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阅读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批文入里,剥茧抽丝 ——《谈中国诗》三问 2014-01-18 10:31:49  发布者:南枫  来源:《文学校园》2013.4

 

 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作为一篇课文,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熟读文本,披文入情,披文入理,是笔者对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按照笔者对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一般都设计三个主线问题,一为起势,二为高潮,三位收尾。本文即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起势:文章的结构安排

理解文章的结构是解读文本的一般要求,特别是对于这样一篇议论类的文艺随笔,其结构的分析,会直接影响到文章层次的划分,观点的把握,以至议论的展开。

《谈中国诗》共有八个自然段,层次非常清楚。人教版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②自然段独立为一个部分:“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规律及特点。”还有一种分法,将②自然段归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就包括②至⑦六个自然段。其实这两种分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究其因没弄明白第②自然段的用意。

那么,第②自然段究竟应该归属那一个部分呢?笔者以为,文章层次应当是这样划分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第二部分还可以分为两层:③④⑤||⑥⑦。为什么?

文章开篇:“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 文章第①自然段,主要回答了三层意思。什么样的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诗歌审美评价的标准是什么?“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评价中国诗的立场或出发点是什么?是“比较文学”。

文章虽然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问题,但在第①自然段并未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即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汉语词典解说:印象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迹象。笔者以为这个解释含有初步或表面化的意思。那么中国诗歌给一个初读中国诗的外国读者留下什么象呢?这个问题我们在第②自然段能找到答案。②段开头写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不同:中国诗歌在没有史诗和戏剧诗的前提下,抒情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接着以中国绘画和中国哲学作类比,说明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然后以“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来说明作者意中的中国诗在外国读者心中的一般印象。其实文章无论是写中西诗歌的发展流变,还是写中国画、中国哲学,甚至引用梵文《百喻经》的话,其实都是在回答“印象”这个问题。在经过层层铺垫之后,作者才归纳出:“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因为中国诗包含在“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之内,所以“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就是中国诗留给外国读者的一般印象。

可以肯定地说,人教版教参的分法是完全错误的。第②自然段必须归属于文章的第一部分,①②两段不能截然分开,它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属于文章的引论部分,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本论,回答为什么中国诗歌会给人这样的印象:这是由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伦,提出了作者对中西方诗歌的根本观点,即中西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时表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针对性:反对西方文化本位。这三个部分既环环相扣,又各自独立,很清晰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思路。

引导学生厘清了文章的这个结构思路,就会给学生以提纲挈领的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还可以把各家的层次划分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参考分析,批判性地认识,最终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文本结构和写作思路。

高潮:中国诗的基本特征

中国诗的基本特征,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也是文章论述的重点。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问题的关键是中国诗究竟有哪些基本特征,怎样引导学生把握核心内容,避免虾米西瓜一把抓,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的核心要素。

对中国诗的基本特征理解,也是说法不一。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中国诗的基本特点包含:“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将第②自然段归为第二部分的人,还将“中国诗具有抒情性”,也列为特点之一。这样的理解确实有点牵强附会,只能是以己昏昏,使人噩噩。

中国诗具有抒情性,这是作者为了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主要针对诗歌的发展、分类及中西诗歌的异同而言的,属于文章的第一部分的内容。而且作者着重论及的不是中国诗歌的抒情性,而是中国抒情诗先于史诗和戏剧诗而产生。

文章的第③自然段,确实论及中国诗篇幅短小的特点,但作者重点却放在中国诗为什么简短。中国诗里一字不许两次押韵的格律要求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诗歌的行数、字数及其他形式要求也限定了中国诗内容的表达和篇幅的延长,就如作者所说“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精妙的比喻,透辟地论述了中国古诗形式对内容的限制作用。中国诗篇幅短小,是本段论述的第一层,但论述的重点仍在后面。前一层论述的对象是中国诗,后一层论述的对象则是中国诗人。“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因此他们要在有限,即“易尽”里追求“无垠”。这是第二层,谈中国诗人的艺术追求,它使中国诗具有“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也就是说,当诗歌的外延受到禁锢时,中国诗人着力在诗歌的内含挖掘,开拓——在诗歌的含蓄暗示性上下功夫。可见,文章的③自然段是用来说明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原因:一中国诗篇幅简短,二中国古诗人的艺术追求。中国诗歌富于暗示性是中国诗本身的内在要求使然,也是中国诗人作为创作主体艺术追求的使命。

