时机,但市场经济和商品消费文化诱惑着书斋中的学人,在这个被丹尼尔?贝尔认定为资讯化的读图时代,躁动不安的幽灵徘徊在我们上空,浮躁的学术贩卖引诱着我们,考验着学界的定力和耐心。然而面对此情此景,吴思敬教授依然抵御了外界的诱惑,与时俱进,笔耕不辍,把研究视野从日常生活推向不断变化的社会空间,潜心于探讨诗意生成的可能性研究,力图从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探索诗歌的未来走向。可以说,吴思敬是少数支持90年代诗歌的学者之一,谦和的人格风范、宽容的批评家胸怀和地处京畿重地的视野使他对1990年代的诗人给予深切的理解与关怀。例如吴思敬教授经过充分论证后认为1990年代诗歌具有平民化特质:诗歌平民化倾向的出现,体现了诗人在经历80年代的封闭、高蹈云端式的实验后,对现实的一种回归,是诗人面对现实生存的一种新的探险。一般说来,浪漫时代的诗人,喜欢凭藉激情展开幻想的翅膀,构筑超越日常生活的审美空间,而平凡时代的诗人,则更多地依赖日常生活经验与个人体验,否则诗歌会显得空疏而飘浮。90年代严酷的现实迫使诗人们正视基本国情,直面生存处境,从寻常琐屑的生存现实中发现诗意,将日常生活经验转化为诗歌材料,这样呈现出的诗歌基本面貌有了很大的不同。应该说这是时代与个人互动的结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①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尚未定型的世纪初诗歌底层经典新媒体地震诗歌等敏感诗学问题,进行了前瞻性探讨,先后写下了《中国新诗:世纪初观察》、《一切尚在路上——新诗经典化刍议》、《面向底层:世纪初诗歌的一种走向》、《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等新颖性宏文,提出了中生代这一诗学群体命名,为许多未被诗坛认可、发现的诗人提供了一个精神高地,丰富了新世纪诗歌范畴。而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的《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认为世纪初的中国诗歌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态势,并概括为三句话:消解深度与重建诗的良知并存,灵性书写与低俗欲望的宣泄并存,宏大叙事与日常经验写作并存。可以说,这种概括是非常高屋建瓴而又切合实际的,深刻反映出一个学者客观、诚实、深入的批评态度和敏锐、犀利的洞察力。

再次,开创心理诗学研究范式是吴思敬教授对史学的又一大贡献。吴思敬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化艺术,掌握各种文艺理论知识,视野开阔,功底扎实。他不仅借助心理知识对诗歌原理进行系统探讨与宏观建构,对诗歌现象、诗歌思潮转向进行敏锐把握,而且将心理学运用于诗歌研究,注重诗人心理与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用心理学的方法追踪诗的精灵,从而提炼出了心理诗学这一学术高度。《诗歌基本原理》是吴思敬的第一本诗学专著,在我国诗歌研究史中较早引入系统科学方法和心理学方法,使得他能开阔视野,敏锐把握住诗歌背后的本质,探寻诗歌自身的审美价值、诗歌语言的生成转化、诗歌形式的演变发展,这种尝试在当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诗歌鉴赏心理》则进一步深化,把心理学与诗歌鉴赏相结合,是一部以心理学观点探讨诗歌鉴赏规律的专著,具有开拓性价值。1996年《心理诗学》出版,比较完整地展示了诗人创作心理活动的构架和全过程,这本书着眼于用心理学的方法考察追踪诗歌的生成原理,落脚点在于新的诗学体系的建设上,标志着吴思敬教授穷究十余年探讨的心理诗学终于获得圆满成功,因为“‘心理诗学心理诗歌学其侧重点不在于从诗歌创作与鉴赏的角度去探寻心理学原理,而在于用心理学的方法考察与追踪诗歌的生成过程,落脚点在新的诗学体系的建设上,本质上则属于文艺学的范畴。2)因此,在个案研究上,吴思敬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契合诗人的个性特质、写作情境和心灵轨迹,及时而准确地发现他们个性气质的细微差别和心理情境的别异反映,实现和诗人灵魂的交融与对话,因为诗歌研究除了学理、学养之外,更需要研究主体人文关怀的投入,需要批评家和诗人的灵魂交流。在1980年代,吴思敬教授对食指、顾城、江河等的评论充分体现了心理学方法的运用和人文关怀的融入。在《男子汉的诗》一文中,运用心理学方法对朦胧诗代表诗人江河的诗歌文本进行放大镜式和显微镜式的技术观照后,捕捉住主体细微的创作心理和情绪感应,炼出了江河早期诗作中的英雄气质和集团意识,研究结论非常精当,令人信服。

总之,吴思敬笔耕不辍、与时俱进,对当代中国新诗的普及、提高与提高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大力扶植新人,培养青年才俊,为诗人撰写评论、摇旗呐喊,这正是吴思敬教授智者魅力、长者情怀的最佳表现。在新时期以来诗歌的批评领域中,吴思敬无疑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并重、既注重文本的体验又强调理论高度的批评家,其理论批评理在新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诗歌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使自己的研究既厚重有力,又洒脱潇洒,这又与吴思敬教授踏实、稳重、不事张扬的个性相得益彰,正所谓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我虽然与老师接触并不多,但每次见面都是笑容满面,并放下京城大腕的身段指导我这个处入诗歌评论的边缘小青年,老师这种谦和、低调、和蔼的长者姿态让我非常感动,他的敬业精神,他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的长者姿态充分反映出一位学者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                              

 

注释:

1)王士强:《诗路纪程三十年——诗评家吴思敬访谈》,《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2011年第3期。

2)吴思敬:《心理诗学》代跋作者附言,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61页。

3)本文写作参考了霍俊明、张立群、王士强、张大为等学人的相关研究,在此致谢。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世龙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