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阅读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藕花深处别开门 ——辩证解读《沙之书》 2014-01-13 15:13:18  发布者:南枫  来源:《文学校园》2013.6

 

 

博尔赫斯的《沙之书》,是学生普遍反映难读的一篇课文。它内容玄虚,叙事神秘,读后不知所云。我发现,学生的困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底有没有这样一本“沙之书”?二是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三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首先围绕第一个问题研讨:沙之书,亦真?亦幻?

“真的有这样一本沙之书吗”?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反响热烈。我没有立刻给予判定,而是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在文章中分别找到依据。这样,他们很快开始认真阅读文本。三分钟之后,我让持相同意见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进一步交换意见,之后选派代表发言。学生的发言概括如下:

观点一:真的有这样一本书。

1:文章开头,作者就强调,“这个故事一点不假”,可见真有其书。

2:文中写道,作者真的买到了一本书:“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书脊上面印的是‘圣书’,下面是‘孟买’”;“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

3:作者是从一个陌生人手里买的这本书,虽然素不相识,但作者却给他开了门,还看到这个人“他身材很高”;“他的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 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 ;“他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可见真有其人,真有其书,

4:作者肯定买了这本书,因为文中说“我本想把那本沙之书放在威克利夫版《圣经》留下的空档里,但最终还是把它藏在一套不全的《一千零一夜》后面”。可见有这本书。

观点二:这本书是作者虚构的,根本不会有这样一本书。

1 我看书中插画的时候,陌生人对我说: “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又打开。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在现实生活中,一本书中的内容怎么可能一时可以看到,以后就看不到?

2:“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书。

3:那本书叫“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再找找最后一页”,“我照样失败;我目瞪口呆”;“这不可能”。现实中哪有这样的书呢?

双方同学在陈述了自己的见解后,沉默了。因为在他们之前的小说阅读中,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作品,这也恰恰就是他们阅读中深感困惑的问题。

这时,我适时地介绍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流派。作为这一类小说的杰出代表,《沙之书》在现实的叙述中加入了超现实的东西。这是典型的博尔赫斯式的叙述,与其他作家不一样,博尔赫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似乎有意要使读者迷失方向,于是他成为了迷宫的创造者,并且乐此不疲。文中除了这本“沙之书”是非现实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现实生活的场景,而这些现实生活的场景让“沙之书”也显得像一个现实之物一样合情合理。作者想努力抹去幻想和现实的界线,让虚构嵌入到现实中,与现实浑然一体,这恰恰就是博尔赫斯创作的风格。博尔赫斯说:“一件虚假的事可能本质上是实在的。”对他而言,虚构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点,是抵达更高实在的方式。这正是博尔赫斯叙述里最为迷人之处,他在现实与神秘之间来回走动,就像在一座桥上来回踱步一样自然流畅和从容不迫。

接着,探讨第二个问题:沙之书,有限?无限?

   “作者虚构的这样一本沙之书,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个问题提出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认真阅读文本,从小说中找到相关的描写,之后请同学发言明确:

1:沙之书从外形上看,和普通书没有什么差别,“八开大小、布面精装”;但是“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

2:“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

3:这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都乌烟瘴气”。

4:概括前面同学发言,沙之书的主要特点是一本看似破旧、无奇的书中却有着“无穷”、“无限”的内容。

    之后教师提示同学,拓展思维,“既然沙之书是作者虚构的,就不一定是一本书,它就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甚至就在我们身边,但又有着无穷尽的内容,它可能是什么东西呢?”

进一步讨论,学生明确了:

5:“沙之书”代表“无限之物”,它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无限的时间?时间就是无始无终的。

6:空间也是无限的呀。

7:人类的历史就是无始无终的沙之书,我们生活的宇宙也是无限的沙之书。

8: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知识的海洋,无穷的知识也像沙之书。

9: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间来到这世上,就象沙之书,有封面有首页,却不知道从哪一页开始,我们不知什么时间来到这个世上;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离开,就象沙之书,知道会有封底会有底页,却不知道在哪一页结束……

沙之书,以有限的体积却包含了无穷尽的内容。博尔赫斯笔下的这本奇书超越了任何大型的百科全书,因为它无限,内容无所不包,所以它实际上超出了任何书的范畴。实际上,以有限预示无限是“博尔赫斯小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尔赫斯说:“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沙之书,是博尔赫斯为我们精心虚构的一个未知世界。或者说,生活中,那些我们未知的东西,未知的内容,未知的世界,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沙之书。

    接着围绕第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沙之书,永恒?变化?

教师:“我”是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为什么会拿所有的退休金买这样一本书?

学生: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作者,作者对这本书充满好奇,文中说,觉得“占有它有一种幸福感”。

教师:如果占有这样一本奇书无比幸福,那么,那个陌生人为什么舍得把沙之书卖给我呢?

课堂上再一次出现沉默,又没有学生发言了。我引导学生一起阅读了文中卖书人的相关描写,组织同学讨论之后共同明确:

这个卖书人让作者误以为“上了年纪”,头发“稀疏、几乎泛白”,“散发着悲哀的气息”,卖书时“他不讨价还价”,“进我家门时就决心把书卖掉”,这些描写说明这本书给这个卖书人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折磨”,折磨得他未老先衰、沮丧悲哀,巴不得立刻把书卖给“我”。而当年他买下沙之书时也是怀着和“我”一样的好奇心。

这就对了!当年出于好奇,卖书人买了沙之书,之后,他受尽折磨,以至于巴不得赶快把书卖掉,那么文中“我”买了沙之书之后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1:“我”对沙之书也是非常感兴趣,就拿所有的退休金买下了它。然而,买了之后,噩梦就开始了。先是害怕“它被偷掉”,“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使我生活“反常”,和朋友都不来往了,彻底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多半失眠,偶尔入梦就梦见那本书”,它成了“一切烦恼的根源”,最后我偷偷地把书放到了图书馆地下室的搁架上藏了起来,之后再也不想看见那本书了。

2:“我”成了卖书人烦恼的接班人。

3:这种感受就像是我们在面对不了解的、非常新鲜的东西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一样。可是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个东西时,就不一定就全是喜悦了。

的确如此。小说中的“我”买书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人类面对陌生之物、探索未知世界的心路历程的一个缩影。人们因为对未知世界的未知而好奇,因好奇而产生了追求,追求之而钻研之,因钻研而发现更多的未知,于是更加恐惧不安,愈发觉得未知世界的神秘,这个过程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模式。《沙之书》的篇幅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这有限的文字,作者表现的是人类遭遇“无限之物”、“未知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心理变化过程,使得这部作品有限的文字变得“无限”了。

“沙之书”的意象虽然是作者虚构的,但它所揭示的哲理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博尔赫斯虚构的小说世界,源于生活的真实。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无穷尽地探索、追求成了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这样的哲学寓言,隐含着时间和空间的规则——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本文通过对《沙之书》的三重辩证解读,有效解答了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从而将文本意蕴转换为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入体验,运用问题教学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用思维的触须走出了“沙之书”的迷宫。(北京工大附中语文教师 王晓军)

上一篇: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美和丑 ——公开课“阅读《资治通鉴》”
下一篇:绝不是一本日记那么简单 ——师生共读《安妮日记》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