中国诗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富于暗示性。这是③④⑤围绕论述的中心。只要我们稍作迁移,就会找到第二个特征,第⑥自然段起首一句:“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这里“也”字表承接,与前面中国诗的第一个特征相照应。中国诗较之西洋诗“比重”轻,就“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为什么?作者说“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这个结论还开启了第二个原因,紧接着作者又以“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进行论述,其中“何况”表递进。为什么呢?暗含了因为这与中国古诗人的素质有关,此为原因之二。不仅如此,作者还对中国古诗人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延伸评价:一他们视叫嚣与呐喊为低品的,二他们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三他们能听得见诗中所表现的良心的声音。于不动声色之中褒贬自见,而且文章论述之层次严密,亦可窥见一斑。

本文所论之中国诗只有两个基本特征,绝没有第三个或其他什么特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基本特征的论述思路做一梳理和归纳,不难发现:前一层论述特征一,先说明原因,再归纳基本特征,并加以解说,然后举例分析,最后明确指出中西诗都以一种惊人相似的疑问式来表现诗人“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情感。后一层论述特征二,先概括说明基本特征,再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用例举和对比的方法分析欣赏,最后归纳中西诗 “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这两个特征的论述在思路上是一致的,目的只有一个,是为后面所得出的结论服务,即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归纳,水到渠成地得出全文的观点: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中西诗歌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收尾:作者的情感态度

钱钟书是诗文大家,也是传统文化的拥趸者。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更有利于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于“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一句,百度百科解释说:“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首先说这里用了比喻,不确切,应该是一种类比。其次所谓的先生的“强烈的讽刺意味”,是针对中国诗,还是中国艺术和思想呢?如果这真是对中国诗或中国文化极尽嘲讽,那么钱先生是否热爱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呢?甚至他是否爱我们的国家呢?这里我们要探讨一下作者对中国诗乃至中国文化的态度。

鲁迅先生说:“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当然也于批评和批评者有益。文章第②自然段末有这样一句话:“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百度百科解释说:“‘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这就有点恶语相向的攻击和谩骂了。笔者认为,这里的“聪明”不是反语,是对中国诗在没有史诗和戏剧诗的前提下,就产生了至善至美的抒情诗的褒扬和肯定。而后一句中的“流毒”确实含有贬义的,是束缚、影响的意思。意味中国诗的这种“聪明”严重影响并束缚了以后中国诗的发展,即指中国古诗所追求的格律上的要求,限制了中国诗歌的篇幅,影响了中国古诗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不是什么恶意的攻击或嘲讽。另一方面,这“聪明”也开启了中国古诗人在“易尽”里追求“无垠”的先河。作者说:“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在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静静地品味先生对中国诗,乃至中国文化的情感态度,其中无不包含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作者对待中西诗歌的态度是客观的,公正的。“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这符合文学的认知规律和评价标准。“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西方现代诗歌才运用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古诗中已是千年传统了,暗含了诗歌创作手法的先后流变,当然作者也没有什么“唯我独尊的盲目自大”。

以上例举的是先生对待中国古代诗歌的态度。其次,我们来看先生对人的态度。文章第①和第⑥⑧自然段,作者论述了对人的态度。第自然段作者说:“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这就使人不禁猜想:谁在作“概论”?当然是外国人。那么谁是傻瓜,也就不言而喻了。第自然段,作者又说:“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这又涉及到关于人的素质修养的问题。中国古诗人“斯文”,说的话是文明人的谈话,不是演讲,也不是“野蛮犬吠”;“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而外国诗人则“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最为经典的是“良心”使用,在第自然段用“文学良心和鉴别力”来谈文学评价的审美标准;而在第自然段结尾作者说:“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叉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这已完全在针对人了。我们不妨让学生学着补足省略号的内容——“没良心的人”。细细品读这些话,我们就会发现先生语言幽默犀利的特点;先生批评和嘲讽的对象,不是中国古诗人,而是那些只会“作概论”的没良心的“傻瓜”。

最后,我们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先生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人,也是一个心灵静默、有思考和辨别力的人。他能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瞬间闪光,并把它用形象的说法表达出来。中国诗就是诗,就好比人就是人,不论其国别。“《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行文至此,我们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针对性,就是反对西方本位文化。鲜明的立场,分明的情感,足以说明钱先生对中国古诗人,中国古诗歌乃至中国文化思想的情感态度。

读懂了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理解这篇文章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分析文本结构,可以让学生自主研究议论文的文本结构;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可以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学会提炼观点,阐述和表达;最后一个问题,看似逸出,实际上是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也是很有积极因素的。所以,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不是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演示场,而是师生披文入情,披文入理,以文本为介质的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对话。这样看来,问题的确定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北京第八十中学语文教师 晁凌云 贾小林 

 

 

上一篇:解密《皇帝的新装》核心意义
下一篇:延伸阅读,同享经典 ——品《水浒传》之“林冲”

媒体链接