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文学评论 > 剧本评论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评《雷雨》 2014-01-20 15:37:10  发布者:南枫  来源:本站整理

 

《雷雨》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社会背景,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通过周鲁两家人之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出现实的社会的阶级关系,反映了当时历史真实的某些方面。作者怀着被压抑的忿懑和对受侮辱受迫害的善良的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罪恶的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预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 

戏剧冲突的尖锐复杂是此剧本的最突出的特色。文中情节线索纵横交错,难分难解。 周萍同蘩漪、四凤的爱情纠葛是一条明线,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则是一条暗线。起先是由明线牵动了暗线(蘩漪为了想从四凤手里夺回周萍的爱,而把侍萍招到了周公馆),明线占着主导地位;最后却是暗线决定了明线(蘩漪的争夺战已经完全失败,周萍正要偕四凤一同出走,忽然周朴园出现,承认了与侍萍的关系,完全打乱了已成之局),又是暗线起了主导地位。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使得剧情万分紧张曲折,引人入胜。 

剧中人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冲突,令读者和观众惊心动魄。 

人物形象塑造得有肉有血、栩栩如生是本剧的又一大成功之处,尤其是周朴园、侍萍、蘩漪三人,最耐人寻味。 

周朴园可以说是个所谓的“坏人”,但作者却并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坏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某些成分。他早年对侍萍始乱终弃,固然是他道德败坏的一个表现,不过那时的侍萍美丽而温顺,他对侍萍肯定也不能不生一些真心的喜欢。他后来两次婚姻都不美满。正如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一样,向往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他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时光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他以为侍萍已死,他的怀念不仅没有任何危险,且很能塑造自己重情重意“光辉形象”。这一种自造的虚幻,时间长了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然而说到底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根本上这种人是只爱自己的,所以三十年前他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狠心地把侍萍赶走,三十年后当他发现侍萍竟出现在他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现实中时,他又首先想到自我保护。这种人他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爱上别人的,他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 

三十年前的侍萍无疑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她一生的全部不幸都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她自然是该对周恨之入骨,然而男女之间的事又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那毕竟是她的“初恋”,“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与她生过两个儿子的周朴园当年风流倜傥,情意绵绵。要说她对她一生中仅有的一段有点甜味的日子一点都没有怀念,也是假的。然而三十年的辛苦人生路又给了她清醒的理智她不愿女儿四凤给人帮佣,是她看透了这些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少爷们的本性,对他们不再存任何幻想。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海与周朴园这对亲生的父子如今是属于根本对立的两个阵营,大海不会认周朴园这个父亲。她拒绝了周的支票,显示出她作为劳动人民的高洁品质,而她将这一切归之于命运,也是作为她——有着如此经历的妇女的必然想法。她无法超越自身的认识层次。作者这里并不想把侍萍的形象拔高。 

蘩漪是《雷雨》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也是作者最偏爱的人物。曹禺说: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一个。她内心有火一样的激情,可是却不得不被禁锢在罐头盒子一般的周公馆里。周朴园没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他只是希望她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维持这个家的正常秩序及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尊严。当蘩漪并不按他的希望做时,他就说她有神经病,强逼着她喝药。他几乎是恨不得她真有神经病的。而且照这个样子,蘩漪早晚要给周朴园逼成神经病! 

蘩漪以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反抗着,惟有这样的反抗才能给她一点生存的氧气,否则,她是几乎要窒息的了。她整个人像一样雷雨,她在激烈的反抗、爆发中也毁灭了自己。她以  

她的毁灭完成了她最后的、也是最激烈的反抗。她让我们认识到: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制度是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作者强烈的冲击力也正在于此。 

娴熟的写作技巧是此剧本的又一特色。曹禺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围绕着八个人物,把整个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不能不让我们叹为观止。

上一篇:《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概要
下一篇:《桃花扇》评价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